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無限次理賠」和「無限種疾病理賠」真的靠譜嗎?

說到重疾險,我們介紹過很多,但是無限次理賠和無限種疾病理賠,您聽說過嗎?這種相比傳統的重疾險,有什麼優勢呢?今天我們就對比一下香港目前的兩種無限次理賠和無限次疾病理賠的重疾險,那就是友邦的唯一摯保和忠意加愛。

客戶一般最關心的三大危疾為癌症、心臟病及中風,占危疾保險索償約9成,因此我們先比較三大危病的賠償;假設保額為100萬,圖表1列出疾病的嚴重程度。
20210521 0d55093a df7f 4f90 97fa c2df64bed9ca
友邦唯一摯保標榜「無限種疾病」保障,賠償額按受保人的患病嚴重情況而定。上述個案中,友邦唯一摯保就第三期肺癌的預計賠償60萬,心臟病發(需搭撟手術)則賠50萬,中風預計可賠100萬。同樣是嚴重危疾,為什麼賠償差異這麼大?因為計劃是按醫療過程、嚴重程度來計算賠償,單次賠償介乎10%至160%保額。因此即使是嚴重危疾,也未必能賠償100%保額。如果上述個案再「加辣」,舉例癌症達到第四期、心臟嚴重至衰竭等,賠償額可再提高。不過,受保人要理解這複雜的條件及計算,才可預計賠償額。
反觀,忠意加愛視癌症、心臟病發、中風為嚴重危疾,受保人可得100萬賠償。當受保人確診受保危疾,便可得到100%保額之賠償,無需在危疾之上再「加辣」來計算賠償。所以,受保人只需了解受保疾病的定義,就較容易掌握賠償額。連三大危疾在內,忠意加愛將69種疾病列為嚴重危疾,賠償100%保額。

忠意加愛對三大危疾無限次賠償 賠償更較易掌握 

近年危疾病人的存活率提高,病人確診首次危疾後便難以再投保,在漫長人生路上,亦有再次面對危疾的風險,因此不少客戶都著重危疾保險的多重保障。
我們再以個案說明,假設投保人為35歲非吸煙男性,保額100萬,於38歲患第二期腸癌、58歲確診腎衰竭、至70歲不幸中風,見圖2。
對於忠意加愛,於等候期後,確診受保危疾,每次保險公司都賠100萬,所以3次嚴重危疾總賠償額為300萬。市場上多數定期危疾保險只賠單次,但忠意加愛卻罕有為癌症、心臟病及中風,提供「無限次賠償」。即使其他嚴重危疾,忠意加愛亦至少可賠一次,每次賠償100%保額。
友邦唯一摯保雖沒有就疾病種類設限,但賠償受嚴重情況限制,未必每次都能賠償100%保額。如例子中,第二期腸癌估計賠60萬、腎衰竭預估賠80萬,2次總賠償額為140萬(即140%保額)。經過兩次索償後,嚴重狀況賠償達到保額120%,保單便會終止,所以往後發生之中風,亦不會得到賠償。
20210521 e39a4776 ce8c 4839 ae99 eba6b095bd14

重疾險理賠後   比較保費豁免細節

延續圖2例子,為什麼受保人所繳的保費也有顯著差別?忠意加愛設有保費豁免機制,例子中受保人只繳付3年保費(約2萬),因確診嚴重疾病,即豁免以後的保費,並可繼續享有終身保障。一般言而,保費豁免條款甚少出現於定期危疾保險,同類產品中,忠意加愛罕有提供保費豁免,豁免所有嚴重危疾後的保費,至保障期完結(100歲)。
其實,友邦唯一摯保也有保費豁免措施,但要符合嚴格的條件才可全數豁免往後保費,保障期僅限至85歲。圖2例子中,當受保人索償第二期腸癌(賠60%保額),在賠償不足100%保額的情況下,就只可豁免部分保費,即隨後的60%保費可獲豁免。但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索償之間,受保人於20年內仍要支付約9萬保費。

未知疾病賠償還看嚴重程度

針對常見的危疾個案,按受保危疾作賠償的忠意加愛,賠償額相對易於掌握,三大危疾更可得無限次賠償;而按嚴重程度賠償的友邦唯一摯保,消費者就要了解計劃所指的嚴重、很嚴重、極嚴重程度,才可計算賠償額。當然,友邦唯一摯保賣點是無限種疾病,包括未知疾病。以新冠肺炎為例,如果友邦唯一摯保的受保人因新冠肺炎而住院連續10日或以上、並連續入住連續3日或以上入住深切治療病房,便可賠償50%保額;但如果受保人只是住院,將不獲賠償。至於忠意加愛,若因為新冠肺炎導致肺功能損失至指定程度,如永久性及不可逆轉地下降,將賠償100%保額。
與忠意加愛一樣,文章開首提到的忠意跨越亦無限次賠償三大危疾,但後者是終身危疾保險,受保人在自選年期內繳付保費完畢後,便可享有終身保障,首次嚴重危疾索償後也享有保費豁免。由於我們無法預料危疾早來或遲來,如果危疾遲來,終身危疾保險的保費或早已繳完,但受保人仍有終身保障。試想想,若家長為小朋友投保,即使短期內患危疾的機會很低,但正因為風險較低,小朋友的保費亦較低,到供款完畢時,孩子大概長大成人,便得到終身保障,享無限次賠償,這正是終身危疾保險的優勢。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21-04-30
下一篇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