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對收益的貪婪性,和對風險的規避性,打出高收益低風險的旗號,讓你打開網路動動手指,或者問問親戚,就能輕鬆獲得賺錢的機會。
幾乎現在所有的論壇都在宣揚理財的觀念的,你走在路上無論是走進銀行,還是走進某某財行都會圍上了一片理財經理,在理財經理的口中最常見的幾句話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看看,你把錢存銀行,那就是最愚蠢的做法,要讓錢生錢。」
當今中國幾乎所有人都很急,張愛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不知道害了多少中國人,同樣一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也正在成為最害人的東西。由於現在浮躁的社會現實,讓很多人都希望說通過一些手段快速致富,於是乎很多的理財論壇和社區都會有這樣的經典問題:
1、作為一個大學生,有2萬的積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快速賺到學費?
2、月收入5000,有哪一種理財可以快速賺到錢?
這些問題的背後是大多數人的焦慮和急迫,很多人看到理財的宣傳之後,覺得理財就是賺錢的終南捷徑,通過理財就可以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發家致富,甚至網上有很多的雞湯文再說用微薄的收入,通過理財的技巧幾番倒騰操作之後就實現了賺大錢的目的。這種情況有沒有呢?我相信有可能有,但是這種經驗能複製嗎?我覺得不可能。
原因就在於,所謂的理財就是一種投資的過程,只要是投資就要遵循一定的投資回報率,而投資回報率怎麼看呢?基本上你看看現在的銀行基準利率和餘額寶貨幣基金利率就可以作為一個基礎參考,以現在的4%貨幣基金收益計算,在這個市場上能實現最大可能保本的理財收益一般不會超過6%,所謂的理財收益越高那麼風險一定越大,只有足夠大的風險才會提供足夠高的收益。知道了這個原理我們就能夠明白了,通過理財以小博大行不行?
所以,只要相信理財致富的人,那麼必然會被理財所坑,只要你抱著通過理財能夠發財的觀念,那麼你最終一定會損失巨大。以下三個是典型的理財騙局:
虛假P2P平台
十大騙局之首當屬P2P騙局。動輒超10%的收益率看來很美,可實際上呢?
2016年,對非法集資案件,公安機關立案1萬餘起,涉及金額近1400億元,而這個數字中,僅P2P騙局就「貢獻」了較大的部分。故P2P騙局位居十大理財騙局之首,並非浪得虛名。
P2P騙局中,最聲名狼藉的當屬「e租寶」事件。自2014年7月「e租寶」上線到2015年12月被查封,實際吸收資金500餘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受害投資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區。
那我們該如何鑒別這類P2P騙局呢?高息是假P2P的共同特點。「e租寶」共推出過6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間,遠高於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其次,此類產品均無真實標的。投資人在對P2P產品心存疑慮時,可調查標的真實性,便知平台真假。
IGOFX300億外匯詐騙案
近40萬投資者捲入這場騙局,涉及資金約300億人民幣,堪稱史上最大的外匯騙局,而背後的操盤手,是一名90後女孩。名為IGOFX的外匯交易平台打著「躺著賺美金」的口號,加上每星期的派息舉動及「人拉人,獲獎勵」的金字塔系統,半年間在中國瘋狂發展下線約40萬人。2017年6月,由於英國大選,英鎊兌美元匯率大跌,這個平台所有投資人賬戶全線爆倉損失慘重。而此案主角張雪嬌,被指潛逃去馬來西亞投靠丈夫,其丈夫是該金融詐騙組織IGOFX的大股東,她本身則成立一家公司「一盛金融」,作為中國IGOFX的總代理。
張雪嬌已於2017年6月11日跑路,至今下落不明。
民間借貸:人脈變錢脈,變出一身債
以民間借貸騙局來壓軸再合適不過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坊間有一種高利貸就如同這野草——連環貸。親朋好友會把借來的錢拿去放高利貸,這些貸款利息動輒30%以上、50%以上。結果,往往高利貸無法償還,這些借高利貸的人從此銷聲匿跡。
值得注意的是,借錢的往往是當地的著名富豪,擁有良好的信譽。但是企業經營不善之後,借了高息的錢,往往無法歸還。
有個親戚向他借30萬元拿去做生意周轉,並且承諾月息1分,比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收益還要高很多,親戚打算用一年,會簽訂正規的借條,要不要借?月息1分,年化收益率就是12%,確實很誘人,放眼現在的固收類的理財市場,也就只有P2P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我不少客戶他們所在的縣城前幾年民間借貸非常瘋狂,有錢人都把錢拿出來放貸,年息在15%以上。幾個民間借貸的頭目還從周圍的親戚朋友那裡收集資金,幫助他們放貸並從中收取代理費,但是民間借貸的借款方的資質往往都不高,最後產生的壞賬非常多,大批借款人跑路,導致很多人不僅利息沒賺到,還把本金賠了進去。他父親也賠了十幾萬。
民間借貸不靠譜,錢最好不要輕易借給親戚,親戚把錢借去之後,你無法得知資金的去向,即使他說是生意周轉,那你怎麼知道呢?如果他把這筆錢拿去賭博了呢?這種情況在民間借貸中是很常見的,如果錢沒有用在正規的地方,那麼收回來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如果親戚借去的錢虧了本,往往會無限期拖欠借款,而且拖了幾年之後往往只還本金、不還利息,等於白白把你的錢拿去用了幾年,而且期間還需要你不斷去討債。有一些不靠譜的親戚甚至會直接當老賴:我都虧了那麼多錢,你作為我的親戚你還好意思跟我討債?反正就是沒錢。
你說都是親戚,他家裡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人家就是不還、臉皮也不要了你能怎麼樣?好吧,最後你打算告他,結果告贏了,但是他還是不還啊,即使拘留、坐牢也不還。如果借錢給這類親戚,你就要做好要不來的準備。
如果親戚的人品比較好,有信譽,錢有合理的用途,而且有還款能力,那麼可以借,否則千萬別借,即時承諾你的收益多高都別借,即使關係搞僵了也別借,否則吃虧的是你自己。
理財盛宴,沒有免費的午餐。作為投資者,根據風險喜好和收益預期,調查並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理財產品,是必須的功課。投資者也要抵制誘惑,理性投資,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年輕人來說,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個時候年輕人該學的是如何讓自己值錢,不是為了那點貨幣的積累,而是投資自己,讓自己的潛能更大,讓自己的實力或者軟資本更多,從而讓未來的賺錢更容易。
其次,如果你已經人到中年,已經有了一定的積蓄的話,那麼我建議要學會理財規劃,什麼叫規劃呢?就是讓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有明確的目的,讓自己的財富實現保值,然後這個時候在進行一些資產組合配置,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覺得自己的風險承受力還可以的話,也可以進行一些風險投資,博一下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當你已經人到老年的話,建議你把自己的財富做好劃分,將錢主要用於保值和穩定增值,不要冒過多的風險,尤其要防止被各種騙子忽悠。
在這紛繁複雜、監管缺位、信用不彰的時代,有句話說得好:總有一款騙局適合你。不管你智商多高,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不管你地位多牛,你識破了這個騙局,但很難抵禦那個誘惑,面對層出不窮的騙術,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所以,我們不要去責怪投資者的貪婪,不要嘲笑他們的短視,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抵抗力,每個人都有慾望,每個人都有心智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