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香港保險公司一直扮演守護財產的角色,形象穩健安全,幾乎與投資扯不上關係。事實上,香港保險公司的另一身份是機構投資者,透過收取保費後在市場上找尋投資機會,如有盈利會於年終時向保單持有人分派紅利,這就是保險投保人熟悉的香港分紅險,那麼分紅保單有哪些用途呢?
要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量入為出是先決條件,聚沙成塔,穩固根基。但理財不是一味只靠防守,同時需要開源節流,適度參與投資,才可把握市場機會,從而長線增值。
分紅保單用途(分散投資風險)
傳統的投資學認為,只要做好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把財富平均分配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上(Asset Class),例如股票、債券、房產商品,便可以產生分散風險的效應(Diversification),從而有效提升回報。
精明的讀者會發覺,這個方法近十年來是行不通的,因為他們背後的風險因素大同小異,坐埋同一條船,同升同跌,特別遇上市場恐慌,整個投資組合幾近崩潰根本不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筆者一直以來都有監察著資產類別之間的相關係數(Correlation),發現分紅保單與各大資產類別的關係近乎零。
以簡單例子說明,當股票大升大跌時,保單紅利回報仍然保持穩健正數,甚至不受任何影響,幾乎與股票完全沒有任何方向性關係。
筆者相信,這個不敗狀態,是因為保險公司長久以來主力投資固定入息工具,例如國債、物業、貨幣市場等。當中回報大部分是保證,同時投資風險較低,即使要面對風險都可以靈活運用衍生工具對沖,有助升市時升得更多;跌市時跌得更少。
在扣除必要的行政成本後,保險公司會在年終公布未來一年的紅利派發率,一般為3%至5%不等。加上設有保證現金價值,當分紅保單滾存了一定年期,例如15年後,每年凈保單回報大約4%。雖然不算十分吸引,但在被動管理的情況下也是一項不錯的投資選擇。
基於保單這種特色,筆者會定義分紅保單為一項獨立的資產類別,有效地降低現有組合風險同時提升潛在回報。此類保單特別適合以下人士使用,例如理財意識較薄弱、對投資不感任何興趣、籌備中長線退休需要、持有過多股票比例等。順帶一提,從經濟學角度方面看,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也是其中一項獨立資產類別。
分紅保單用途(保單抵押)
若閣下的將來收入是穩定的,你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高,可適當地參與多點風險型投資。相反,若將來收入是波動的,風險承受能力則相對較低,應投資較多低風險資產來平衡。
現時坊間出現不少保費融資方案,入場門檻有所降低。只需將分紅保單抵押予銀行,然後支付首期及申請保費貸款,以10年投資期為例,便可將保單回報放大兩至三倍,加快儲蓄速度。當然,此方案亦會伴隨不少風險,例如借貸利息上升,保單回報出現下行,甚至有Call Loan風險。
以上就是簡單的兩種分紅保單的用途,做到分散投資風險,以及放大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