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首先,要明確一點,什麼是黑?
黑就是不以事實為根據,斷章取義,或者片面報道來描述一件事情。網上某些人士黑香港保險,恰好說明香港保險有大陸保險目前不可比擬的優勢,大陸人民來香港買保險,搶了一部分人的飯碗,這一部分人,狗急跳牆,只好通過抹黑香港保險,來達到其銷售大陸保險的目的。
在這裡,我也很感謝那些黑香港保險的人,你們為香港保險在大陸的宣傳做了很多貢獻,在此深表感謝。
其次,就來聊聊具體有哪些黑
黑的最多的是說香港保險理賠難。但是在看過這些文章之後,發現文章當中,要麼存在邏輯漏洞,要麼是斷章取義。
比如,客戶自己在投保的時候又隱瞞病史或者一些健康狀況沒有告知就投保。當然在理賠的時候就會出現不順利的情況,這種情況香港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是十分正常的,因為違反了保險購買的最高誠信原則。而且,我相信這種情況放到大陸,大陸的保險公司也不賠。
有些黑文還進一步說道香港保險理賠糾紛僅少數獲得勝訴。首先想說,就兩地的市場規模來比較,大陸的保險業一堆訴訟不能獲得勝訴,一個月的保險糾紛數量就能超過香港保險全年糾紛數量的三倍,不知道這些寫黑文的人還有什麼臉面說香港保險。
還有的就是直接胡說八道,說什麼香港保險不受大陸法律保護。
我想請問,香港保險為什麼要受大陸法律保護,你在法國買的LV包包受大陸法律保護嗎?
就兩地的司法制度來說,孰優孰劣,我想各位讀者是十分清楚的。而且香港的保險公司如果故意不賠大陸的保險,一旦被判保險公司敗訴,那麼香港的監管機構是會要求保險公司做出一系列報告,甚至會在一些情況下做出處罰,同時客戶也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支付律師費用。香港的保險公司一般也不會輕易的不賠客戶,基本上能賠都賠了。
另外大陸的黑文就是說香港保險繳費難
關於繳費這個問題,目前確實有一些難處,但是也不像這些黑文裡面說的這麼難,動不動就說中央政府限制,我想說,香港保險無論是從資金規模上,還是購買人數上都不會對大陸的保險業和外匯管理造成巨大的衝擊,反而筆者認為香港保險的存在就好像鯰魚效應,會對大陸的保險的進步造成良性競爭。
難道各位沒有看到以前大陸的保險都沒有輕症賠償,正是這幾年香港保險的競爭,使得大陸的保險公司開始新出一些帶有輕症賠償的重疾保險。這難道不是香港保險帶給大陸客戶的福祉嗎?
最後,大陸的一些公眾號還說道香港的保險公司要把客戶的整個保單信息告知給大陸政府。
理由就是根據CRS協議。
在這裡,要說一下,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香港購買信息,目前的狀況就是都要把一部分信息按照CRS協議告知給大陸的相關機構,但並不是全部信息,但並不是全部信息,但並不是全部信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能告知的信息就是客戶的姓名,身份證號,和現金價值表。我想作為一個奉公守法的良好市民來香港購買一個保險,又不是買毒品,告知給大陸相關政府機構知道,這又有什麼問題呢?這些公眾號自己都不去了解什麼是CRS就在網上胡說八道,還打著所謂精算的旗號,我想你真是敗壞了精算師的名譽。強烈建議大陸的精算師協會對於這種從業道德品質有問題的人將其逐出精算師協會。
順便在這裡說一下,大陸的精算師寫香港保險寫的最好的就是在17屆精算師年會上,太平洋保險公司副總精算師陳謙的文章(擴展閱讀:《精算師談香港保險:香港分紅產品的研究與思考》),全文有理有據,把香港保險的優劣分析的很清楚,很客觀。
再補充一點,保險是一個集合了營銷,精算,核保,理賠,運營多方的一個事情,筆者也認識不少精算師,甚至是精算大牛,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些精算師都是很嚴謹的,是不會輕易去評價一個產品的,更別說是一個地區的保險業了。因為這些精算師深知,保險行業博大精深,不是一個精算就能簡單評價的,而且大家都對自己的名譽看的很重,不會去干同行相輕的事情。
其實兩地的保險業同宗同源,實在沒有必要互黑,相互競爭,最終得利的都是消費者,所以在這裡奉勸一些寫黑文的人,互黑無意義,競爭需良性。不過再次感謝你們為香港保險做了這麼久的廣告,就是那句話老鄉別走。當然也希望銷售香港保險的從業者提高專業素質,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好的專業服務,讓客戶買的安心,用的放心。
我們都知道,發達國家是主要的保險市場,全世界保險費的95%來自於發達國家。即便是在社會福利制度較為健全、福利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或地區,商業壽險的需求仍舊保持旺盛的姿態,幾乎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67%。
在美國,只要客戶有需求,保險公司就會承保;
在日本,沒有保險的人會被認為不可思議;
在英國,保險業是金融出口創匯的主力軍。
那麼,我們國家對於保險是怎樣的狀況呢?
記得十幾年前,大家對於「保險」這兩個字是非常抵觸的,覺得說,我為什麼每年要花幾千塊錢去買這樣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甚至於,只要知道我們身邊有朋友是做保險的時候,每次聚會總會有意無意的避而遠之,總是擔心他會給我們推銷保險。再加上那時候,保險行業整體還不是特別規範,就這樣,「保險」被冠以「傳銷」這樣的惡名。
近兩年,無論從國家層面上還是從個人層面上,對保險的重視度越來越高。隨著國人整體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開始有了防範意識。我們從保險公司近幾年業績大幅地增長也能看出這一現象。
保險,你買對了嗎?你是入坑,還是救命呢!?
近年來,大陸豪客到香港買保險已成為一種潮流,香港的各保險公司門口被擠得水泄不通,內地人不顧排上幾天幾夜,只為投上一保,其中不少國內醫生到香港購買重疾險。
無論是在內地還是香港,往往都充斥著赤裸裸的片面、誇張宣傳,而保險銷售的誤導比比皆是。那些一味地說香港保險好或一味地「黑」香港保險的極端聲音,那些為了自身銷售利益而竭力誤導客戶的聲音,都應該有所警醒。
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複雜而多元的,一個市場規模過千億的保險市場中,肯定有好產品,也必然會有壞產品;肯定有專業服務,也必然會有銷售誤導。小編提醒大家,選擇產品不同,差別會很大,一旦選錯,後果很嚴重,人生最悲催的莫過於你需要保險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它起不了多少作用,而你卻一直以為有保險了。
所以我們買保險一方面選擇大而透明化的保險公司,一方面選擇口碑好的中介公司與專業性強的保險業務員,再就是買保險前,一定要對這個行業與產品有深入的了解,不要因為貪便宜、貪性價比、貪紅利,而選擇沒卵用的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