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繼承法有哪些變化?新繼承法改變了哪些內容?

最近新繼承法正式施行,對比老的繼承法,新繼承法有哪些變化?新繼承法添加了哪些內容,又刪除了哪些內容,新繼承法對房產繼承又有什麼新的規定?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今天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最近新繼承法正式施行,對比老的繼承法,新繼承法有哪些變化?新繼承法添加了哪些內容,又刪除了哪些內容,新繼承法對房產繼承又有什麼新的規定?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今天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近日,民法典草案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

變化一:財產範圍擴大

現行《繼承法》中,遺產範圍使用列舉的方式,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權等,而民法典草案則不再進行一一列舉,而是僅保留了現行《繼承法》關於遺產的概括性規定,即「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這意味著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網路財產、虛擬貨幣等都概括其中。民法典草案同時規定,「但是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除外。」

518

變化二:法定繼承人範圍擴大

現行《繼承法》涉及繼承順序以及財產分配的主要是以下這幾條: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而民法典草案在總則篇就明確了爭議較大的內容:胎兒的繼承權。

一個胎兒還沒有出生,父親就去世了,那麼這個胎兒有沒有繼承父親財產的權利?總則編草案中增加了對胎兒利益的保護,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這意味著,胎兒也可以繼承遺產或者接受贈與。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另外民法典草案還擴大了《繼承法》上述第十一條的規定,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

民法典草案第1128條增加了代位繼承的適用範圍,具體修改為:「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如果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也就是將被繼承人的侄、甥也納入了代位繼承人的範圍。

怎麼理解這個規定呢?舉個例子:

小明的父母在小明的爺爺奶奶去世後也去世了,只有小明和大伯相依為命。後小明的大伯不幸離世,大伯一輩子沒有結婚,只有小明一個親人,那麼小明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嗎?

567 1

按現行《繼承法》,小明不在法定的代位繼承範圍里,不能據此繼承大伯的遺產,只能根據該法第十四條規定分得適當的遺產。不符合第十四條規定的,遺產要被認定為無主財產,上交給國家。

而根據民法典草案,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侄、甥可代位繼承其父、母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故小明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

變化三:修改了喪失繼承權的情況

現行《繼承法》對喪失繼承權是這樣規定的: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而民法典草案,增加了兩種情況:

情況1:隱匿遺囑

有人因為遺囑可能對其將來繼承財產不利,就借用自己保管的機會把遺囑藏起來。隱匿遺囑,嚴重的可以導致繼承權喪失。

情況2:欺詐、脅迫被繼承人設立遺囑

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

比如:王阿姨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對王阿姨很孝順,兒子則相反。有一天,王阿姨的兒子希望能得到她的財產,在家裡用打罵、威脅、恐嚇等方式,逼迫王阿姨寫出一份遺囑,把所有的財產都讓他繼承。

635

按照此次草案增加的對繼承權喪失情形的規定,王阿姨的兒子就喪失了繼承權。

變化四:新增對繼承人寬恕制度

民法典草案繼承編還特別增加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明確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按上述例子,王阿姨的兒子確實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並確有悔改表現,而王阿姨又願意原諒兒子。那麼王阿姨的兒子不喪失繼承權。

變化五: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現行《繼承法》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草案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這有什麼變化呢?舉個例子:

張大爺老兩口共有兩子兩女,老兩口曾經公證了一份遺囑,財產由4個子女均分。但是在張大爺生命的最後幾年,老兩口是跟小兒子一家度過的,小兒子一家對老兩口的照顧也多過其他子女,於是張大爺兩口又立了一份自書遺囑,死後財產要給小兒子一半。

但是在張大爺去世後,這份自書遺囑被法院判定為無效。

此次民法典草案則將公證遺囑優先的原則刪除,公證遺囑不再具有效力上的優先性,在判定各份遺囑之間的效力時,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

此次草案的修改,對遺囑的認定形式,增加了兩種,認可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形式。

696 1

根據草案規定,列印遺囑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錄音、錄像遺囑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以上是民法典草案對繼承規定的變動內容。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20-05-11
下一篇 2020-06-11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友邦保險「意安心」意外保障計劃

    我想現在幾乎沒有內地人會選擇在香港購買意外保險吧,其實內地的意外險和香港的意外險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光保額這一項就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個以後我會向大家解釋,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款非常好的意外險是香港友邦(AIA)的「意安心」意外保障計劃,那麼這款…

    2017-02-19
    1.4K
  • 香港萬用壽險:如何向香港銀行貸款?

