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指引十六(GN16)的要求,所有香港保險公司都在網站公布了過去至少5年售出的產品的履行比率。由於近幾年香港保險廣受投資者歡迎,已成為熱門話題。每間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都給出不同的解讀,試圖通過履行比率證明自家的優勢,更有媒體也加入話題討論,各種天差地別的傳言滿天飛,令一些客戶們愈發困惑和不解。到底「履行比率」意味著什麽?
首先,履行比率是什麽?
但大家還記得分紅保險的紅利是怎麽構成的嗎?
沒錯,紅利總現金價值=保證現金價值+非保證紅利現金價值。這裡就要說到我們的:
常見誤區一:履行比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常見誤區二:履行比率能代表一個產品回報的好壞嗎?
數字是不會說謊的。但你是否真能看懂數字背後的含義?簡單粗暴的直接對比數字不但不能幫助你做出正確的選擇,甚至可能產生很嚴重的誤會呢。
常見誤區三:不同類型分紅產品的履行比率能否直接對比?
根據保險業監理處的要求,分紅產品的每一種非保證紅利都必須分別列出其履行比率。不能合併計算。
在美式分紅產品中,非保證紅利包括周年紅利和終期紅利。這兩種紅利都屬於現金紅利,分別存放於不同戶口,之間並沒有太多直接聯繫。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式分紅產品的這兩種紅利通常都在90%-100%,而總體的履行比率當然也是在這個範圍。
而英式分紅產品中,歸原紅利/復歸紅利(以下統稱歸原紅利)和特別紅利/終期分紅(以下統稱特別紅利)是密切相關,存在互補和對沖關係的。這可以說是英式分紅的投資策略。當其中一項紅利回報不佳時,通過另一項來進行補充。因此,將兩種紅利拆開來看是不具參考價值的,必須整體看待才能看出非保證紅利的實現情況。之前有有心人單獨拿英式分紅產品的「歸原紅利現金價值履行比率」來做文章。在這裡我們有責任說句公道話:英式分紅必須看總現金價值履行比率才有意義。
那麽現在市面上主要的英式分紅和美式分紅產品有哪些?我們給大家作了一些舉例:
必須注意:這是產品層面的結構性問題,而與保險公司無關。事實上,英國保誠也有美式分紅產品(其網站上稱爲現金紅利產品)「創未來」基本儲蓄保障計劃,大家可以在網站查詢以下數據:
對客戶來說,重要的是實際到手的回報
履行比率反映一個產品對預期回報的實現情況,可以輔助評估一個產品的穩定性。然而在實際的理財規劃中,選擇保險產品時,應當結合多個因素綜合考慮。例如公司背景和實力、自身的真實需求等。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分紅壽險產品
- 只要穩妥,不願承受任何波動性,對回報要求不高,普遍屬於即將退休或已退休人士,風險承受力低。這一類客戶適合投保美式分紅產品
- 希望財富有穩定增長,可以承受回報偶爾的波動性,希望有比較漂亮的回報。這一類客戶較適合投保英式分紅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美式分紅產品投資風險低,因此各家保險公司此類產品履行比率都不錯。除aia外,保誠、宏利、安盛,甚至富衛等規模相對沒那麼大的公司都做得不錯。
而英式分紅產品結構較複雜,投資難度較大,因此做此類產品的公司本就不多。原本香港四大保險公司中只有保誠有此類產品,不過近年來,由於英式分紅保單回報吸引,因此許多其它保險公司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英式分紅產品。還是拿市場最火熱的產品給大家做個對比,一目了然:
長期目標投資組合 | 產品推出年份 | |
保誠雋陞 | 股票:60% (美元及港幣保單)
45% (人民幣保單) 債券:40% (美元及港幣保單) 55% (人民幣保單) | 2010 |
aia充裕未來 | 股票:55-75%
債券:25-45% | 2015 |
aia充裕未來2 | 股票:50-70%
債券:30-50% | 2016 |
再次可以看出,英式保單的投資策略中,總體而言,股票類資產的比例都是大於債券類資產的,並且上表中aia的充裕未來系列風險更高,因此履行比率的波動性可能更大。
多家保險公司之中,保誠是擁有一百多年運營英式分紅壽險的歷史,因此管理機制也較為成熟,相關業務投資的資金池亦足夠龐大,對投資是絕對有利的。友邦的美式保單經營不錯,作為英式保單的新星,也希望能有好的表現,才可給客戶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