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的款項匯入問題

最近一個帖子非常火,說買了香港保險,退保之後無法匯入中國內地。

這類款項匯入問題,涉及兩地的金融體系,及中國內地的外匯管制,因此稍顯複雜;此外,具體是退保還是理賠還有明顯的不同,本文就來和讀者朋友們討論相關的問題。

無論是內地的保險經紀,還是香港的代理人,在回答此類問題的時候不能太主觀。

  • 內地經紀必然說根據相關外匯管理規定,什麼款項不能兌入,因為香港保險大部分均包含投資成分等;
  • 香港代理必然說可以匯入,因為理賠款具有人道主義性質等等。

如此爭論並無實際意義。

本文就根據實際經驗,總結香港保險相關的款項匯入問題

導讀:

1、理賠款相關

2、退保相關

3、部分提取現金價值

4、其他問題

1、香港保險理賠款相關

理賠款,指的是保單發生了理賠(重疾理賠、身故理賠及醫療理賠)而拿到的錢。

其中,身故理賠醫療理賠爭議較小,兩者作為外匯管理局的明文條款,如若需要結匯到中國內地,可以自行向外匯局申請結匯;支票或者自行轉賬都可以進行申請。

1)請使用「中國內地」,香港本身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大陸」是對台用詞。
2)通過自行申請結匯,外幣理賠款(美元或者港幣)通過結匯之後,在中國內地拿到的就是人民幣了。

大家爭議比較大的是重疾理賠部分。

由於香港的重疾險保單,自帶分紅(即投資成分),因此最終理賠下來的金額,部分會是保單分紅。大家請留意以下問題:

  • 香港重疾險的保單分紅和原始保額完全合併,不進行任何區分如果拿著支票,就是一張總金額的支票。如果轉入香港銀行賬戶,就所有錢一起存入。不會區分「原始保額」和「分紅部分」;
  • 由於香港重疾險的保單分紅,前幾年較少。因此大家在今年(2018年)所看到的所有已經理賠了的情況,分紅均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一般地,至少需要5個保單年度,才會有產生分紅。因此,在當前已經出現的重疾險理賠,絕大多數均是原始保額的理賠;相關理賠支票或者自行通過香港銀行匯款結匯的,均正常結匯,並無任何障礙及問題。
  • 而若干年之後,重疾險保單的理賠額將會有大部分是分紅成分,甚至超過原始保額(例如買了10萬美元的保額,實際理賠可能超過20萬美元,當中超過10萬美元的基本部分都是分紅)。在這個問題之下,該部分保額能否通過官方渠道結匯,大家不應當有太多主觀想法,實際操作了才會知道。
  • 此外,外匯結匯政策並非一成不變。現在太多內地經紀斬釘截鐵一口咬定未來的結匯情況是非常不理智的。

1)根據「蒙代爾三元悖論」,中國內地必然會有外匯管制。
2)然而,外匯政策受影響的因素太多,不能一概而論。本幣貶值時期和熱錢流入時期的外匯政策會有明顯的不同。
3)中國金融體系在全面開放中,人民幣國際化也在不斷推進。因此斷言外匯政策一成不變是非常不恰當的。

最後關於理賠款還是補充一點:如果發生了重疾理賠,款項到了香港賬戶,又著急用錢治病。此部分港幣存款可以通過中國銀聯渠道直接在內地刷卡消費(例如支付醫療費用等),而無需結匯

2、香港保險退保相關

退保是指,保單並未發生理賠,而是根據持有人的要求,取消保單,同時取回保單價值。

退保包含三個不同的類型:

1)保單尚未生效就退保:退回所有的已交保費;

2)保單已經生效,冷靜期內退保:退回所有的已交保費;

3)保單已經生效且過冷靜期,然後退保:只能退回保單當前的現金價值。

下面分別來說說:

情況一:保單尚未生效就退保。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出現於:

  • 各類保險,尚在核保階段,直接取消保單;
  • 重疾險、醫療險未能通過核保(由於健康問題,被保險公司拒絕);或者保險公司出了特別條款,而本人又不接受;
  • 儲蓄險簽了一筆很大金額的又無法完成付款等。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當時的保費:

  • 以刷卡形式支付,直接退回原消費卡中(一般退款均為美元);
  • 以現金或者其他形式支付,會出劃線支票給投保人。

退回消費卡這一點不聊了哈,大家應該都沒什麼問題。

重點就在於這個「退保支票」,和上面的「理賠支票」,性質是不同的。雖然支票看起來是一模一樣。那麼,大家應當如何處理呢?

