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互聯網是看到某內地保險人士分析香港保險中的儲蓄型保險,其實主要說的是分紅的方式和提取,其實一些很重要的沒有提到,比如說內地的儲蓄型保險只有保證的,沒有非保證,但是香港儲蓄型保險既帶保證分紅,也有非保證的,有關兩地儲蓄型保險的好壞,不用我們多講,從內地人買香港儲蓄型保險的人數和金額就知道兩地的好壞。接下來我們看內地保險人士是如何片面分析香港儲蓄型保險的。
我們來解析香港儲蓄保險。
樂樂爸要解析的,是主流的香港儲蓄保險,而非面面俱到。
所謂主流,就是出單量最多,普通大眾購買得最多的儲蓄保險。
香港主流的儲蓄保險,你可以理解為兩大分紅體系的儲蓄保險,美式分紅和英式分紅。
對於美式和英式分紅的解析有太多了,多到你看了一圈,還是不明白,因為大家都不明白,寫出來又怎麼能讓別人明白呢?呵呵。
我的理解很簡單,美式分紅,紅利派發非常穩定,因為投資股票類資產的比例小,風險低,收益穩定;而英式分紅,分紅派發波動較大,因為投資股票類資產的比例大,風險相對就高些,收益波動就大。
但上述是相對的。比如英國保誠,基本都是英式分紅的儲蓄保單,但就是憑藉其良好的經營,使得紅利派發也很穩健。
所以就很合客戶口味了,也至使英式分紅的產品,在香港儲蓄保險中佔了大半邊天,就連主打美式分紅的香港友邦,也大力推出英式分紅的產品與保誠競爭,可見一斑。
那我們要重點解析的,就是英式分紅的儲蓄保險了。
英式分紅最主要的兩大產品,英國保誠特級雋升和香港友邦的充裕未來。
以王牌的特級雋升為例,解析總利益的構成。
保單總利益,分為保證金額和非保證金額,非保證金額就是紅利。
紅利又分為歸原紅利和特別紅利,具體怎麼理解這兩個概念,別費心了,會暈的。
你只要清楚,歸原紅利是相對穩定的,特別紅利是相對波動就好。
當然相對穩定就派發得少,相對波動,就派發得多。
整體上就是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取得更高的收益,做到一個平衡點。
紅利是非保證的,而且不保底,就像平安的璽越人生等內地年金保險一樣,紅利都是不保底的。
有朋友說,內地年金保險,不是有保底利率嗎?平安保底1.75%,國壽保底2.5%呀。
不好意思,你理解錯了。
保底1.75%,指的是萬能賬戶的利率是保底的。萬能賬戶的本金,是主險派發的年金和紅利。而主線派發的紅利,是不保底的!
但很多代理或經紀人都沒有和客戶說清楚,要麼不懂,要麼不願意提。
所以,凡是涉及主險派發的紅利,都是不保底的,有可能為0。
香港和內地都一樣。
香港儲蓄保險如雋升,怎麼提取保單價值呢?
通過部分退保或全部退保的形式提取。
部分退保,就是拿走保單總價值的一部分,也就是按比例拿走保單的保證金額和紅利。
剩下的保證金額和紅利,繼續滾存。
提取的時間和金額是由自己決定的,和內地的萬能賬戶提取有一樣的靈活性,不過,一般會規定不能在前5年做部分提取,因為客戶這麼做是會虧損的。
提取的便捷上,是沒有達到內地年金保險萬能賬戶的便利程度的,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阻止保單持有人隨便動用保單,為將來儲蓄做準備;保險公司也能夠在前期放心的將錢投入到經營中,獲取較理想的收益。
不好的地方,當然就是想拿錢而不能當下點一點手指,錢就從保單出來了。
所以,這其實也是在找一個平衡點,樂樂爸覺得,香港儲蓄保險對這個平衡點還是找得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