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監局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2022年上半年數據出爐:

全港新單保費為816億港元,同比增長1.53%。內地訪客的新單保單為5.39億港元,同比增長149%

1、全港新單總保費

2022年上半年,全港新單保費為815.66億港元,較2021年同期803.35億港元,同比增長1.53%。

其中,一季度為423億港元,二季度為392億港元,二季度環比一季度下降7.3%。

2022090406084274
數據根據香港保監局數據整理

2、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

2022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新單保費是5.39億港元。受疫情封關影響,佔比僅為全港的0.66%。

2022090406103332
數據根據香港保監局發布數據整理

3、內地居民買得最多的險種

按新單保單數統計,內地訪客購買的重疾險和終身壽險的數量最多,佔比均為32%,其次為醫療險,佔比26%。

2022090406113940
數據根據香港保監局發布數據整理

4、香港壽險公司排名

1)按總保費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費)

個人新單業務排名前15個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7.8%。排名前5的保險公司為滙豐人壽、宏利、友邦、恒生保險和中銀人壽。

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中銀人壽、保誠、富通保險、富邦人壽和萬通維持正增長。

2022090406130737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2)按標準保費收入(整付*10%+年度化保費)

排名前4的公司分別為中銀人壽、滙豐人壽、中國人壽和友邦。

2022090406134776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5、香港保險公司繳費結構

2022年上半年,全港新單的繳費結構,按保費計,整付保單最多(69%),<5年的保費次之(21%);按保單數計,25+年的保單最多(43%),10<25年的保單次之(17%)。

按保費計,宏利、友邦、富衛、保誠和安盛的整付保費佔比較高。中銀人壽、太壽香港則以小於5年期繳費的儲蓄型產品為主。

2022090406152277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6、香港保險公司渠道結構

經紀業務:富衛、富通、太壽香港、富邦人壽較多;
代理業務:宏利、友邦、安盛較多;
銀行渠道: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中銀人壽、中國人壽(海外)較多。

2022090406160986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總結

1、雖然香港受疫情影響封關,但香港保險本地業務穩健,今年上半年81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逆勢增1.53%;

2、上半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增長149%,比去年同期增1.5倍,佔全港個人業務總額的0.66%。內地訪客購買的保單,95%都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危疾、終身壽險和醫療保險佔比分別為32%、32%和26%;

3、保誠上半年表現亮眼,按總保費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費),同比增長118%;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以銀行渠道為主,上半年業績(個人新單總保費)同比增速均分別為119.5%、158.4%;

4、香港保單的繳費期結構,10<25年的保單數最多(佔比43%),整付單的保費最多(佔比69%)。按保費計,富衛、友邦、宏利、保誠和安盛的整付保費佔比都很高;

5、香港保單的貨幣以美元為主(佔比接近8成),人民幣佔比進一步提升。上半年人民幣佔比為4.3%,一季度是2.9%;多元貨幣儲蓄險成為香港最熱門的產品,一張保單涵蓋人民幣、美元、英鎊等多種世界主流貨幣,滿足財富人群尋求多元化資產配置、穩健增值、高效傳承的需要。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4)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9-25

更多相關內容

  • 張雲正連任香港保監局行政總監

    香港特區政府昨宣布,張雲正再度獲委任為香港保險業監管局行政總監,任期3年,由今日起至2026年8月14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張雲正在任內一直致力促進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發展,對保監局的工作貢獻良多,深信他在新的任期內將繼續透過優化對…

    2023-08-21
    1.1K
  • 香港保監局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21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559億元,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1.1%。 2021年首三季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4071億元(下跌1.3%),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

    2021-12-02
    1.6K
  • 香港保監局推廣香港為「一帶一路」項目的風險管理中心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於「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 舉辦專題分組論壇,探討「一帶一路」對強化香港作為風險管理中心的角色帶來的龐大機遇。 專題分組論壇以「香港作為一帶一路項目風險管理的中心」為題,參與的講者包括保險、再保險、保險經紀及專屬自保保險…

    2018-07-18
    1.7K
  • 香港保監局接管泰加保險事務及資產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今天早上根據《保險業條例》(第41章)賦予的權力,接管泰加保險的事務及資產,以維持市場穩定和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保監局將於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交代有關行動。 承保全港約60%的士保單的泰加保險,繼去年10月停止接受新保單後,…

    2022-01-07
    1.2K
  • 泰加保險指責香港保監局故意刁難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今天早上根據《保險業條例》(第41章)賦予的權力,接管泰加保險的事務及資產,以維持市場穩定和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泰加保險管理層稱,因長期虧損而決定不再提供的士保險,批評政府一直無堵塞的士保險上的漏洞。泰加保險執行董事林烽表示…

    2022-01-07
    7.3K
  • 香港保監局從今日起正式監管11萬保險中介人

    香港保監局將於9月23日起,取代三個自律規管機構,統一規管香港保險中介人,包括訂立發牌和監管要求、審批牌照、進行監察和調查,以及實行紀律制裁。 香港保險再迎里程碑 「這是香港保險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提高保險中介人的專業水平,有助於保險…

    2019-09-23
    20.0K
  • 香港保監局:香港保險2017年上半年各保險公司市場表現數據

    統計數據分類 香港保險業,我們重點關注個人壽險業務(A-F類),其中A類是非投連險壽險及年金,C類是投資相連壽險及年金。而團體人壽(G,H類)、退休計劃(I類)以及一般保險(產險)本文不做分析。 個人壽險業務有分為有效業務和新單業務。 新單…

    2017-09-04
    1.1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業今年首三季的毛保費總額為4286億元,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佔比32%。長期有效業務和新造保單保費均下跌,退休計劃業務供款也下滑。

    2023-11-30
    21.3K
  • 香港保監局去年接獲投訴減少9%

    香港保監局出版最新一期《監管通訊》公布2021年全年所接獲的投訴統計數字。該局於2021年共接獲1304宗投訴,按年減少9.07%。就投訴類別而言,有關「操守」類別收到的投訴為最多。 在「業務常規」部分,保監局強調保險公司如何處理客戶投訴是…

    2022-03-03
    8.8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4年一季度內地客投保數據

    本港首季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個人壽險新造保單保費156.26億元,按年大漲62.6%,按季亦增長近28.9%,扭轉去年第三及第四季連續兩季下跌的情況。惟首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費僅24%,較去年第四季的35.3%為低。分析…

    2024-06-02
    2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