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元匯率下跌,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購入美元,以求避險,因為長期來看美元是保值的,從幾十年來的購買力可以看出來,香港美元儲蓄分紅保單可以為您提供平均6-7%的複利收益,保障終身,可以作為子女教育金、養老退休,以及子孫後代的財富傳承,我們經常從建議書上可以看到一份5年或者10年繳費的香港美元分紅保單上會顯示回本期,那麼儲蓄分紅保單的回本期是固定不變的嗎?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跟大家說說。
從理財角度,要衡量產品的價值,除了考慮回報及風險外,回本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保險學辭彙並不存在所謂「回本期」,反而跟退保費用及退保價值有莫大關係。
很多派息分紅的產品都是以保單合約作為藍圖,簡單而言,退保費用是「毀約費」的一種概念,於保單初期退保,費用愈高;相反,在合約期滿時退保,費用為零。當保單內的退保價值,足夠支付退保費用而且超出所繳付的保費成本,我們便可得出結論,這份保單已成功「回本」。
要深入探討保單的回本期,背後因素其實多不勝數,包括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派息率、分紅機制、保險費用、理賠經驗、退保費用等。 通常保單所產生的收費較為穩定,不會忽高忽低,但保單所產生的分紅回報,卻有很大的波動性。因為當保險公司收取客戶所繳納的保費後,會作出相應風險性投資,包括了股票、債券、物業、私募基金、商品等。
由於所產生的是非保證回報,所以也難以給予保單持有人,保證的分紅派息政策。然而,這種分紅保單卻有獨特優勢,保單持有人毋須負擔任何投資風險,並全數轉移予保險公司,即使保險公司某年投資失利,分紅派息率頂多為零,而不會出現負數情況。
若預期市況不穩或波動性將會擴大,這種投資方式便較為合適,通常會吸引「懶人投資」、對投資市場不感興趣、甚或不想承擔高風險的投資者使用。
綜觀以上的可變因素,分紅保單的回本期是難以固定不變的。當然讀者也可透過直接比較「保證現金價值」來決定回本期的長短,但純粹用倚靠這方法,通常會長達20年或以上。
近來接獲不少讀者查詢,大部分有提出保單建議書內顯示的總退保價值,於第八年已超過所繳付的總保費,是否代表已「回本」?筆者認為其實不然。因為建議書內的數字只是「預期性質」,將來有機會可加可減。
為了令保單持有人有更清晰的回報路線圖,保險條例在近年來作出相應修改,規定建議書內必須顯示退保價值的「悲觀及樂觀情景」。悲觀的話回本期較長;相反,樂觀的話回本期較短。 客戶在投保前也可以先參考保險公司於官方網頁所披露的「過往分紅實現率」,如實現率達到甚至超過100%,代表以往的建議書數字已達到預期要求,即「含金量高,吹水成分較少」,從而幫助讀者判斷性價比高的理財產品。
坊間不少儲蓄保單都是採用以上分紅機制,例如終身分紅壽險、財富傳承富三代計劃、萬用壽險等。合約形式雖有不同,但背後的分紅概念卻是類似,投保前如有疑問應先徵詢第三方或獨立理財意見,做個精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