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客戶詢問早產兒購買香港保險如何核保?早產兒可以購買香港保險嗎?早產是嚴重的全球問題,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產併發症也是早產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約佔所有死亡的16%,佔新生嬰兒死亡的 35%。而存活的早產兒後續也有很大的短期和長期疾病的風險。
2019年世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了一項大型研究,研究估算了2014年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早產率,以及一些國家的早產率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2014年全球早產數量排名前 5 位的國家為印度、中國、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這5個國家共有5790 萬例活產 (佔全球的41.4%)和 660 萬例早產 (佔全球的44.6%)。
從數據上看,在我國早產兒數量居世界第二,我國每年有 2000 多萬新生兒,其中200多萬屬於早產,而且早產兒數量以每年20萬的數量遞增,而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
說句實話,其實很多父母,孩子一出生就會想要給孩子一個保障,小小的那麼一個小生命,太脆弱了,如果一切正常,買個保險還是很輕鬆的。
但是偏偏會有一些孩子是早產兒,而買保險這個事情,是有門檻的(健康告知),所以早產兒難道就失去保障的權利了嗎?
相反這部分孩子更應該去買香港保險,但是早產兒應該這樣投保呢?
早產兒的判定標準
懷孕後,要計算胎齡,如果胎齡小於37周出生則為早產兒;胎齡大於37周小於42周,為正常足月兒;胎齡大於42周者,為過期產兒。
那胎齡如何計算呢?
從孕婦的末次月經第一日開始計算。另外我們常說的懷胎十月,並不是自然月,而是按照胎齡計算,4周為一個月,10月也就是40周。
早產兒對身體的危害
早產兒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等均和足月兒存在差別。如:早產兒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常哺乳困難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又如: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常需放入溫箱。早產兒由於胎齡小,出生體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問題等諸多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生命力非常脆弱,死亡率也相對較高。
一些早產兒即使有幸生存下來,都有可能出現一些視力、聽力、呼吸功能或者體格、智力方面的缺陷。因此,鑒於以上危害,保險公司也會對早產兒要求比較嚴格。
早產兒的核保標準
早產兒與正常出生的孩子對比,其往往在抵抗力方面很弱,哪怕很輕微細菌感染都可能會導致其引起敗血症。當碰到外傷時,往往容易出血且情況嚴重,其他身體機能也較差。
所以,早產兒最常見的核保結論就是:延期投保。
什麼叫做延期?
延期是指暫時不能夠接受客戶的投保申請,此次未能承保,今後還可以再次投保。單純就本次投保的結果效果等於拒保。
那為什麼是延期而不是拒保?
因為風險因素不明確,風險無法準確評估。保險公司畢竟是盈利機構,對於無法評估風險的投保標的,也就無法給出合理的費率控制風險,那麼就繞開這段不明確的時期。
那麼什麼時候是可以評估風險的呢?
一般對於早產兒來說,是2周歲以後。
早產兒在出生幾個月的時候投保重疾和醫療這種健康相關的保險,是不太容易通過的。但也有在一歲左右被承保的,這個還是根據孩子具體的情況來評估。
在可能被延期的這段時間,可以為孩子購買意外險,以轉移因意外導致傷害帶來的經濟損失。需要特彆強調的是,無論什麼時候購買保險,健康告知務必如實告知!就算寶寶未來完全健康沒有任何早產兒的癥狀,也務必如實告知!
保險公司對早產兒的延期一般是至兩周歲,對於極低體重兒甚至會延期至三周歲,也就是延期至上幼兒園的時候。
延期至兩歲和三歲是有一定講究的,當孩子到達兩歲這個點的時候,身體的各項機能及抵抗力都開始快速提高,生命力更強。
延期到三歲的目的通常不是因為生命力的問題,而考慮的是智力發育的問題,到了三歲該讀幼兒園了,若因為極低體重兒而存在智力障礙等問題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早產兒核保的一般處理原則,保險公司一般規則要求,延期至2周歲,然後根據發育情況,結合是否有其他疾病等進行綜合評估。
早產兒核保的特殊處理,通常會根據胎齡、出生時身體狀況、體重等進行綜合評估。
比如是35周-36周,離足月兒比較近;根據出生時的狀況,是良好、一般、還是差;出生時的體重,體重越低,風險越大,低體重兒小於2500g,正常體重兒在2500g-4000g之間,巨大兒大於4000g。
核保的具體要求:
- 詳述早產情況﹑治療﹑檢查結果及併發症。
- 提供兒童健康紀錄簿及早產出院紀錄。
保險公司在收到以上兩條信息咯,會考慮一下因素:
- 身高及體重發育是否正常?
- 智力、體能、聽力、視力等發育情況
- 是否有正常呼吸功能?
- 是否有早產引起的先天性疾病?
在體重方面保險公司也會根據早產兒的體重進行嚴格劃分來判斷承保條件:
早產兒投保注意事項
買保險之前,第一步是先辦理社保。
因為社保當中的醫療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能提供高達90%的醫療報銷,所以父母要及時辦理。
由於早產兒的身體狀況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倘若投保時間距離出生時間過短的話,核保人員很難進行準確的風險評估。如果為早產兒投保壽險或重疾險,建議投保時間至少距離出生時間半年以上。
投保時身高、體重要發育正常,如果還與同齡小孩發育有差距,需暫緩投保至發育正常。
為早產兒投保一定要提供完整的新生兒出生病歷,包括詳細的出生情況記錄,各項檢查結果、出院診斷證明等。對於出院醫囑中明確要求需要複查的項目,投保時也要提供完整的複查結果。
早產兒的恢復情況和生長發育情況是核保人員在風險評估過程中最為關注的重點,因此為早產兒投保一定要提供完整的《兒童保健手冊》,其中包括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全面的體格檢查記錄、生長發育情況、智力發育水平等各類檢查項目。
早產兒投保思路
1、居民醫保(社保)
這個前面我們說過了,需要提醒一點,社保由於責任有限,比如沒法報銷進口葯,需要購買商業保險進行補充。
2、重疾險
早產兒買重疾險,正常需要延期到2歲,情況良好的可以提早到1歲買。早產兒想要1歲時買重疾險,需要聯繫保險代理人協助線下投保。
3、意外險
意外險核保寬鬆,早產兒滿30天就可以買,不需要健康告知,保額建議在20萬。0-10歲,保監會規定身故不能超過20萬;10-18歲,不能超過50萬。
4、醫療險
醫療險的核保較為嚴格,一般延期到2歲。醫療險一般有4種類型,可以簡單了解:
- A:一般
可報銷住院的醫療費用;
- B:中端
可以去特需部、國際部醫院治療;
- C:高端
提供直付網路,治療免花一分錢。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父母,也可以選擇高端醫療保險,部分高端醫療保險,母親保持續保,寶寶出生時直接享有和母親同樣的保障,不受先天疾病的免賠約束。
- D:海外
提供海外治療,包含飛機住宿、手術花銷。
早產兒投保需提供的資料
- 出生時的住院報告:
- 曾經有住過院的住院報告
- 定期的複查報告
投保前做一份基本兒童體檢孩子一旦有過住院史,在投保時要提供住院報告、複查報告。
如果資料齊全,有康復過程完整的報告,保險公司如果評估良好,就可以正常承保,所以保管好醫療報告非常重要。如果資料不足,保險公司沒法評估孩子目前的身體狀況,大概率是會進行延期處理。
孕育一個生命是美好的,但孩子在出生後成長過程是驚心動魄的,這點有孩子的父母都懂,無需多言。
願每個來到世界的小生命都能健康成長,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