為什麼要買美元保單
現今的高凈值人士最常用的海外投資手段無外乎於三種:
1.美國股市–-需要專業人士管理,紐交所開戶,手續繁瑣,資金流動難
2. 房產—找中介(水深,容易被坑)這個坑很深,拿我知道的澳洲房產來說,十幾人的叫大型開發商了。超過三十人的開發商就非常大了。開發房子需要錢,可是貸款周期長,利息高,風險大,通常會找合作方。開發商造房子,合作方賣房子。合作方的利潤非常高。基本是20%-35%(可能我還說少了)。
3.美元保單–這個是最容易實現的,去香港就能買。收益穩定,資金便於轉移,免稅。
國內保險現狀
低產:無保險或者小額保險,比如年繳5000左右,或者其他短期消費險(收入限制,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該買的還是得買)
中產:香港保險,重疾類產品,儲蓄險,小額人壽險
保誠,友邦,安盛—危疾終身保,雋升,加裕倍安保,充裕未來,Evolution
重疾2k-4k美元/年,儲蓄2-5W 美元/年
高產:香港或美國保險,萬用壽險
永明Sunlife,全美TransAmerica,Voya UIL,紐約人壽New York Life,宏利 Manulife
保險契機,為什麼買大額壽險?
1.遺產稅:深圳即將試行的遺產稅規定大概是這樣的
資產總和(注意是總和,包括房產,股票,債券等!)80W-200W,徵收20%再扣5W,即100W要徵稅15W。
資產總和1000W以上,徵收50%再扣175W,即1500W徵稅575W。
限期為5年,即資產轉移以後5年內身故,仍要收取遺產稅
2.個人風險:
比如上市公司的總裁,大股東,董事長等。如果身故可能會導致公司結構調整,從而使家人或者公司深陷大額債務。即使身故風險很小,但是其影響無法忽略。
3.資產轉移,保值
RMB兌美元,匯率不穩定。現在的經濟形勢迫使我們必須持有一部分外幣資產—匯率最穩定:美元,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保險==隱形資產,資產保值。
銀行利率低下,國內銀行漏洞壞賬百出—當今的富帥都知道非流水資金不能存在銀行。
資產配置:一部分流動資金的放在私人銀行(法巴,瑞銀,滙豐等)
一部分長期儲蓄的放在不同的保險理財產品內
(為什麼不放P2P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時間短,監管規章有待完善,看看前兩年捐款跑路的就知道了,而且RMB投資渠道單一,收益受限。我們要的不是一年百分之十幾的高收益,而是十幾年百分之幾的穩定收益)
為什麼說萬用壽險就是給高凈值客戶打造的產品
常規人壽險: 以保誠美好人生為例,整付或者5-10年定期供款
現金價值支取:15年後,期間提供貸款,利率8%左右
優點:升值絕對穩定6.5%左右,收益通常能超過計劃
缺點:資金流動性差,貸款利率高,身故槓桿通常為2-3倍
大額資金需要嚴格核保(200W港幣以上)
萬用壽險: 整付保費,或者根據收入調整供款
現金價值支取:通常4年左右即可回本,10%左右的資金可免息提取。
優點:資金流動性高,並且可以通過保單融資做到5-6倍槓桿,或者保單貸款 (息差任然可以受益)進行資金套現。100W美元以內資金無需嚴格核保
缺點:受益通常為4個點左右,保證利率為2個點左右
總的來說萬用壽險的幾個特點就是,保額大,資金靈活支取,通常會搭配保單融資或貸款的模式。
萬用壽險案例,保費融資:
初始資金190W美元
Part A,1,000,000美元放入私人銀行(比如法巴,瑞銀,資金絕對安全)設立投資戶口。通過銀行融資增值到2,300,000美元,投放至債券。該債券收益約為4%-5%,類型屬於較為保守的債券,比如中國銀行發行的債券(風險項為除非中國銀行倒閉,可能導致虧損)。
Part B,900,000美元由銀行再次融資2,100,000美元後購買人壽保險。總保費可融資到3,000,000美元,保額為9,000,000美元,即3倍槓桿。實際槓桿為10倍。
然後我們算一筆帳:
Part A的1,000,000美元分成兩部分,其中60W+銀行融資的90W,總額150W美元投資未定收益型基金,年利息5%,年回報7W5K USD。 另外的40W+銀行融資的40W,總額80W投資高息債券,年利息8%,年回報6W4K USD。即Part A 毛利為13W9K USD。
之後,銀行融資為130W USD,付利息(H+1.5%)=1.8%,利息23400 USD
保單融資為210W USD,付利息(H+1.5%)=1.8%,利息37800 USD
總利息支出 61200 USD
凈回報為 139000-61200=77800 USD, 即銀行的100W投資回報率為7.78%
除此之外,還花了90W美元買了一張10倍槓桿保額900W美元的人壽保單。
另外,還能獲得保單收益為2%-2.8%保證收益,現行利率為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