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壽險業的「巔峰時代」

香港保險業簡介

香港保險業已有170年的歷史,保險市場發展成熟,保險深度及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2016年香港壽險市場保險密度(人均保費)超過43,000港元(人口7,377,521),保險深度(保費佔GDP比重)約13.1%(GDP3,191億美元,約24,780億港幣)。根據瑞士再保險2016年的Sigma報告,香港保險密度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六;保險深度排名亞洲第二(僅次於中國台灣),全球第三。

香港的保險業監管機構為保險業監理處(OCI),主要職責是授權保險公司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並確保保險公司以審慎的態度經營業務。香港目前奉行自律規管,在保險公司釐定保費、訂定保單條款及條件等範疇,大多由業內人士自律執行。中介人方面,則由三個自律規管機構(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香港保險顧問聯會及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進行自律規管。香港政府已經成立獨立保監局(IIA),並計劃於2017年正式接手保監處的監管職能,增強公眾對香港保險業的信心。香港「風險為本的資本框架」(RBC)監管制度目前正在進行第一輪行業量化測試(QIS),預計將於2022年全面實施。

截止2016年底,香港共有160家獲授權保險公司,其中94家經營產險業務,47家經營壽險業務,其餘19家經營綜合業務(產險、壽險兼營)。47家人壽保險公司之中,有28家的註冊地點在海外,幾乎所有的國際知名保險集團都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或地區管理總部。

香港保險銷售人員情況

截至2016年底,在香港保險業聯會(HKFI)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登記的保險代理商共有2,482 家,個人代理人63,148名,較2015年底代理人數同比增長17.3%,保持高速增長。獲授權保險經紀共有756名,登記成為獲授權保險經紀的行政總裁/業務代表共有9,452人。

1111111111

香港2016年壽險業務概況

香港保險業2016年長期有效業務(Inforce Business)的保費收入總額較2015年上升26.1%至4,032億元(港元,下同)。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連)業務的保費收入上升36.2%至3,449億元,而個人人壽及年金(投連)業務的保費收入則下跌28.9%至286億元。

2016年長期新單業務(New Business)的保費與2015年比較上升41.3% 至1,855億元。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連)業務上升48.7%至1,791億元;個人人壽及年金(投連)業務的新單保費則下跌43.9%至57億元。

111111111111 1

向內地訪客發出保單的新單保費逐年攀升,2015年為316億元。按照香港保監處公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數據,內地訪客新單保費在香港個人壽險業務新單保費中的佔比為37.0%,以此推測2016年全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約為686億元,較2015年翻一番。

QQ圖片20170328153103

長期壽險業務結構方面,投連險的比重進一步減少,由2015年的8.0%進一步減少至2016年的3.1%,2007年在香港壽險市場上佔比高達74.3%的投連險(也稱為101保單)已經幾乎「絕跡」,分紅險已穩踞「半邊江山」

QQ圖片20170328153103 1

新單業務的幣種方面,美元與港幣保單佔據了絕對優勢,佔比分別為53.5%與45.5%;人民幣保單購買量很小,佔比僅為1.2%。

QQ圖片20170328153617

壽險公司排名

香港個人壽險市場集中度很高,有效業務保費收入(包括非投連、投連及其他個人業務)前10大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86.9%,新單保費收入前10大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89.8%,絕大部分壽險公司市場份額不足1.0%。

有效業務方面,2016年有效業務總保費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保誠、友邦與中國人壽三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佔比超過一半。

QQ圖片20170328153940

新單業務方面,2016年有效業務總保費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中國人壽、友邦與保誠,三家公司的市場地位形成了一定的不可撼動之勢。

QQ圖片20170328154255

2016年:香港壽險業的「巔峰時代」

有效業務同比增長26.1%,新單業務同比增長41.3%,香港壽險業在2016年迎來了它的「巔峰」。

隨著內地政策的收緊,外匯管制等政策的出台,銀聯繳費通道「落閘」,預計2017年的香港壽險業將會有很大程度的下滑,達成2016年的水平將異常困難,除非香港保險業找到新的「發展突破口」。

最近幾年,香港保監處為了加強保險市場的監管與銷售規範,出台了多項指引,「公平待客原則」也將被納入最新的RBC監管體系,行業的銷售誤導行為不斷得到規範,保單持有人的權益進一步獲得保障。

香港保險業不斷嘗試與內地保監會建立溝通聯繫,未來也不排除香港以「特區」身份參與中國離岸保險市場、兩地保險監管部門聯手監管的發展局面。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香港保險業尊重內地保監「保險姓保」的價值觀,為內地居民提供成熟的、多樣的保障類產品,而不是將香港保險作為一條資金出海的便捷途徑。

衷心希望香港保險業的未來越來越好。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3-24
下一篇 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