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
1. 所以,實現率越高,說明保險公司當年履行情況越好。
2. 在周年紅利書裡面就會有周年紅利和利息,兩者相加的數字是客戶可以隨時提走的金額——跟活期儲蓄一個道理。
3. 本文給大家統計了香港前9大保險公司的分紅實現率,所有數據來源都來自各保險公司的官方數據,給大家做個參考。
2017年香港各保險公司為符合香港保監局的GN16新規都紛紛公布了實際與預期分紅的履行比率,香港的執行力就是這麼杠杠嘀,所以今後大家更可以放心地投保香港保險。
分紅「實現率」如何計算?
實現率=實際分紅/演示分紅
例如:一個客戶2011年購買的保單,當時的計劃書里寫著第5年的非保證紅利為100美金,而在2016年的分紅報告上,實際派發的這部分紅利為90美金,那麼這個保單實現率=90/100,也就是90%。所以,實現率越高,說明保險公司當年履行情況越好。
香港保險產品主要分為兩類分紅產品:現金分紅產品以及復歸紅利產品,兩者均有獨立的分紅實現率。
現金紅利產品的非保證部分,主要是由周年紅利與期滿紅利來實現的。
在周年紅利書裡面就會有周年紅利和利息,兩者相加的數字是客戶可以隨時提走的金額——跟活期儲蓄一個道理。建議書中也會假設客戶不做任何提取,然後與實際累計的進行比較。
終期紅利在理賠、退保或者期滿時才可以提取,這個數字也有一個單獨的紅利實現率。
復歸紅利的產品,比如友邦的充裕未來等,道理都是一樣的。如下圖,看上去很複雜,其實咱們不是很專業的投保客戶不用糾結原理,知道實現率就是「靠不靠譜」比率就行了。
本文給大家統計了香港前9大保險公司的分紅實現率,所有數據來源都來自各保險公司的官方數據,給大家做個參考。
1.香港友邦(1919年在上海創立)
實際與預期相比,都在90%之上,點贊!
2.英國保誠(Prudential)-(創立於1848年)
保誠為市場上主要提供歸原紅利﹝英式分紅保單﹞的保險公司,其他公司的產品多為現金紅利﹝美式分紅保單﹞,英式分紅保單的股票投資比重較大,履行比率在波動市況下會較受影響。
3、宏利(Manulife)-(創立於1887年)
美元保單幹得漂亮,港元保單業績較差,港元投資幾乎鎖定在香港之內,說明港元在投資方面的限制,香港是金融自由港,但是投資還是要面向全球的;而美元可在全球範圍投資,優質項目多,保單收益自然高。這也是一直建議大家買美元保單的原因
4、安盛(AXA)-(創立於1816年)
安盛的分紅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其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在全球壽險界排第一,連續幾年都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保險公司。
5、富衛(FWD)
富衛的前身是荷蘭的ING(1814年)公司,由李家公子-李澤楷收購而來,分紅看起來是不錯的,更換了品牌,要得到認可,尚需時日接受檢驗,極有可能成為港險黑馬。
6、美國萬通(MassMutual)-(創立於1851)
7、中國人壽海外
8、中銀人壽(BOC Life)-(創立於1998)
在經濟不好時,保守投資是王道,適當增加配置優質保險公司的儲蓄類保險-美元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