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終於就議論多年的自願醫保公報具體內容,究竟自願醫保有沒有提升醫療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吸引消費者透過醫療保險轉投私營醫療呢?政府認可的醫療保險的「標準計劃」必須符合指定特質,香港保險資訊網會逐一分析這些主要特質,看看它們有何驚喜(下文以 [新特質] 字,代表現時的大眾醫療保險產品普遍沒有的新特質),達到政府的估計,首年吸引一百萬個認可醫保的投保 。
保證續保至100歲
現時很多醫療保險都已保證續保至100歲,這並不是自願醫保獨有﹔問題是,在沒有任何限制下,容許保險公司每年調整保費,將來的保費可能大幅提升(過去3 年醫療通脹率每年都超過9%),這樣,就算保險公司讓您續保,恐怕消費者到年老時亦未必負擔得起。
保費透明度
自願醫保產品需交代按年齡分級的保費表,但時下多數醫療保險產品已有此資訊,若保費透明度僅限於此,對消費者並無新意。如果政府要求保險公司提供過住保費加幅的資料,並根據當時醫療通脹率預計長遠的保費狀況,這樣對消費者更有意思。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除了高端醫療保險設終身保障限額,現時多數大眾醫療保險均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但是,終身保障限額本身的意義不大,因為當患重病時,病人通常於短時間內急需用錢,所以,合理水平的每年保障限額及個別項目賠償上限才有意思。
標準的保障條款及細則 [新特質]
自願醫保產品需符合標準的保障條款及細則,保障範圍及金額。這樣有助消費者比較產品。
承保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疾病 [新特質]
自願醫保產品保障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疾病,等候期為三年,第一年不獲賠償,第二及三年可獲部分賠償(分別是25%及 50% 賠償額),由第四年起才獲全面賠償。承保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疾病是較有新意的。問題是,現時保險公司有幾多時以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疾病為理由,於投保後第二年、第三年及往後日子,拒賠受保人﹔我們希望政府或相關業界公布有關數據,這樣我們才可衡量承保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疾病的實際作用。
承保先天性疾病 [新特質]
自願醫保保障範圍包括投保人年屆 8歲後出現的先天性疾病。現時一般的醫療保險產品不保障先天性疾病。但究竟有哪些常見的先天性疾病的病徵要潛服至 8歲以後才出現,我們需進一步諮詢醫生的意見。
自願醫保的其他保障範圍,如日間手術、先進診斷成像檢測、非手術癌症治療、精神科治癒,其實現時不少大眾醫療保險都有此保障,我們將會再比較自願醫保及大眾醫療保險於具體項目的賠償額。
總結
綜合來說, 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自願醫保驚喜欠奉,不少特徵都已出現在現有的大眾醫保之中﹔那些對消費者有利,但對政府財政或保險公司利潤有壓力的項目,如增設高風險池,提供必定承保而附加保費率上限設定為標準保費200%等,就無影無蹤。究竟自願醫保抵買嗎?這要視乎自願醫保(比起大眾醫保)有幾平。政府公布的保費參考價平均是 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