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要了解人民幣貶值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1、人民幣為什麼貶值?

答:因為匯率高估了。2005年「匯改」時,1美元兌換8.27元人民幣。隨後人民幣開啟了一輪升值的長周期,最高達到6.1元左右。2015年8月11日,這輪升值周期正式宣告結束。人民幣已經進入長期貶值區間。1:8距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2、10年前,有人估計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到1:5,甚至是1:4,為什麼沒有實現?

答:因為人民幣發鈔速度快過GDP(財富)增長速度。過去10年間,貨幣供應量增長了3.6倍,增速約是GDP(扣除價格因素後)的兩倍。這透支了人民幣潛在的升值空間。

3、人民幣對美元,將貶值到什麼水平?

答:短期內央行似乎想守住6.6的水平。2016年9月30日,是人民幣納入SDR預備期的截止日,估計應該會貶值到6.8。

4、貶值不到位,會出現什麼情況?

答:資本外逃加速,即便加強管制,也很難制止。

5、為什麼央行不讓貶值一步到位?

答:會引發國際市場的金融風險,帶來匯市、大宗商品市場的劇烈波動,與人與己均不利。

6、人民幣匯率,現在有幾個價格?

答:中間價、在岸價(CNY)、離岸價(CNH)。中間價基本上是官方定價,在岸價格可以圍繞著每天的中間價做±2%的波動,離岸價在海外市場(主要是香港)的價格。

7、離岸價跟在岸價,最近差異怎麼這麼大?

答:因為市場有人民幣貶值預期,離岸瘋狂套利,並且大量運用槓桿。在香港離岸市場中,看空人民幣的投機者可以借入人民幣,換成美元,坐等人民幣匯率貶值後,再將其持有的美元換回人民幣,償還貸款。這樣,投機者可以用很少本金賺取人民幣貶值收益。

8、兩個價格長期背離,會產生什麼後果?

答:套利,加速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

9、央行除了影響中間價,還能影響在岸價和離岸價嗎?

答:當然能。中國的銀行,大多數是國有。央行出手,立刻見效!目前央行已經默認人民幣貶值。

10、要不要換點美元?

答:目前正是配置美元的最佳時機,如果購買香港保險,有實力的高凈值客戶建議一次性投資,立刻鎖定當前匯率。

11、決定貨幣強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表面上看是經濟周期、經濟是否有活力,實質上是有沒有先進的制度,能否真正保護、鼓勵創新。「央行決定貨幣強弱」是個誤解,或者是表面現象。

 

人民日報首提20%-40%貶值幅度

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刊登題為《人民幣是負責任的國際貨幣》的文章稱,與歷史上其他曾經歷過由「盯住匯率」制退出的國家過程一樣,市場各方未來也必將經歷一段逐步適應人民幣波動幅度加大的時期。

文章稱,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日、英、歐等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均啟動了史無前例的非常規性貨幣政策。縱觀發達國家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史,短期內出現20%甚至40%匯率波動的極端情形也並非罕見。

相比之下,人民幣的表現才是負責任的國際貨幣。如以有效名義匯率考量,過去8年間大國貨幣中只有人民幣沒有相對任何一個主要貨幣出現劇烈的貶值,相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水平也基本保持了穩定。

人民幣匯率客觀上存在貶值壓力,人民幣貶值也能夠給中國出口帶來積極作用,另外緩慢貶值的預期會使外匯儲備持續流出。結合官媒文章來看,國際主要貨幣短期內都出現過20%甚至40%的匯率波動,且過去8年間大國貨幣中也只有人民幣沒有出現劇烈貶值。人民幣未來會出現劇烈貶值嗎?會選擇一次性貶值而非緩慢貶值這種更大膽的行動嗎?目前,仍然不敢肯定。

但是,在國內資產泡沫和人民幣匯率之中,中國當局似乎只能二選一,而棄匯保資產是危害相對小的選項。

人民幣貶值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大事

配置美元資產,刻不容緩。投資香港儲蓄分紅保險,選擇美元保單,是明智之舉。

1、合同受法律保護,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疑問:中國內地人(大陸人)買香港保險,是否受法律保護?

解答:香港的保險是對全世界開放的,全世界的保險公司都可以申請到香港來經營,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到香港來買保險,只要過程是符合香港法律,這就是自由市場經濟。

香港是全世界知名的自由經濟體,有英國遺留下來的完善的普通法法治體系,且執行有效,所以,只要在香港合法簽訂的保單,不管投保人是何種國籍,一律受香港保險監理處監管,也受香港法律的保護。

內地居民(大陸居民)在香港簽單的合法保單,跟香港本地人簽訂的保單,權益是完全相同的。

2、行業破產保護,資產重組

疑問:中國國內客戶在香港投保是否合法?香港特區政府主管保險業的部門是什麼?

解答:「根據香港法例第41章保險公司條例,任何在香港獲授權之保險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壽保險均屬合法,不論銷售對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國人士或中國內地人士。」(摘自保險業監理處復函檔桉號INS/ADM/7/1) 香港保險簽署地在香港為合法保單,簽署地在香港境外為非法保單。中國大陸人士來港投保,需要提交合法來港證件,進行登記,複印存檔,專人驗證,以確保投保地點在香港本地。香港特區政府「保險業監理處」是香港保險業的政府主管行政部門。

3、香港保險收益、分紅高,資產保值

負利率時代來臨,你的錢要放在哪裡?

① 放銀行?人民銀行1年期存款利率降到了1.5%,而CPI(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上漲約2.0%,意味您在銀行每存入的1萬元算上利息虧損50元。

② 投入股票基金?在不斷下滑的經濟環境中,股票基金收益波動大、風險太高,分分鐘錢不見蹤影。

③ 投資房地產?目前一線二線城市房價高企,投資門檻又高,一旦房價有降低預期,投資房產很難變現,風險具大。隨著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未來大概率會出現的供過於求的市場狀態,投資房產顯然已不再是好的投資方式。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12-08
下一篇 2016-12-09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