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適合買香港保險 客觀分析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

相信有關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網上一搜一大堆,但是總覺得沒有一篇文章可以完全說明白,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結果也不一樣,今天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什麼樣的人適合買香港保險,客觀分析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

本文主要論述以下幾點:

港險與內地險最本質的區別!

香港保險的優勢

香港保險的劣勢!

香港保險的幾點誤區!

哪些人適合買而哪些人不適合買?

買香港保險一定要注意的問題!

什麼樣的人適合買香港保險,客觀分析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

一、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本質差異

在軟文滿天飛、廣告一大堆的時代,想把自己不太懂的東西弄明白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對於香港保險,鼓吹它的,說它病種多、保額高、保費低、有分紅、美元計價、賠付寬鬆。

而抹黑它的,說它無限告知原則容易被拒賠、分紅不確定甚至可能為0、保險金「回國」有風險、保費隨時可能上漲。

到底誰說的是真的?到底香港保險好還是內地保險好?

小孩子才說好與壞,大人講究的是利益!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各自有著幾百上千萬客戶,僅僅因地域就被劃分成了兩類,哪是好與壞就能評價呢?

從本質來講,保險不過是一種金融工具,在不同環境下針對不同人或物,形成一種我們俗稱為保障的功能而已。而險種類別、產品差異的形成,既有消費者接受度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面臨的各種環境形成了本地化。

所以,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不同,是因為兩地差異極大的法律環境、金融環境、醫學環境、政府福利環境下造成的不同!產品責任及條款不同?那都是最後的表象!

法律環境:內地法律系統與香港英美式法律系統差別很大,平常我們特別熟悉的法律及常識,到了香港可能就非常不一樣,關鍵時候,一點點差異都可能要了親命了!比如內地執行成文法,而香港執行判例法,有什麼區別呢?假設某人犯罪了,內地法官會以現有法律條文來量刑,而香港律師會找類似案例來辯解,法官也會以此作為量刑標準,這就造成同一件案子在兩地審判很可能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

醫療環境:內地就醫最大的痛點是排專家號難、排病床難,可大部分人不知道內地醫保制度和公立醫療體系堪稱是最高效、最實惠、最大程度滿足普通百姓就醫需求的體系。而在香港,私立診所佔據醫療資源半壁江山,就醫費用是真正與發達國家接軌,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威脅比內地更嚴重,所以這也成為香港保險普及率較高的一個因素。

金融環境:內地是社會主義金融秩序,維穩第一,央行大BOSS鎮壓一切。而香港是資本主義金融秩序,大家族、大集團能量極大,別說經濟形勢了,影響政壇輕輕鬆鬆。所以,香港對金融的監管和內地相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比如內地監管保險業的銀保監,原保監會乃是當初一行三會的一會,權利之大,自行想像,而香港有獨立於政府和行業之外的保險業監理局、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它們與內地保監會基礎功能類似,但權責方面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不同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保險的認可度、接受度、訴求都不一樣,保險公司所借鑒和創新的產品形態、條款約定、具體保障等等方面都會不一樣,也就是形成了本地化。

講了這麼多,只是想要說明一點:保險的本質是一樣的,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沒有什麼好與壞,只是不同大環境下的相同東西。如果真要說好與壞,也只在於是否符合個體消費者的需求!

二、香港保險的優勢

(一)、保費較低

保費較低也是相對,在內地保險2013年費改之前,相同條件下香港保險的保費只有內地保險60%-70%,而費改之後,差距縮小了很多,而近2年內地保險發展極其迅速,保費差距就不那麼明顯了。

從原理上來說,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保費略低的原因有三個:

1、預定利率不同

中國內地人身險目前預定利率為3.5-4.025%(曾經有段時間更低,為2.5%),而香港人身險預定利率為4-5%。預定利率越高,說明相同保費未來預期利益更高,也就能給予客戶相對更多的保障額度。

那是不是預定利率越高越好?不是的,預定利率反映的是公司對未來一段時期盈利的信心,而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收益,保險公司就會虧損,具體例子可參考內地某大公司,一年利差損700億,當初買了那份保單的,現在都在偷著樂呢。

2、定價參考標準不同

以壽險為例,壽險費率定價主要依據的是人均壽命,香港人均壽命為男80.5歲/女86.7歲(世界第一),而內地人均壽命為男75歲/女77.9歲,所以相同保障的壽險產品,香港保險費率會低得多(不懂原理的朋友可以算算相同條件下男女保費差距)。

3、競爭充分導致市場更透明

香港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保險的普及率要遠遠高於內地,所以消費者更懂保險,也迫使保險行業的競爭更充分,信息更透明化,產品性價比更高。

