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用壽險及保費融資收益模式

為什麼要買美元保單

現今的高凈值人士最常用的海外投資手段無外乎於三種:

1.美國股市-需要專業人士管理,紐交所開戶,手續繁瑣,資金流動難

2. 房產—找中介(水深,容易被坑)這個坑很深,拿我知道的澳洲房產來說,十幾人的叫大型開發商了。超過三十人的開發商就非常大了。開發房子需要錢,可是貸款周期長,利息高,風險大,通常會找合作方。開發商造房子,合作方賣房子。合作方的利潤非常高。基本是20%-35%(可能我還說少了)。

3.美元保單–這個是最容易實現的,去香港就能買。收益穩定,資金便於轉移,免稅。

國內保險現狀

低產:無保險或者小額保險,比如年繳5000左右,或者其他短期消費險(收入限制,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該買的還是得買)

中產:香港保險,重疾類產品,儲蓄險,小額人壽險

保誠,友邦,安盛—危疾終身保,雋升,加裕倍安保,充裕未來,Evolution

重疾2k-4k美元/年,儲蓄2-5W 美元/年

高產:香港或美國保險,萬用壽險

永明Sunlife,全美TransAmerica,Voya UIL,紐約人壽New York Life,宏利 Manulife

保險契機,為什麼買大額壽險?

1.遺產稅:深圳即將試行的遺產稅規定大概是這樣的

資產總和(注意是總和,包括房產,股票,債券等!)80W-200W,徵收20%再扣5W,即100W要徵稅15W。
資產總和1000W以上,徵收50%再扣175W,即1500W徵稅575W。

限期為5年,即資產轉移以後5年內身故,仍要收取遺產稅

2.個人風險:

比如上市公司的總裁,大股東,董事長等。如果身故可能會導致公司結構調整,從而使家人或者公司深陷大額債務。即使身故風險很小,但是其影響無法忽略。

3.資產轉移,保值

RMB兌美元,匯率不穩定。現在的經濟形勢迫使我們必須持有一部分外幣資產—匯率最穩定:美元,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保險==隱形資產,資產保值。

銀行利率低下,國內銀行漏洞壞賬百出—當今的富帥都知道非流水資金不能存在銀行。

資產配置:一部分流動資金的放在私人銀行(法巴,瑞銀,滙豐等)

一部分長期儲蓄的放在不同的保險理財產品內

(為什麼不放P2P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時間短,監管規章有待完善,看看前兩年捐款跑路的就知道了,而且RMB投資渠道單一,收益受限。我們要的不是一年百分之十幾的高收益,而是十幾年百分之幾的穩定收益)

為什麼說萬用壽險就是給高凈值客戶打造的產品

常規人壽險: 以保誠美好人生為例,整付或者5-10年定期供款

現金價值支取:15年後,期間提供貸款,利率8%左右

優點:升值絕對穩定6.5%左右,收益通常能超過計劃

缺點:資金流動性差,貸款利率高,身故槓桿通常為2-3倍

大額資金需要嚴格核保(200W港幣以上)

萬用壽險: 整付保費,或者根據收入調整供款

現金價值支取:通常4年左右即可回本,10%左右的資金可免息提取。

優點:資金流動性高,並且可以通過保單融資做到5-6倍槓桿,或者保單貸款 (息差任然可以受益)進行資金套現。100W美元以內資金無需嚴格核保

缺點:受益通常為4個點左右,保證利率為2個點左右

總的來說萬用壽險的幾個特點就是,保額大,資金靈活支取,通常會搭配保單融資或貸款的模式。

萬用壽險案例,保費融資:

有關香港保費融資(保單貸款)原理和案例分享

初始資金190W美元

Part A,1,000,000美元放入私人銀行(比如法巴,瑞銀,資金絕對安全)設立投資戶口。通過銀行融資增值到2,300,000美元,投放至債券。該債券收益約為4%-5%,類型屬於較為保守的債券,比如中國銀行發行的債券(風險項為除非中國銀行倒閉,可能導致虧損)。

Part B,900,000美元由銀行再次融資2,100,000美元後購買人壽保險。總保費可融資到3,000,000美元,保額為9,000,000美元,即3倍槓桿。實際槓桿為10倍。

然後我們算一筆帳:

Part A的1,000,000美元分成兩部分,其中60W+銀行融資的90W,總額150W美元投資未定收益型基金,年利息5%,年回報7W5K USD。 另外的40W+銀行融資的40W,總額80W投資高息債券,年利息8%,年回報6W4K USD。即Part A 毛利為13W9K USD。

