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其實保險業在普通內地人眼裡看來,好像就是騙人的,因為大家沒有保險的概念,好像每年交了保費,看不到回報,要是一輩子不發生索賠,是不是就是白交了?還有就是一些重疾險產品的設計有問題,比如保額為100萬,自己交的保費差不多這個數了,讓大家認為買不買沒什麼關係。

能獲得內地中產階級的認可,應該是香港保險最大的肯定。

香港保險最近幾年在內地很火2012年開始,內地居民到香港投保的保費量一直以兩位數的增速增長,2016年前三季度更是同比增長37.0%。

而同時,香港保險在內地又很「小眾」相比於2016年中國內地壽險保費收入的1.7萬億人民幣,內地居民2016年在香港投保的保費量只有600億左右,占內地居民整體保費支出的不到4%,這還是包含了很多幾百萬美金「以走資為目的」保單的結果。

就算是如此「小眾」,大家還是不免會聽到,今天又有一個朋友到香港買了份保險,而且你知道,這個朋友的家境很不錯,事業也比較有成,屬於標準的中產。於是你不免也心痒痒:「香港保險究竟是有什麼魔力,能讓這個朋友坐著飛機特意去一趟香港,只為買一份保險?」

任何一款成功的「商品」,都需要有其明確的市場定位與受眾群體。比如,「明星同款」,是賣給追星一族的;「小清新」的設計,是賣給文藝青年的;「鎚子手機」,是賣給有「情懷」的人的。

香港保險也有它特定的受眾群體,只不過香港保險並沒有像一般商品那樣,為了吸引某一類特定的消費者,特意設計和附加了某些屬性。

因為,光是「香港保險」四個字,就已經明確了它的市場定位與受眾群體。

首先,「香港保險」是一份「保險」,是一種隨著消費者認知水平不斷提高才可以接受的商品。

根據瑞再《Sigma》雜誌的統計,中國內地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皆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註:保險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指一國的全部保費收入與該國的GDP總額的比率,是衡量一國保險市場發展程度和潛力的指標;保險密度:Insurance Density,指按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平均保險費的數額,標誌著該地區保險業務的發展程度。

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如今,中國雖然已經躋身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落後於美國,但是公民整體對於保險重要性的認知水平仍非常有限,一方面是由於中國保險業發展初期在銷售方面充斥著誤導,使大家對於保險有一種「原始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對保險的認同需要一定的「金融素養」與對未來生活的長遠規劃,這些都與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息息相關。

在百度搜索「保險是騙人的」,出現1,170萬條搜索結果,第一條顯示「其實保險業內的人很清楚自己是在騙人」;從「e租寶」、「泛亞」到最近的「IGOFX」,每個平台都是明顯的「龐氏騙局」,卻每次都能席捲無知投資者幾百億的資金跑掉;黃金價格上漲的消息稍稍傳出,中國大媽們立馬擠爆金店,搶購「實體黃金」……

而當這些人遇到保險,則千方百計地表示拒絕:死了才賠,買了有什麼用?不返本,那我交的保費不是白交了嗎?

所以說,對保險有一定認同感的消費者,都是具備了一定自我思考能力、擁有較好金融素養、對未來生活有長遠規劃的「優秀消費者」。

「香港保險」作為一款「保險」,首先已經能夠定位到這些「優秀消費者」。

其次,「香港保險」是一份「海外保險」,是消費者為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為未知風險預留更多解決方案的一種選擇。

所謂家庭資產配置,就是將一個家庭所擁有的財富投資為不同類型的資產,以達到財富穩定增長的目的。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也就是俗稱的「雞蛋不能裝在同一個籃子里」,因為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不僅可以減少資產價值的波動,還可以獲得高於銀行存款的投資收益。所有的大型企業,所持有的資產必然是多元化的,這也給家庭的資產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參照性。

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一個多元化的風險分散投資組合

外幣(尤其是美元)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會用到的貨幣(如子女未來的海外教育、海外就醫、家庭出國旅遊、購買進口商品等),在如今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更是一個家庭在優化資產配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資產投資。我們來看一個小例子:

