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投資者擔憂人民幣會小幅波動,通過躉交方式繳納的投資者增多,而且也有很多香港保險公司出不少新的付款方式。」據接受採訪的權威人士表示。
所謂躉交,是保險術語,與按期付款相對應,就是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從目前情況看,躉交的優勢是在於兩點:第一是手續簡單,省卻了今後每年繼續繳保費的麻煩和保單失效的風險;第二是躉交保險,若購買金額較大的美元保險,相當於繞開了每年換匯5萬美元上限的限制。不過,可以躉交的主要是分紅險等。
權威人士還表示,並非所有保單都可以躉交,而目前有些保險公司給出新的玩法,如5年期交的,可以一次性將所有保費繳納,但保險公司將這筆保費按照年份分批買入,並每年給與一定的利息,目前約為4%。這類模式也具有一定優勢,比較適合手中握有較大現金、重視保障的投資者。
不過,一般重疾險繳費應盡量選擇期交而非躉交。一般而言,香港重疾險的繳納年限可選擇5年、10年、15年、20年等,投資者可自由選擇。一般來說應選擇較長交費期,這樣雖然所付總額或許多些,但是每年保費負擔小,而且若真的不幸患上重疾,可能保費並未繳完,相較來說更有優勢。
在人民幣波動的大背景下,除了選擇繳納期限,投資者最好選擇美元保單。香港保單一般以美元、港幣及人民幣計價,美元及港幣占絕大部分。分析師建議使用美元作為保單貨幣,一是因為美元保單的保費會稍低於港幣保單,二是因為美元保單在保險公司安排投資時,可投資所有美元資產,港幣保單只能投資港幣資產,根據統計,過去20年,美元保單的收益率一直遠超港幣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