  • 如果已經有了香港銀行賬戶,直接存進去即可,然後自行或者找代理人處理;
  • 如果沒有香港銀行賬戶,則較為麻煩,需要代理人跟進。

理賠支票和退保支票的性質是不同的。筆者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之中,一般均極力避免出現保單未過保,或者可能不過保而採用現金支付,結果後來拿到一張退保支票的情況。

  • 如果保單有可能不過飽(例如因為健康為題),一般應當投保人自行刷卡繳費,而避免使用現金支付;
  • 如果最終出現了支票退保的問題,幫助投保人解決問題。

情況二:保單已經生效,冷靜期內退保

原題目中的問題很大可能是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和情況一中,保單未通過就退保的情形基本相同

 

  • 以刷卡形式支付,直接退回原消費卡中(一般退款均為美元);注意,這種情況亦有保險公司選擇退支票;
  • 以現金或者其他形式支付,會出劃線支票給投保人。

和情況一處理方式大致相同,不再贅述。

情況一、二中,如果金額較大,無論是本人還是代理均需要謹慎處理。 大額保單的快速退保,是「反洗黑錢」監控的重要環節,一般所有款項只能退給保單持有人本人而不能進入任何其他人的戶口。

情況三:保單已經生效且過冷靜期,然後退保

這是取消保單,並提取現金價值的情形。

首先,如果已經有香港銀行賬戶,直接存入香港銀行賬戶;

其次,如果沒有香港銀行賬戶,亦是提一張支票。

不過,和情況1、2不同的在於:

  • 由於保單前期的現金價值低,退保價值幾乎沒有,很少有人會選擇短期內退保。
  • 只有保單已經生效了較長的時間,退保價值才比較可觀。而在這麼長的時間之內,香港銀行賬戶早就辦好了吧!

從內地的角度來看,保單現金價值的提取完全是境外資本投資項目,和你去買港股美股、海外買房等,獲得的收益需要匯入中國內地都沒很么實質性區別。

有很多帖子都討論這個款項能否正常結匯(結匯回內地就是人民幣了);

在正常的結匯流程中,是需要申報款項來源的。一般在銀行系統中就可以申報。而且申報的相關款項,是需要收到5萬元每人每年的外匯額度控制。
1)也就是說,匯入和匯出額度需要合併計算。
2)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這部分款項一般都以「旅遊」項目申報。即自己在境外旅遊的過程中,獲得了一筆款項,因而申請結匯。
3)一般地,在5萬美元的限額之內,都可以正常結匯。而如若超過5萬美元,確實存在結匯困難的問題。

所以,如果無法自行結匯,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你的代理幫忙。

3、香港保險部分提取現金價值

部分提取現金價值是指:在不取消保單的情況之下,部分提取保單的現金價值。

因為不少長期壽險的保單,具有信託及長期財務規劃的作用,可以根據保單持有人的實際需求,出現部分年份需要用錢(養老金、學費等等)的情況,因此會出現「部分提取」。

部分提取保單現金價值和全部退保提取保單現金價值沒有什麼實質性差別,因此不再贅述。

需要留意的是,保險公司一般均提供「關聯銀行戶口」的功能。在保單關聯了銀行戶口之後,部分提取的款項均直接存入香港銀行的戶口,簡單方便。

注意,所有已經提取到香港銀行卡中的款項,均可以通過中國銀聯的網路在全球(包括中國內地)直接刷卡消費(和重疾理賠款完全相同);亦可以在香港的銀行系統選擇各類短期理財;還可以匯往世界各地,例如幫孩子交學費等等。

4、香港保險其他問題

洋洋洒洒寫了這麼多字,最終的關鍵問題就在於你是不是找到了一位靠譜的代理。如果代理足夠靠譜,上面這麼多文字都不用看了,什麼事情代理都可以幫忙搞定。而在原題中,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代理,各種事情親力親為;其實這並不是來香港選擇香港保險的正確方式。

所以,總結起來,如果你需要選擇香港保險,做好三件事情就可以避免出現題目中這麼長的問題:

1、了解產品特性及條款;

2、選擇一位靠譜的代理;

3、儘快在香港銀行開戶

一勞永逸。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業,包括保險業不僅僅面對香港居民及內地人士,而是面向全球。對於中國內地居民來說,保險本身就是一種金融產品,而買保險就有海外投資的成分。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12-05
下一篇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