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從內地一網路媒體上看到一篇文章《2017年內地保費跳水 高薪代理人講述香港保險江湖》裡面講述香港保險業從2017年開始走下坡路,對一些香港保險產品進行不公正評述,裡面說的好像沒有人購買香港保險,香港保險市場就會垮掉一樣,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太自以為是了,這些沒有經過證實的文章,也能堂而皇之的在網上發表,裡面的講述人,筆者從說話語氣可以看出來,是內地的非法第三方代理香港保險人士,這些人沒有任何資格代理和銷售保險,所在的公司也無任何代理和銷售香港保險的資質,圈內人都知道,想獲得香港保險代理人資格,是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士,是經過香港保監會認證考試培訓通過的人士,其個人資料是可以在香港保險業聯會網站(http://www.hkfi.org.hk/)查詢的。這些非法的內地所謂的第三方,在內地真的是無法無天嗎?沒有一個真正的監管部門來監管嗎?
去年6月份開始內地保監會發布通知講,正在打擊內地違規銷售香港保險的行為,同時央視新聞頻道進行了新聞報道,但是筆者從內地互聯網上看到,這些違規銷售香港保險的行為依舊存在。
在百度、360搜索、搜狗上搜索「香港保險」關鍵字,依舊有很多在上面做競價廣告的商家和公司,筆者截圖如下,對於之中出現的商家和公司,本網站不做任何評論,因為這些在搜索引擎上做廣告的商家和公司,都是違規行為。
同時在其他搜索引擎上,也是如此情況,這裡就不詳細舉例了,如果內地保監會想打擊違規銷售香港保險,這些在互聯網上做廣告的商家和公司,可以直接查到其住址和法人,難道打擊只是一句兒戲嗎?想在百度和其他搜索引擎上做廣告,是需要提供公司的營業執照、法人身份文件、銀行對公賬戶以及各種證明文件的,有了這些證明其違法證據,難道取證真的這麼難?
保險業人士應該都知道孤兒保單是怎麼一回事吧,造成孤兒保單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內地違法第三方造成的,客戶隨意轉介,日前一內地違規第三方接觸筆者,筆者曾跟其有過交流,筆者問:客戶通過在您這裡購買保單,以後保單的服務誰來提供?對方答:由他們自己服務!筆者一臉的驚訝,為什麼這種話也能說出來,保單應該由保險公司提供服務,難道也能由這些非法的第三方服務嗎?不難想像,如果真的有客戶在這些渠道購買了香港保險,後果可想而知。
一個健康的市場離不開監管部門的監管,內地保險業雖發展較快,但是魚龍混雜,制度的缺失和不嚴謹,保險公司代理人素質的高低,以及內地人對保險意識的強弱,都是需要加強的,希望那些培訓幾天就上崗,然後掛一個經理頭銜的保險代理人的情況,以後不會在內地保險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