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重疾險?重疾險產品怎麼比較?

經歷了新冠疫情,相信大家都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我們在選擇重疾險前,應該如何去比兩家保險公司不同的產品呢?怎麼才能買到適合自己的重疾險產品呢?有關重疾險定義的重疾種類、保障範圍、理賠保額我們應該如何去比較呢?

2023020602164622
重疾險的比較方法

什麼是重疾險?

在比較各種重疾險前,要先了解什麼是重疾險。若受保人不幸患上重疾險所列明的嚴重疾病,保險公司將會發放一筆過賠償,賠償用途並無任何限制,客戶可靈活使用,以應付醫療開支、生活費用或其他用途;部分產品更設有長期支援,可用作應付生活所需,減輕受保人因長期治療面對的經濟壓力。例如為受保長期疾病的患者提供終身年金賠償,以應付長期護理所需的開支。但是,由於政府沒有明確定義何為「重疾險」,故每間香港保險公司對「重疾險」的定義未必一致。

香港保險公司的重疾險計劃普遍包括香港常見危疾包括癌症、心臟病及中風。在投保前,要先比較不同保險公司不同重疾險計劃的保障範圍,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重疾險計劃。

購買重疾險有哪些好處?

現在人普遍生活壓力大,容易養成不定時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患上重疾風險亦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因此及早購買周全的重疾保障可應付突出其來的治療開支。

以年輕人為例,他們大多認為自己年輕力壯,有揮霍健康的本錢,但疾病防不勝防,近年這類疾病更有年輕化趨勢,實際上難以預料自己何時患病。因此,我們需要足夠的保障面對各種健康問題。

另一方面,作為家庭支柱的你一旦不幸患上重疾,有機會失去工作能力及收入,增加家庭負擔。相反,若及早購買重疾保險,即使患上重疾,你亦將獲得保險公司發放的一筆過賠償。屆時,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運用這筆資金,無須過份擔心患病後的生活開支。

純重疾險與儲蓄型重疾險的有哪些不同?

買重疾險前,最好思考清楚自己需要購買哪種重疾險,才開始比較該類重疾險計劃。下文將為你介紹兩大類重疾險比較,助你更輕鬆作出選擇。

重疾險分為純重疾險及儲蓄型重疾險。純重疾險並不包括儲蓄成份,只提供保障,保費比較低。儲蓄型重疾險則包括儲蓄成份,同時亦會保障受保人,故此類危疾保險保費會相對比較高。

兩大類重疾險在性質、保費、保費升幅、保障期方面比較下有很大分別。詳情可參閱下表,比較二者的不同:

2023020601581632
純重疾險與儲蓄型重疾險的有哪些不同?

對比重疾險產品的5個方面

比較各種重疾險時,大家應該視乎自己的經濟能力及實際需要。例如,若你手頭上的流動資金不多,未必有能力長期交付比較高昂的保費,可以考慮購買保費較經濟的重疾險保障計劃。

當然,只比較保費高低並不夠全面,你還需仔細比較重疾險的種類、保障範圍、保費、保障年期、賠償金額等事項,以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重疾險計劃。下文將一一列出重疾險比較方法,供大家參考。

1. 比較重疾險的保障範圍

大部份市面上的危疾保險保障常見嚴重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中風。若你希望獲得更全面的保障,可以選擇一份保障範圍比較大的計劃。例如,市面上有計劃會保障一些非嚴重疾病,甚至會為常見危疾提供額外保障。

香港英國保誠最新重疾險「危疾加護保3」保障117種病況提供保障,包括56種嚴重病況及61種早期嚴重病況,令您倍添安心,而常見的病況如癌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等亦列入受保障範圍內。 假如保單內受保障的人士(即「受保人」)確診患上任何一種受保的嚴重病況,我們將一筆過支付高達當時保額100%作為嚴重疾病保障;或我們會於受保人不幸身故時支付此金額作為身故賠償。

癌症保障選項:提供持續癌症現金賠償

一旦患上癌症,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接受治療,支付高昂的治療、手術費用, 可能未必有足夠的現金維持日常生活所需。大部分危疾保險計劃均保障癌症,卻甚少提供持續現金賠償。

香港英國保誠最新重疾險「危疾加護保3」,假如受保人的癌症不幸在3年癌症等候期期間複發,我們於上一次就嚴重疾病保障或嚴重疾病延伸保障索償癌症的診斷日期起計1年,便會提供癌症治療額外保障,以支持受保人繼續對抗頑疾。 假如受保人於86歲(下次生日年齡)前,於以下任何一段期間仍患有癌症,並就癌症正在接受積極治療或晚期護理,我們將會支付相等於危疾加護保3當時保額60%的額外賠償: 

(i) 於上次索償癌症的診斷日期起計至少1年後至2年內;及

(ii) 於上次索償癌症的診斷日期起計至少2年後至3年內。

深切治療保障

世事往往難以預料,無論是遇到全球疫症, 還是危疾範疇以外的身體狀況,您可能需要入住 深切治療病房,接受24小時的醫療護理服務。

香港英國保誠最新重疾險「危疾加護保3」為了使您安心,即使受保人須入住深切治療病房 進行治療,計劃亦會提供保障。 

若受保人需要連續入住深切治療病房3日或以上, 我們將會支付高達危疾加護保3當時保額20% 的深切治療保障。我們只會支付此保障1次。 若受保人於香港境外入住深切治療病房, 我們將會調整賠償額至高達危疾加護保3當時保額10%。

2. 比較危疾保險保費

上面提到,純重疾險及儲蓄型重疾險的性質並不一樣。因為儲蓄型重疾險有儲蓄的性質,是故保費亦包括儲蓄的款項,自然會比較高。反之,純重疾險不含儲蓄成份,保費會比較低,保費的高低亦會視乎受保人年齡、保額的大小等。

3. 比較危疾保險保障年期

在比較重疾險時,保障年期亦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兩款重疾險設有不同的保障年期,大部分儲蓄型重疾險計劃,均為受保人提供終身保障。但純重疾險的續保年齡卻設上限,消費者需按期限續保,續保期為1年、5年、10年不等,取決於保險公司的計劃。

4. 比較重疾險賠償金額

最後是比較重疾險的保額及賠償金額。若你不幸患上危疾,患病後可能要停工及休養一段時間,在挑選重疾險時,可先審視自己的經濟能力及需要,並預算患病開支,包括醫療、日常生活開支等,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重疾險計劃。

5. 比較不同保險公司對重疾的定義

正如前文提及,不同公司對「重疾」的定義未必一致,所以大家在購買重疾險計劃前,應先細閱計劃條款,了解清楚保險公司對「重疾」的定義,以免到索償時才發覺所患疾病並不受保。 以原位癌為例,大多保險公司把此疾病劃為早期危疾,但不是間間保險公司都保障早期危疾,受保人可能無法得到賠償。所以,大家在購買危疾保險計劃前,一定要小心比較各保險公司對「危疾」的定義。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22-12-27
下一篇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