(二)、分紅產品保障和收益都比較高

香港保險大多數都帶分紅,連重疾險也不例外,而內地產品以前也跟風帶分紅,但總體上收益要差一大截,所以目前內地分紅型產品已經不那麼受待見。

以重疾險為例,不分紅的產品買的時候假設保額是50萬,幾年或幾十年後還是50萬,而分紅產品買的時候保額是50萬,幾年幾十年後可能就達到60萬,甚至70萬、80萬。

分紅高是內地人最喜歡香港保險的原因,沒有之一。

香港保險分紅高是有原因的,第一是因為當地經濟發達,投資回報率很高;第二是香港保險公司投資渠道的限制小於內地公司,比如把40-50%的資金做權益類投資,而內地對保險公司的監管嚴格很多,大部分資金只可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固收類產品,用於股票等權益類的投資比例不得高於20%(內地監管嚴是為了保險公司運營更穩定,從這點也能看出兩地政策與經濟環境的差異)。

香港2017年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在主頁公布分紅保單的紅利實現率及過往派息記錄,整體上大部分公司的分紅都比較高,這也給了消費者相當大的信心和期望。

所以,香港保險在銷售的時候,都會使用中高檔分紅利率來吸引消費者,至少表面上相當誘人。而內地保監會不允許用往年分紅來營銷消費者,因為過往數據容易形成誤導。

關於分紅還要注意,所有分紅類保險都會重點提示:分紅不確定!

怎麼個不確定法?看下錶:

什麼樣的人適合買香港保險,客觀分析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

什麼樣的人適合買香港保險,客觀分析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

簡單列舉了3個比較出名香港保險公司2010-2014年熱門產品的分紅實現率,分紅好的確實非常優秀,分紅不確定的也著實讓人震驚了一把。

所以,要記住分紅是不確定的,不管它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同時,過去也不代表將來。

(三)、免體檢額度高

保險公司為了規避運營風險,對重疾險都有一個免體檢額度,同時這個額度還對不同年齡段設置,年齡越大免體檢額度越低。

內地重疾險一般免體檢額最高也就70-80萬,如果想要更高保額,又不想體檢免得檢查出問題而買不了保險,就只能多家公司買,累計成100萬以上高保額。

而香港保險免體檢額度通常要高於內地保險,一般在35-65萬美金,甚至100萬美金,折算人民幣就是幾百萬了。

(四)、非吸煙健康體保費低

香港保險區分吸煙體與非吸煙體,非吸煙體保費要比吸煙體便宜15%-20%,差異化定價,讓身體更健康的人費率更實惠。

而內地保險只有少數區分吸煙體與非吸煙體,目前還不是主流險種。

某熱銷香港重疾險34歲男性投保10萬美金吸煙與不吸煙的費率比較,非吸煙體保費為3017美元,吸煙體保費為3661美元。

(五)全球化服務更貼心

香港為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因此全球性的服務更加貼心,主要體現三點:

1、限制相對較少

內地保險大部分都對被保險人的居住地和居住地區有限制(必須境內居住180天/年以上),而香港保險並不限制。

2、美元計價

香港保險可以使用多種貨幣計價,最常用的為港幣、美元,使用美元計價的好處是,一旦人民幣貶值,美元保單可以避免單一幣種貶值的風險,實現海外資產配置的作用,對於移民、留學、出國作用很大。

3、全球理賠更方便

香港保險有近百年歷史,經營公司多是跨國集團,全球服務網點眾多,方便消費者全球理賠。而內地公司雖然也可以全球理賠,但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保單的保障責任涵蓋全球,其次理賠證明資料要得到保險公司認可(還有限制醫院等),再次可能要求得到我國大使館或領事館認證。

(六)部分病種理賠條款更寬鬆

內地保險的重疾險,前25重高發重疾是由保險行業協會與醫師協會統一制定,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都要以此為標準。

而香港保險的重大疾病定義和賠付條件都是自己制定,少數病種相對內地保險的賠付條件更寬鬆。最典型的就是良性腦腫瘤、腦中風。

1、良性腦腫瘤

香港某熱銷重疾險定義如下:

良性腦腫瘤(Benign Brain Tumour):腦部或顱腦膜內的良性腫瘤,併產生顯示顱內壓增高的癥狀,例如: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癥狀、癲癇及感覺障礙,良性腦腫瘤的存在必須由影像研究如電腦掃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造影確定。

以下所列並不受此保障:

(a)囊腫;

(b)肉芽腫;

(c)腦動脈或靜脈畸形;

(d)血腫;

(e)腦垂體或脊柱腫瘤;及

(f)視覺神經腫瘤;

內地某熱銷重疾險定義如下:

良性腦腫瘤:指腦的良性腫瘤,已經引起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為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癥狀、癲癇及運動感覺障礙等,並危及生命。須由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MRI)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影像學檢查證實,並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1、實際實施了開顱進行的腦腫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術;

