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刷內地銀行卡後 香港保險未來出路在哪?

最新消息,12月9日後,購買香港保險將無法通過刷visa、master卡支付,10日凌晨正式執行。這也就意味著刷卡支付首期保費的時代結束了,內地人士購買香港保險在支付環節更麻煩了。

2016年內地人士購買香港保險井噴式增長,預計全年新契約保費將達到700億港幣,同比增長超過100%。同時,2016也是極其坎坷的一年,各種限制接踵而來。

第一槍:限制刷卡金額

2016年2月4日起,凡通過中國銀聯卡刷卡購買香港保險的,5000美元交易限額生效。在保險公司繳費處使用終端機支付保費時,使用任何中國銀聯信用卡及借記卡,每次上限為5000美元。

第二槍:保監會提示風險

2016年4月22日,內地保監會發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提示內地居民赴港投保五項風險:法律風險、匯率風險、分紅風險、退保風險和條款風險。

第三槍:限制銀聯支付

2016年10月29日凌晨,中國銀聯暫停以銀聯為支付渠道繳納香港保險保費。

第四槍:下調預期紅利回報

香港保監局將在2017年推行新的監管條例GN16,要求保險公司公示分紅產品過去5年「履行比例」。2016年11月15日,保誠率先下調分紅產品收益率,緊隨其後友邦、大都會、富衛都宣布其主打分紅儲蓄產品將於2016年12月31日停售。

最後一槍:全面暫停刷卡通道

2016年12月9日後,購買香港保險將全面暫停刷卡通道,不止銀聯卡,連目前的visa、master卡也不能刷卡支付保費。

很多人在思考,限制如此之多,香港保險對內地人士還有吸引力嗎?未來幾年香港保險還會保持快速增長嗎?

支付上的限制僅僅關閉了大額保單刷卡支付變相換匯的通道,對於幾千美金到幾萬美金年交保費的客戶沒有實際影響。產品優勢、美元計價、離岸資產依然是香港保險對大陸客戶的三大殺手鐧。

近一年來的匯率波動已經喚醒了民眾多幣種投資意識,高凈值客戶已經開始換美金,美元儲蓄利率很低,保險是外匯投資理財的優選產品。

預計2017年香港保險不會像今年這麼火熱,但會回歸保障和投資的本質,未來幾年內地人士投保香港保險依然會保持50%左右的增長。利空出盡,香港保險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期待著產品和服務上的持續精進。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12-05
下一篇 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