之後,銀行融資為130W USD,付利息(H+1.5%)=1.8%,利息23400 USD

保單融資為210W USD,付利息(H+1.5%)=1.8%,利息37800 USD

總利息支出 61200 USD

凈回報為 139000-61200=77800 USD, 即銀行的100W投資回報率為7.78%

除此之外,還花了90W美元買了一張10倍槓桿保額900W美元的人壽保單。

另外,還能獲得保單收益為2%-2.8%保證收益,現行利率為4%-5%左右。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12-12
下一篇 2017-12-12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富衛「寰悅致富」萬用壽險保額遞增計劃

    香港萬用壽險一直是很多人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必備產品,其人壽保額高,收益穩定,因此受到高凈值資產人士的青睞,今天我們帶來的是香港富衛「寰悅致富」萬用壽險計劃,這款計劃最大的優勢就是隨著年齡增長,保單的保額會增長,這是其他保險公司同類產品做不到…

    2019-05-22
    1.7K
  • 介紹友邦香港(AIA)四款萬用壽險計劃

    遇到有客戶問,購買香港重疾險美元保單,可以用來進行保單貸款或者保費融資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不可以!原因是:保單現金價值低,保障成分越高的保險種類,保單分紅較低,因保險費用較高,保費也較低,沒有抵押價值。 今天我們說的是另一種保險形…

    2018-03-24
    1.8K
  • 有關保費融資的那些事 您應該了解一下

    近年興起借錢買香港保險公司大額壽險保單,尤其一些中產客戶,只需付出約兩成總保費,銀行借八成,銀行利息低至2%左右,非常吸引。有關香港保費融資(保單貸款)原理和案例分享。 更大誘因是中介人可以從中賺取總保費中約10%作為傭金!由於保額通常在1…

    2020-07-30
    13.0K
  • 香港保費融資:小成本 大效益

    企業家李先生希望將累積得來的財富在未來傳承摯愛,因此計劃購買一份投保額1,000萬港元的萬用壽險保單,保費為200萬港元,然而,李先生希望維持他的現金流動性,方便作其他投資,因此他只打算將手頭現金中的40萬港元購買此保單。有關香港保費融資(…

    2017-11-29
    11.6K
  • 香港保險科普:什麼是香港萬用壽險?

    經常關注香港保險的朋友,肯定對香港萬用壽險不陌生,比如香港友邦的簡愛延續保障計劃2、財富相傳5萬用壽險等,以及像中國人壽海外的帝爵萬用壽險,中國太平的太平金鑽萬用壽險,香港中銀人壽的薈富、薈升、盛世傳承萬用壽險計劃,富通的盛悅萬用壽險計劃等…

    2019-05-24
    29.6K
  • 香港萬用壽險和保費融資簡介

    香港萬用壽險因為靈活性深受高端客戶青睞,成為高資產客戶規避風險,達到既定資產傳承的目標工具之一。與傳統壽險相比,萬用壽險更靈活,更具彈性。許多萬用壽險保單允許投保人增減保額,或調高調低保單的儲蓄成分,保費也可以根據情況調整。 萬用壽險的特點…

    2017-12-12
    1.5K
  • 香港萬用壽險可作保單貸款

    香港保險科普:什麼是香港萬用壽險?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了,其實萬用壽險都是用來做保費融資,也可用於保單貸款,不少人覺得萬用壽險複雜難明,事實不儘是這樣,筆者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介紹萬用壽險的操作,在低息環境下,適當地運用「保單貸款」更能加大流…

    2020-07-02
    1.8K
  • 有關香港大額保單融資你應該了解一下

    香港保險近年來受到內地居民熱捧,大額保單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業內,保額超過100萬美元的壽險保單被稱作大額保單。對高凈值客戶而言,香港保險獨特的產品結構、較低的融資成本和保密機制,為其保全境外資產或進行長遠資產規劃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額保單…

    2018-03-13
    20.8K
  • 香港保費融資有哪些用途?

    說到香港保費融資,相信很多關注香港保險業的人士都很了解,就是利用小資金,利用槓桿,獲得較大保額,放大收益來獲得較高收益,因為美聯儲一直在加息,我們也要關注貸款利息,防止出現利息比收益高的情況出現。 任職內科醫生的陳先生,現年36歲,月入12…

    2023-07-05
    9.6K
  • 美元加息對保費融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美聯儲在9月底的加息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於此同時,隨著美元和港元使用成本的水漲船高,影響香港幾乎所有貸款的「最優惠利率」(簡稱「P」)也即將上調,引得背負港元負債的朋友們一陣恐慌。在香港,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除了按揭買樓,還有另外一種貸款…

    2018-10-06 Chris Lee的專欄
    16.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