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一份一億美金保費的充裕未來計劃3在眾多香港保險圈裡流傳,至少能說明香港美金儲蓄保險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那麼這一份保單具體是什麼樣的呢?當前情況下,我們還需要選擇美元儲蓄分紅險嗎?接下來我們從六個方面來作說明。
一. 1億美金的預期回報
二. 我為什麼要選擇儲蓄性保險?
三. 我是否有必要長期持有美元資產?
四. 為什麼這位富豪要來香港買儲蓄性保險?
五. 為什麼這位富豪選擇了友邦充裕未來?
六. 預期分紅實現率是否有保障?
為了讓大家對1億美金(6.5億人民幣)有個更為具體的概念,得仔細和大家算個賬:
- 這1億美金,如果你在三四線城市,平均每天的開支是300人民幣,
- 照一個月9,000人民幣的速度,得花73,700個月,也就是——
- 要6,141年才能花完,假設——
- 平均每代人活80歲,能——
- 供整整76代人衣食無憂。
這裡說的還是這1億美金從一開始就擺著花,沒有動用過。然而——這1億美金現在是拿來投資儲蓄的,投資儲蓄是有回報的。
當然了,能拿1億美金出來購買一份保單的客戶畢竟是鳳毛麟角。但整體而言,除了繼承家業之外,富豪之所以能富,必然有其關鍵決定上的過人之處。
我們假設這張保單長期平均回報是6%(複利),美金作為世界貨幣,長期穩定性遠遠高於任何其他貨幣(例如人民幣的M2廣義貨幣發行量接近歐洲和美國的總和,同樣賬面收益率導致人民幣實際收益率更低),美金資產能有6%左右的回報,而且是複利,已經非常可觀。
一個成熟社會的長期通貨膨脹(CPI,也就是物價上漲的速度)通常都在3%以下,話句話說如果有1億美金,每年回報有6%,而每年物價只上漲3%:
那麼其實每年這1個億實際上漲了3%,1個億的3%就是300萬美金——理論上而言,就算每年花出去的錢高達300萬美金,這1個億美金也都是永遠花不完的,給大家做了個簡單的計算演示:
這或許說明了為什麼精明的頂級富豪會願意花1億美金在香港買份儲蓄保險——長線收益穩定,錢生錢源源不斷。
這位睿智的客戶在投保了1億美金的保單之後,只要能將良好家風傳下去(不出敗家子不豪賭),完全可以做到財富的永續傳承和家庭保障(永遠都花不完)。
在香港市場一提到美金儲蓄分紅險,就一定無法繞開友邦保險的充裕未來系列,如今該系列已更新至充裕未來3,在了解該爆款產品之前,我們需要先清楚的知道一個問題:
二、我為什麼要選擇儲蓄性保險?
- 我做這筆投資的目的是什麼:閑錢增值?五年後將這筆錢取出來買房?為孩子準備教育金?為自己準備養老金?財富傳承?——這將決定這筆投資的投資期長短。
- 我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是否願意承擔收益的波動來換取更高的預期收益?假如投資失利,我是否還有時間與能力來「重整旗鼓」?為了保證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受投資波動影響,我是否更情願選擇保守的投資?——這將決定這筆投資的保證收益與預期收益。
- 我對一家保險公司的看法如何:大公司與小公司都是安全的?老牌公司歷史悠久,更值得信賴?更傾向於選擇中資公司還是外資公司?過往的分紅實現率是不是我選擇產品所要參照的依據?——這將決定投資者對保險公司的選擇。
明確了這三個點,差不多就已經能確定保險產品的選擇了。
– 子女教育儲備金
– 自己的養老儲備金
– 資產增值及財富傳承
這三點幾乎是所有中國普通家庭需要去考慮的三項長期財務規劃,對自己的目標需要有明確的預期,以及腳踏實地的開始準備。我們要思考這一筆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是閑錢增值還是取出來買房還是準備教育金或者養老錢,這將會決定這一筆投資的時間長短。
三、我是否有必要長期持有美元資產?