    利用香港萬用壽險進行保費融資和保單貸款的原理,之前我們介紹過,可以看這裡:「保費融資」是如何做到投保人 、保險公司、銀行三方共贏的?為給予客戶在財富管理上提供更大的靈活性,目前為合資格客戶^及就指定人壽保險產品/一次性繳費儲蓄保單提供保險融…

    2018-03-24
    11.9K
  • 您的危疾保障(重疾險)都買對了嗎?

    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購買商業保險來滿足未來的醫療開支,危疾保障也就是重疾險也迎來了被眾人選擇的高峰,香港人的壽命位居世界最長壽首位,就算沒有患上癌症、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發生,也要隨時變腦退化症、阿茲海默症等病症困擾。目前80歲以上的香…

    2020-12-28
    898
  • 從儲蓄保險看香港保險未來市場趨勢

    經歷3年疫情,香港與內地終在2023年初通關,為保險業界帶來新氣象。此外,今年香港保險業還需留意幾個大趨勢,才能更好地規劃產品及市場策略,迎接新機遇。 留意五大動向迎接新機遇 首先,各國中央銀行去年紛紛加息。高息環境即意味著客戶更樂意考慮有…

    2023-02-13
    10.5K
  • 從搜索關鍵字看香港保險業

    我們知道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個關鍵詞,以獲取想要知道的內容,香港保險也是一樣,我們從某個搜索引擎的搜索畫像來看整個香港保險業。 從香港保險公司來看:保誠、友邦、安盛三家保險公司佔據首位。 從香港保險產品來看:重疾險、分紅型保險、養老保險、…

    2020-11-02
    7.3K
  • 什麼是醫療通脹?規劃退休不能忽略醫療通脹

    什麼是醫療通脹? 相比通貨膨脹,筆者認為醫療通脹更值得關注,很多人問:什麼是醫療通脹?醫療通脹為什麼這麼可怕?其實解釋起來很簡單,例如:去買盒感冒藥,10年前可能需要10元,20年後再去買同樣的感冒藥可能需要20元,同樣的葯,對同樣的病症,…

    2022-09-28
    1.5K
  • 事實證明香港保險可以抗通脹的

    跟幾個朋友在一起聊香港保險跟通脹的關係,其中一朋友說到,假如我現在買一份香港重疾險,保額為50萬人民幣保單,30年後,50萬人民幣的保額還有多大購買力?對於我來說,能夠支付得了醫療開支嗎?好吧,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通脹是…

    2018-04-20
    24.0K
  • 有關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正確解讀

    一說到有關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您也許聽過下面幾個有關償付能力的觀點: 某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很高,所以這家公司很牛; 某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只比100%高一點,所以很危險,離破產不遠了; 某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是600%,所以就算這家…

    2018-08-30
    15.8K
  • 2022年定期危疾對比 以及三大注意事項

    以前我們講的危疾一般都是指的終身重疾險,那麼定期危疾又是什麼樣的呢?目前香港市場上的定期危疾在購買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今天我們仔細給大家講講。 購買危疾保險之後,若受保人不幸患上指定嚴重危疾,便可得到一筆過賠償。不過,終身危疾保險/儲蓄型危…

    2022-05-06
    8.4K
  • 30歲起每年存1萬美元,存5年,60歲退休每年領1.8萬美元至終身

    騰訊和清華大學共同發布的《國人養老報告》發現,超過七成「90後」開始考慮養老了。大部分年輕人已經意識到,原來「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滿15年久可以領取的退休金,並不能完全支撐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如何早日攢夠養老錢退休?又如何有計劃地規…

    2022-05-16
    13.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