家庭A與家庭B最初都擁有100萬人民幣。兩個家庭都希望未來送子女到海外讀書,預計花費20萬人民幣。家庭A看漲美元,將20%的資金換為美元資產,即持有80萬人民幣與20萬人民幣的等值美元;家庭B則看跌美元,更傾向於持有人民幣。

情景1:

10年後,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與最初相同,兩個家庭的購買力沒有任何差別。

情景2:

10年後,美元對人民幣漲20%,則:www.hkinsu.com

  • 家庭A為子女出國留學準備的美元購買力沒有改變;
  • 家庭B則需要花費24萬(20萬×120%)人民幣來支付子女的出國留學費用,損失4萬。

情景3:

10年後,美元對人民幣跌20%,則:

  • 家庭A為子女出國留學準備的美元購買力沒有改變;
  • 家庭B僅需要花費16萬(20萬×80%)人民幣來支付子女的出國留學費用,節省4萬。

為家庭配置了外幣資產,可以減少家庭資產由於特定需求所引起的的價值變動。在三個情景中,無論美元對人民幣是漲或跌,家庭A的購買力都沒有變化,而家庭B則因為美元對人民幣的漲跌有額外的損失或收益。生活不是賭博,平穩的增值才是健康正確的理財方式。

相比於對保險重要性的認同,對資產多元化配置重要性的認同,對於消費者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金融素養」與一定的財富積累。外幣資產配置,如投資海外物業、美元基金等,一般門檻較高,曾經一度只是高凈值人士才有機會使用的理財方式。而香港保險的出現,將一個低門檻的外幣資產配置機會帶入了大家的視線,立即就受到了那些具備一定「金融素養」與財富累積的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關注。

沒錯,「香港保險」作為一款「海外保險」,在已經定位到「優秀消費者」的基礎之上,又進一步定位到了中國最有發展潛力的「中產階級家庭」。

能獲得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認可,就是對香港保險最大的肯定。

不過,正如每個商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市場定位一樣,就算是獲得了中國廣大中產階級家庭認可的香港保險,也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消費者在開始了解香港保險之前,不如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看看自己適不適合:

  • 1、你是否願意將自己的真實身體狀況向保險公司毫無保留地「如實告知」?(假如無法做到「如實告知」,則未來理賠發生糾紛時,在香港處理會相當複雜,建議慎重考慮)www.hkinsu.com
  • 2、你的家庭未來是否會有潛在的外幣需求?如子女出國留學、海外就醫等。(假如家庭完全沒有外幣需求,那麼投保外幣保單的意義並不大)
  • 3、你是否有能力在香港開設一個境外銀行戶口?(開設一個境外銀行戶口並不難,只要有「行家」陪同,可以當天取得銀行卡與密碼器,不過對於目前投保香港保險的朋友,一個境外銀行戶口是相當必要的)
  • 4、你是否有值得信賴的保險顧問,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幫助你跟進保單的瑣碎事宜?如繳費、更改保單資料、理賠等。(因為香港保險公司在境內沒有開始服務分支機構,因此購買香港保險,靠譜的保險顧問很重要,保單的後續服務永遠排在第一位)

哦,對了,大家都知道,「香港保險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不過香港保險是受香港法律保護的,畢竟「哪裡銷售哪裡負責」。如果有朋友到現在還在糾結這個問題,我只能很遺憾地說,這位朋友目前可能還不太適合購買香港保險。

在我們投身香港保險事業兩年的時間裡,已經接待了上百個投保的家庭與個人,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大多數都事業小有所成,充滿家庭責任感,待人彬彬有禮,有獨立思考能力,不盲從跟風,在仔細研究了香港保險的優勢與劣勢後,認為適當地為家庭配置一些香港保險,確實很有必要。

雖然專程跑到香港來簽約,路途遙遠,比起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付款的網銷保險,難免多了幾分麻煩。但是當客人認認真真讀完保險條款後,在合約紙上籤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個瞬間,又那麼有儀式感,彷彿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時刻。

因為我們買的是一份保險,是一份可能要陪伴我們一生的東西,是一份可能替代我們去支持自己所愛的人活過後半生的信念,不應那麼隨隨便便了事。

就算路途遙遠,又何妨?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7-08-14
下一篇 2017-08-18

更多相關內容

  • 別信謠言了!放寬心去香港買保險!這三條知識必須知道!