在一個正常的中國家庭看來,平常會用到外幣(美元)的地方主要有:
– 子女未來的海外教育;
– 家庭出國旅遊;
– 購買進口商品(比如海外代購的化妝品、電子產品、包包服裝等,雖然這些商品在境內是以人民幣結算的,但是匯率的波動會直接影響這些商品的價格)。
持有美金資產並非一定是為了給資產「增值」,而是家庭資產風險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分散僅持有單一幣種的風險。所以,無論美元未來是漲是跌,持有一定比例的美金資產都將會給家庭財務管理提供更大的主動性和操作空間。
四、為什麼這位富豪來到香港買儲蓄保險?
具體原因還要從香港和內地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監管差異和投資組合配置說起。
產品定價監管:內地分紅產品的定價是一定有預定利率的要求的,比如2.5%至3%,而香港分紅產品沒有這個要求。當要保證達到2.5%至3%時,保險公司投資方向必定是以債權為主,把保證部分先穩住,這樣也限制了整體的預期回報。這樣香港環球市場投資的預期回報更高也可以理解了。
投資組合期限的差別:內地保險定價,特別是前期的保證成分比香港的高,因為在投資時,內地根本沒有太多的長期項目及長期債券可投。內地超過30年的企業就非常少,哪裡有那麼多20年期,30年期的企業債券可投呢?長期國債一出來就被搶光了。——內地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存在資產荒,即便有些公司可以配置長期的基建項目,這些項目畢竟特別有限。於是,內地保險公司很難通過提高整個資產組合的久期來提高預期收益。
投資組合分布的差別:內地保險公司的投資要求是90%投資在國內市場,雖然越來越多的國內保險公司投資海外,但是占組合整體比例一般在5%。投資組合不夠分散且集中在國內,存在系統性風險。
另外,不僅內地富豪,內地土豪公司亦來收購香港保險公司。內地公司積極尋求海外投資機會來分散投資風險,歷史併購中,九鼎買了富通,馬雲買了Mass Mutual,泰禾集團買了大新人壽。這些實例亦從側面凸顯了香港保險的優勢。
五、為什麼這位富豪選擇了充裕未來3?它將如何幫您達成人生目標?
如果你想持有美元資產,配置香港友邦保險的充裕未來3是一個非常棒的途徑和方式,因為充裕未來3的優勢更加凸顯:
– 長期穩健增值,適合長期的資產配置類型,在未來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 香港友邦超高的歷史分紅實現率,靈活可定製的分紅派息方式;
– 美元資產配置,分散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
– 短至5年供款,短存長取,放大複利效應,可按年金領取終身;
– 市場首創可更換受保人,將累計財富傳承五代人,穩定滾存100年;
– 身故信託計劃,讓受益人能夠按信託計劃的方式領取年金,父母遂不用擔心大額財產傳給年幼子女而其無力支配。
六、分紅實現率有保障嗎?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也太重要了。2017年初香港保監加強對保險業的銷售監管,出台了GN16《承保長期保險業務指引》,要求在保單計劃書中公開歷史五年間紅利實現率,一時間像一面照妖鏡,瞬間一些公司的分紅實現率在公布時竟僅達到計劃書的50%而被業界詬病。
而友邦的歷史紅利實現率表現穩定,在香港業界數一數二,達到了100%及極少的99%(此位一億美金富豪的選擇相信也是考慮了這一點的)。
理論上來講,如果公司給出了一個預期收益率,那麼是通過非常多的精算假設去推演投資情景的。雖然保單中的非保證回報只是預期,在目前長期債券回報5%-8%的大環境下(而且長期來看藍籌股票的投資回報率是高於債券的),像友邦這樣大保險公司之儲蓄保單的預期回報率還是很靠譜的。
內地客戶對於香港保險的信心也是體現香港保險更加成熟以及其契約精神。如果一家公司的實現率和預期大相庭徑,客戶最終是用腳投票的。
總結而言,既然充裕未來3是一位1億美金富豪的選擇,那麼您的選擇,還有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