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客戶詢問,銀行定期存款和長期儲蓄保險有什麼不同,定期存款和長期儲蓄保險的哪些區別,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做詳細說明。
什麼是銀行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這種存款方式具有存期最短3個月,最長5年,選擇餘地大,利息收益較穩定的特點。
具體來說,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事先約定好存期和利率,到期後由銀行一次性支付給存款人本金和利息的儲蓄方式。定期存款的期限有很多選擇,如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等。在存款期限內,存款人不能隨意提取資金,如果需要提前取出,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罰金。
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通常比活期存款的利率高,因為銀行能夠更穩定地運用這些資金進行投資。但是,利率也可能會受到市場利率變化的影響,因此在存款時需要了解利率的變化情況。
定期存款是一種相對穩健、安全、收益相對較高的儲蓄方式,適合那些希望在一定期限內獲得固定收益的人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存款期限內無法提取資金,因此需要提前規劃好資金的使用計劃。
什麼是長期儲蓄保險?
長期儲蓄保險,也稱為儲蓄型保險,是一種特殊的保險產品,它將保險的功能與儲蓄的功能相結合。這種保險不僅提供風險保障,還能夠在保險期間內積累一定的現金價值。常見的儲蓄型保險包括兩全壽險、養老金保險、教育金保險等。
長期儲蓄保險通常具有固定的保險期限,在保險期限內,如果被保險人沒有發生保險事故,那麼保險公司會在保險期滿時返還一定的保險金,這筆保險金通常會包括被保險人所繳納的保費以及一定的利息或紅利。這種返還方式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因此長期儲蓄保險也被形象地稱為「不花錢的保險」。
長期儲蓄保險的主要特點包括:既提供保障又積累現金價值、保險期限固定、保險期滿返還保險金、通常具有較低的風險等。對於希望通過保險規劃未來財務的人來說,儲蓄型保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購買長期儲蓄保險時,需要仔細閱讀保險合同條款,了解保險的具體保障範圍、現金價值的積累方式以及保險金的返還方式等細節。
總的來說,長期儲蓄保險是一種既提供保障又具有儲蓄功能的保險產品,適合那些希望在保障風險的同時積累一定現金價值的人群。但是,在購買長期儲蓄保險時,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並仔細閱讀保險合同條款以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
定期存款和長期儲蓄保險的區別
銀行定期存款與長期儲蓄保險主要有以下幾點分別。
1.供款和存款是否有保障
參考香港存款保障存放於銀行的不同貨幣存款都受到保障,每個帳戶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保障。同時,金管局對於銀行有儲備要求,主要根據《銀行業快(資本)規則》要求的最低資本充足比快率規定。
與銀行類似,保險公司受保監會監察,所有的保險公司須預留一筆償付準備現金,用作支付保單賠償之用。香港從未有任何人壽公司出現破產的情況。
2.入場門檻
定期存款如長期儲蓄保險均有入場門檻,相比之下定期存款的門檻為低。現時部分虛擬銀行要求的定存門檻低至幾百元,以吸引新資金為目標。相反,長期儲蓄保險如果以整付的方式,入場門檻則較銀行定存高。但長期儲蓄保險可提供每月供款的方式進行儲蓄,對比銀行定期的一次過整付提供更大的彈性。
3.保證回報
如果以定期存款作為投資的話,銀行都會按雙方約定的利率提供保證回報。
相反,長期儲蓄保險的回報分為保證與非保證的回報,但保險公司沒有任何義務去履行非保證回報,讀者只可參考各保險公司提供的「紅利實現率」以選擇履行率較高的保險公司產品。
4.儲存年期
銀行定期主要分為長期和短期回報,大多是長年期的回報會較短年期為高,但有一情況例外,有部分銀行為了「吸新客」,以短年期的高息儲蓄去吸引人將資金放入銀行,則另作別論。一般來說,定存期多數為1個月、3個月、半年、1年,較少有更長時間。
長期儲蓄保險在年期上提供更多的選擇,但時間會更長,投資期可以由1年至25年不等,對於儲蓄年期的門檻更高。
單息與復息滾存
定存與長期儲蓄保險各有好處及缺點。愛因斯坦曾說「復息效應是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息的本金每年同利息再滾存,作為下年投資的本金,因此當投資年期越長,複利息的效果愈明顯,滾存的金額會更高。
總結
銀行定期的回報是以單利息計算,即到期日會按本金連上利息直接支付,所以要自己續期才能享受復息效應,但由於資金鎖定時間較短,靈活性相對較高。長期儲蓄保險多數年期長於1年,如屬派紅利累積,可有滾雪球效果,回報一般較定存好。兩者應點揀要看哪一選擇更適合自己,而且也不一定要二抉一,可以兩者同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