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很多人需要資金周轉為了解決資金周轉問題,有些保單持有人或希望暫停繳交保費,或者從儲蓄保險中取錢,甚至是借保單貸款,究竟這些方法是否可行?執行時又有什麼要注意?
從儲蓄保險提取紅利
若大家想從儲蓄保險「取錢」,這牽涉到在投保期間保單內累積了多少現金價值及紅利。先說提取紅利,當大家投保時,保險顧問應該曾介紹過預期紅利(例如周年紅利),但實際上,保單內有多少紅利要視乎滾存時間及供款期。
舉例說,陳先生於5年多前投保長期儲蓄保險,需供款18年,月供698美元,至今已繳付保費46,812美元,而積存紅利就有1,118美元。一般而言,提取紅利不會影響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及人壽保障,但滾存效應會減低。
從儲蓄保險提取現金價值
既然紅利未必多,從自己的保單提取現金價值又是否可行?按上述陳先生例子,其保單內可提取的現金價值為8,705美元,連同積存紅利1,118美元,若此時退保合共可提取9,823美元。
但是,相對於已繳付保費46,812美元,陳先生便要損失79%已繳保費。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客戶同時投保儲蓄保險連附加契約,後者所涉及的保障(可能是醫療、人壽、意外)都會在儲蓄保險退保時一併終止。
保單貸款要付利息5.5%至10%
另一個考慮的應急方案是保單貸款。一般而言,在最初供款期完成後,客戶可向保險公司申請保單貸款,藉此提取保單現金價值。有別於退保,透過保單貸款,該儲蓄保險及附加契約(如有)的保障可以繼續。
保單貸款最高借款額通常是保單累積現金價值的80%至90%,視乎不同產品而釐定。當然,保單貸款亦要繳付利息,一般為年利率為5.5%至10%。
另外,有些保單持有人想透過暫停保單供款,以紓解財政壓力。其實,對於部份儲蓄保險,若客戶自行停繳保費,可能會自動啟動保單貸款,因此要承擔貸款利息;也有些儲蓄保險,停供保費可導致保單終止,所以作出此決定前要衡量利弊。
![Screenshot 2022 05 13 at 2.15.16 PM](https://images.hkinsu.com/2020/11/2020110607424683.jpg)
若選擇保單貸款,大家固然要支付貸款利息,保險公司會從剩餘的現金價值中扣除。此外,如果保單仍處於供款期,客戶在貸款期間仍要繳交保費,若客戶不交保費,剩餘的現金價值會再被扣減,變相借更多錢。但當保單內剩餘的現金價值及紅利,少於未償還的欠款,該保單亦可能被終止。
再引用陳先生例子,若果他透過保單貸款借6000美元,令現金價值跌至2705美元。有關貸款年利率為8%,即每月利息為40美元,基於他需月供保費698美元,如果他同時停交保費,該儲蓄保險保單的現金價值亦只可「挨」多4個月,若不還款或再交保費,該保單便會終止。所以在進行借錢決定時,必先緊記「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
儲蓄保險宜注意流動性風險
最後提醒大家,大多數終生儲蓄保險都是長線的,客戶透過持之以恆的儲蓄,保險公司發揮滾存效應,長遠地為客戶累積財富。但是,一般儲蓄保險的資金流動性並不高,尤其在保單早期,就如上述陳先生的情況,18年供款期的保單但只付了5年多保費,其現金價值有限(相對於已繳保費)。如果保單已經供款完畢,現金價值可望高於已繳保費。
所以,保險顧問在銷售時,應向客戶進行財務需要分析(Financial Need Analysis),確保他能夠負擔供款期內的保費,並應該確保客戶了解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