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定期危疾對比 以及三大注意事項

以前我們講的危疾一般都是指的終身重疾險,那麼定期危疾又是什麼樣的呢?目前香港市場上的定期危疾在購買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今天我們仔細給大家講講。

購買危疾保險之後,若受保人不幸患上指定嚴重危疾,便可得到一筆過賠償。不過,終身危疾保險/儲蓄型危疾保險保費高,並非人人可以承受,定期危疾保險/純危疾保險便成為其中一條出路,以較相宜的保費於指定年期內獲得危疾保障。以下為揀選定期危疾保險時的3大注意事項——保障、保費及排名,投保人必須注意。

定期危疾

注意一:3大危疾定義是否模糊

癌症、心臟病、中風三大危疾占危疾索償約9成,通常第一步要檢視三大危疾的保障如何?有沒有含糊不清的定義?以癌症為例,定義會否不清晰,導致在索償時才發現並不保障一些非致命癌症;又以心臟病為例,當中是否清晰界定冠心病,有沒有要求受保人須進行指定手術或療程等。

注意二:其他危疾保障是否足夠

有些定期危疾保險只保障3大危疾,所以購買時要注意。至於其他危疾保障,由於不同保險公司對危疾的定義均不同,公平地比較並不容易。
不過,新加坡人壽保險協會(Life Insurance Association Singapore)2019年曾發出危疾保險框架,根據其定義,將3大危疾以外的31種危疾界定為「其他危疾」。以上31種危疾保障得愈多,便愈高分,如果未能提供保障,則會按比例扣分。

注意三:留意10年平均年保費

定期危疾保險通常分為每年、每5年或10年等續保,在年輕時購買定期危疾保險,保費相對較低,但保險公司通常每隔一段時間會加保費。除非該款產品為每年續保,否則在購買定期危疾保險時,不能單單因為首年保費相宜或有巨額折扣而購買,反而應該檢視10年平均年保費,看看自己在未來加保費的情況下能否負擔得起。

排名前5定期危疾保險排名

定期危疾
(假設受保人為35歲非吸煙男性、保額為100萬港元)
我們假設一名非吸煙男性想獲取100萬港元保額。綜合以上及其他條款評分,今年定期危疾保險頭5名排名如上。5款產品於心臟病保障評分均獲得滿分,Bupa SAFE 保柏危疾全御保計劃(計劃8)更在中風評分上斬獲滿分。
癌症評分的失分位置通常在於沒有持續癌症治療保障、不保個別癌症等;中風評分的失分位置則在於不保個別原因所引致的中風,例如「偏頭痛所引致的中風」。
至於5款產品最大分野在於一般條款評分:
  1. 5款產品均沒有存活期要求。有些保單定明,當受保人不幸於確診危疾存活期(通常為14天)內身故,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
  2. 有些保單會在早期危疾賠償後,扣減嚴重危疾的保障。忠意保險加愛無限保、Bupa SAFE 保柏危疾全御保計劃(計劃8)此部分均沒有扣減。
  3. 忠意保險加愛無限保針對3大危疾,於保障年期內提供無限次賠償,Bupa SAFE 保柏危疾全御保計劃(計劃8)則為指定癌症提供第二次索償,OneDegree無限護身保無限計劃則對其他嚴重保障提供第二次索償;友邦及保誠產品則不支援多重索償。
  4. 雖然忠意保險加愛無限保獲得最高的評級,但同時保費亦是5款產品中最昂貴。
最後必須提醒,定期危疾保險缺點在於受保人年輕時候保費較為便宜,及後保費便以倍數式上升。相反,儲蓄型危疾保險則保障終身,供款期結束後退保,可取回部分或全部已供保費,但早期需要繳付較高保費。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22-04-19
下一篇 2022-05-13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