    如今,雖然越來越多內地居民奔赴買香港保險,但很多人一提到香港保險,首先便是質疑,然後還是質疑,最後還是質疑。但是呢,質疑中又帶著些許的好奇。說到底,還是想買不敢買,對這種「遠方的保險」心存芥蒂。 其一:內地人買香港保險是合法的!合法的!合法…

    2016-04-10
    1.3K
  • 為什麼很多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

    今年跑香港買理財和人壽險的人都特別多,而且是美元保單,為什麼呢? 對於個人投資者,應該盡量減少人民的儲存量,調整個人理財方案。 對於高凈值者,更不應該把資產放在一個籃子里。在資產配置上,盡量多元化,不可忽視全球資產配置,特別是歐美市場。 我…

    2020-12-23
    1.3K
  • 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

    2014年香港保險內地訪客新造保單是244億美元,而2015年這個數字飆升到316億美元,增長了30%。那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 1、什麼是中國大陸客戶香港保單? 答:中國內地客戶,在香港本地投保,但在全世界均享有保障的保單。 2、中國國內客戶…

    2016-06-11
    1.2K
  • 香港保險這樣買可保全一家人

    2017年,從上半年的保費增長情況來看,保險行業的市場形勢一片大好。財險、人身險等增勢迅猛,行業的基本面有望在中報得到體現,而資金的認可更是水到渠成。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這一政策加持了保險企業自身價值,對保…

    2017-08-15
    10.2K
  • 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的利與弊,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我會從保障範圍,保費和理賠方面來講一下優勢。之後,再從個體差異和法律的層面在講一下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和規避的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 香港保險的保障範圍是否比內地多? 就拿目前香港市場上比較受青睞的一款重疾險來舉例,包括54種…

    2017-04-15
    995
  • 內地去香港買保險

    2014年香港保險內地訪客新造保單是244億美元,而2015年這個數字飆升到316億美元,增長了30%。那內地去香港買保險保險嗎? 1、什麼是中國大陸客戶香港保單? 答:中國內地客戶,在香港本地投保,但在全世界均享有保障的保單。 2、中國國…

    2016-06-11
    934
  • 為什麼內地人喜歡去香港買保險?

    隨著自由行城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為什麼內地人喜歡去香港買保險?據香港特區政府保險業監理處網站公布的數據,在2006年前三季度,內地訪港旅客在香港購買新保單保費共計21.75億港元,占這期間個人業務新保單保費(382.65億…

    2016-06-11
    985
  • 總結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的幾大疑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到香港買保險,也有許多的媒體做出了報道,特別是央視也報道專題香港保險《遠方的保險》,反映了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保險業的確非常發達,也的確有著國內不可比擬的優勢存在。 作為專業的代理人,很多客戶會經常問我關於香港保險…

    2016-04-10
    1.9K
  • 和香港保險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本女子是個85後,雖然不是嬌身慣養的大小姐,但從小也是在爸媽的手掌心中長大,從畢業後找工作到買房、買車等等全部由爸媽完成,我就按照爸媽的規劃無憂 無慮的成長著,雖然已經工作了7年,但沒給過家人家用,是個典型的月光族,時時還要家裡人貼補,爸媽…

    2016-06-03
    975
  • 為什麼排隊買香港保險?

    繼赴港買奶粉、搶黃金之後,如今「赴港投保」成為內地人追求的新時尚。面對政策的圍追堵截,購買熱情不減反漲。港產保單究竟美在哪裡?我們又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單呢? 現象 內地居民保單佔比5年翻6倍 保障需求or轉移資產? 「實在是太火爆了,在保…

    2016-04-30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