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可分为团体或个人医疗,前者由公司提供,好处只要人数够多,都可以免核保。如果你觉得团体保障不足,可以自行选择多加一个医疗增值计划,但要注意市场上提供者是否要求需拥有一个团体的医疗计划,才可以索赔,或者担心在退休之后/转职期间/职业假期时会失去了医疗保障,你亦可以选择一份个人医疗保障。
小贴士:如果你现在接近退休或将离职,只有由公司提供团体医疗保障,但身体状况不理想,你可以查询公司团体医疗的保险公司,有没有提供毋须核保直接转换至个人医疗计划。另外,部分个人医疗保障有在指定年龄毋须核保可升级计划,以弥补失去公司保障部份。
个人医疗保障 (大众市场,设有各项赔偿上限) :
个人医疗保障在市场上的提供者有一般保险公司及人寿保险公司,前者核保较简单,一般都只要求在申请书自行申报,到索偿的时候再覆查,手续简单,批核较快,部份设有几佰元垫底费,所以保费相对较便宜。但去到指定岁数如65/70/75,就会受到条款限制,例如:不获续保,续保只限基本计划,或者附加额外医疗保障设有较低的终身赔偿限额。后者由人寿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计划,核保相对严格,可能会要求提供医疗报告甚至批核前验身。但保证终身续保,而且受到年龄条款限制相对较少。
小贴士 : 大众市场医疗产品都设有每项索偿上限,所以要注意索偿限额是以年度计算,还是以每一病症计算,另外是否有需选用网络医生及附加额外住院赔偿等的条款限制。
个人医疗保障 (高端市场,全数赔偿) :
这类产品保费差异主要决定于覆盖地域/垫底费/每年最高赔偿额/住院类别(大部分为半私家房),最夸张的可以免核保仲可以包已存在疾病,如果年纪不算太大又选择较高垫底费,保费的确是相对吸引。我用了城中最热的计划,每年保额一千万,亚洲区,由60岁至80岁的保费加起来,如果是零0垫底费,大约140万;$16,000垫底费,大约是70万;$25,000垫底费,大约是60万。以上未计每年增幅。
小贴士 : 产品差异性在于非住院的部分,如出院后的复诊、药物及物理治疗等,可自行多加比较。 另外由于每次索偿都可能牵涉巨大金额,保险公司可否安排预先批核及出院免找数等服务,都应该留意。
总括而言,不同的医疗产品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要,但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为重要,每个人财务负担能力、身体状况、已拥有的保障、家庭担子、长短期需要、对患病治疗质素的要求、甚至对生与死的看法都不一样。但医疗费用高于通涨已经是不争事实,入塲与否,何时入塲,可自行决定。但从财务策划方面看,一个基本的计划是可以説必需,特别在退休策划中,预留医疗开支要计算在退休现金流内,免得日后因患病而大失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