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賠是保險服務的重要一環,是體現保險價值的關鍵時刻。不過,怎樣才算是理想的理賠過程呢?保險一向以人為本,保險公司須從客戶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提升服務體驗,令整個索償流程變得更簡單方便,從而讓客戶集中處理健康問題,減少其他顧慮。
近年理賠服務傾向加快支付賠償及進一步簡化程序。在流程革新及科技進步推動下,我們可以預先評估保額,並可使用網上索償服務,大大縮短理賠等候時間,而免找數安排更讓受保人毋須經歷治療後的理賠程序。
預先評估保額受保人更有預算
今天的理賠服務,不只限於治療後的階段,客戶在接受治療前也可以享有服務,令索償過程變得更輕鬆方便。
病人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前,或多或少都會擔心賠償金額未必足夠全數支付醫療開支。我們明白受保人需要一個清晰的醫療開支預算,故在推出自願醫保產品時,早已一併提供可賠償金額估算服務,只要病人在接受醫療服務前提出查詢,我們便會就醫生建議的醫療項目估算可賠償金額,使受保人對醫療費用更有預算,免除後顧之憂。
當顧客向保險公司索償時,他們都是不久前才擊退病魔,而病後初愈正是他們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傳統索償做法要求病人先墊支醫療費用,並填寫和提交所需的費用收據及醫療文件等,以作理賠核實之用,病人或其家屬需要應付一定的索償手續。
數碼化加快索償流程
數碼化為保險公司開啟了簡化索償程序的契機。例如,宏利便在2019年推出了門診「免找數」服務,讓毋須住院的胃鏡及腸鏡手術病人受惠。客戶只須於指定日間手術中心,在專屬網上平台輸入香港身份證號碼及出生日期,便可省卻手術後提交索償的手續。在醫療過程完成後,我們會代受保人直接繳付獲批核的治療費用,受保人毋須自掏腰包。
此外,宏利早已就門診或住院索償推出eClaims服務,讓個人及團體醫療保障客戶可隨時隨地申請不多於1,200元的門診索償及不多於3,000元的住院索償,批核最快可於幾分鐘內完成。受保人可在網上申請索償,只需填寫個人資料、選擇索償類別及上載文件等簡單步驟,便可完成申請,之後更有短訊通知索償批核進度。
透過預先評估、免找數及網上索償等服務,受保人既可節省時間,也可以更有效掌握醫療預算,大大改善索償體驗。科技發展可以開創無限可能,令未來的保險服務能更貼近客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