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保單紅利 非保證中的保證

近期公司新來了一名同事,他名副其實是「保險博士」,竟把各保險公司紅利産品當研究項目探討,並問了許多問題。例如紅利是怎麽產生?分紅準則?為什麽相同紅利種類不同公司派發分別會這麽大?諸如此類問題,相信很多讀者也有興趣知道,今期藉此機會向大家普及這類知識。

什麽是紅利(Dividend)?

當保險公司收了客戶保費後,扣除燈油火蠟營運銷售等成本,剩下的保費,保險公司當然不會放入夾萬等「發霉」,而是交由其投資部或轄下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增值。

投資收益在扣除承諾給客戶的保證部分後,分給客戶的剩餘部分便是「紅利」。而保險公司會根據過往數據及多種長期假設(投資回報、日常開支、預計賠償、及退保狀況等),在保單建議書計算一套假設的紅利價值供客戶投保前參考。

由於存在多項變數,所以保險公司在建議書或保單上聲明紅利並非保證或永久不變,只是預測。

自由盈餘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主要投資類別為債券、股票、物業等。上述各項目每年所獲得的投資盈利或虧損會按不同的權重和比例分配給不同的紅利計劃,視乎該計劃的定位、風險接受程度、投資策略和產品批次。

由於投資市況難測,像近期股災頻頻,就算是「股神」也會損手,更何況是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但為了滿足客戶投保時的期望及維護公司的商譽,此時便是所謂「自由盈餘」或「淨遺留資產」(簡稱儲備)發揮作用之時。

當該年整體回報高於預期,保險公司在分紅給客戶後便把盈餘存入儲備中,以備不時之需,反之當投資表現較預期差時,便會從儲備中撥出部分資金分紅給客戶彌補不足,以盡量符合建議書上的數字。

所以這儲備數額多寡不單影響某一計劃分紅的穩定性,更大大左右該公司實現對客戶承諾的能力。這好比游輪的排水量(噸數),船愈大,乘客置身其中有如陸上行舟般安穩,這正可體現標題說的非保證中的保證。

給讀者們一個參考,目前香港保險公司之中,以80多億美元的自由盈餘為最高。

對於負責任的保險公司來講,不時檢討及調整計劃書上的預計紅利價值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並應根據回報率的變化區分不同的產品,或為同一系列產品分出不同的編號,讓消費者辨識。

就像紅酒一樣,出名的酒庄,某些是偉大年份,但有些年份可能較難飲。如果不在瓶身標明年份,那麽消費者就無從對比,只有清晰標註出葡萄的種類,出產的年份,才是合規格的酒庄。

參考不同年份及產品的分紅數據

可是仍有極少數保險公司為了吸引顧客,不顧以往的王牌計劃分紅已多次調低的事實,仍然用同一名字發售,企圖混淆視聽,希望能長賣長有。某些失德顧問更在銷售時只列舉該王牌計劃在過去某一特定時間分紅高於預期的報表做助銷工具,務求以偏概全。

為避免以上的情況發生,作為精明的消費者,投保時應以償付能力、自由盈餘及信譽挑選保險公司。

若選擇分紅計劃時,更要問專業顧問索取該公司不同產品、不同投保年份的分紅數據作參考。雖然過去不等於未來,但卻是挑選合適的公司和計劃的一個好方法!希望大家理財有道,擁有一個充裕未來!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3-15
下一篇 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