2、實際實施了對腦腫瘤進行的放射治療。

腦垂體瘤、腦囊腫、腦血管性疾病不在保障範圍內。

可以看出,內地保險賠付條件多了一條:需要經過切除手術,或者進行了放射治療才可理賠。

2、腦中風

中風(Stroke):由於任何腦血管意外或事故產生並持續最少四個星期的神經後遺症,因而導致永久性神經功能缺損,中風包括腦組織梗塞、腦出血及由腦以外原因引致血栓塞,中風的診斷必須以電腦掃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作證明,並必須由腦神經專科註冊醫生確定。

以下各項不在受保之列;

(a)因短暫性腦缺血引致的腦部癥狀;

(b)任何可復原之缺血性神經機能缺損;

(c)因偏頭痛引致的腦部癥狀;及

(d)對眼或視神經或前庭功能造成影響的血管疾病。

腦中風後遺症:指因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引起腦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並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指疾病確診 180 天后,仍遺留下列一種或一種以上障礙: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體機能完全喪失;

(2)語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喪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三項或

三項以上。

可以看出,內地保險要求180天,而香港保險是4個星期,高下立判。

(七)額外贈送保額

香港重疾險一般在保單生效前10年,會贈送35%—50%的保額!

辨證的看待:雖然疾病風險、死亡風險是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前期贈送保額有點噱頭性質。但是風險具有隨機性,什麼時候來、來的是什麼風險都不確定,所以贈送保額是有其價值的。

這一點,內地保險有的產品18歲前雙倍賠付也有類似作用。不過總體上,香港保險這個特點非常好!

三、香港保險的劣勢

(一)、理賠出問題會比較麻煩

1、 必須本人到香港去簽訂合同才生效

在內地簽訂的屬於非法保單,在內地簽署的香港保險保單,是不受香港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保監保護;

2、理賠相對內地要慢

眾所周知,如果發生理賠。在內地可能五六天天就可以拿到理賠款;然而,如果是香港保險理賠的話,可能需要十二三天的時間才可以拿到理賠款,因為這裡面存在一個過程,投保人需要將病理報告寄給香港保險代理人,代理人將材料提交個保險公司才可以正式走向理賠流程;

3、有限告知與無限告知

不管是內地保險還是香港保險,發生拒賠最多的原因是沒有做好如實告知!

內地保險遵循有限告知,香港保險遵循無限告知,這個區別很大。

有限告知:即健康問卷里問到什麼就如實回答,沒問到的就不用管。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六條:投保人的告知義務限於保險人詢問的範圍和內容。當事人對詢問範圍及內容有爭議的,保險人負舉證責任。

保險人以投保人違反了對投保單詢問表中所列概括性條款的如實告知義務為由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概括性條款有具體內容的除外。

無限告知:又叫客觀告知義務,即保險公司認為可能影響承保的重要事實客戶都必須告訴。何為重要事實?解釋權在保險公司,且不管客戶實際上知不知道這些事實,都推定客戶知道

而且香港投保的時候錄音錄像,後期沒有任何翻盤的餘地。內地保險只有60歲以上等情況才需要雙錄,且限制少得多。

所以,無限告知對於非健康客戶、對保險不太懂的客戶來說,是比較不利的。

(二)香港保險癌症保障有限制

1、原位癌只保指定器官

香港保險對於原位癌並非都賠付,而是列舉了可以保障的種類,指定器官8-12種,相比內地保險而言,保障範圍縮水較多。

某熱銷香港保險的規定:

早期惡性腫瘤:是指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的早期惡性腫瘤情況:(a)甲狀腺腫瘤(TNM評級為T1N0M0級別);(b)前列腺腫瘤(TNM評級為T1a/T1b級別;(c)被分類為RAI級別Ⅰ或Ⅱ的早期慢性淋巴白血病;或(d)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

原位癌保障包括下列任何受保器官群組之原位癌:

(a)乳房;

(b)子宮或子宮頸;

(c)卵巢或輸卵管;

(d)陰道或外陰;

(e)大腸或直腸;

(f)陰莖;

(g)睾丸;

(h)肺;

(i)肝;

(j)胃或食道;

(k)泌尿道或膀胱;或

(l)鼻咽;

內地某熱銷重疾險的規定:

極早期的惡性腫瘤或惡性病變:指被保險人生前經組織病理學檢查被明確診斷為下列惡性病變,並且接受了相應的治療。

(1)原位癌;

(2)相當於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相當於Ann Arbor分期方案I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膚癌(不包括惡性黑色素瘤及已發生轉移的皮膚癌);

(5)TNM 分期為 T1N0M0期或更輕分期的前列腺癌。

原位癌:指惡性細胞局限於上皮內尚未穿破基底膜浸潤周圍正常組織的癌細胞新生物。原位癌必須經對固定活組織的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對比下可以看出,上述香港保險原位癌只含12個部位,而胰腺、淋巴、膽囊等部位都不包含。

2、甲狀腺癌賠付限制

甲狀腺癌是一個非常高發,治癒率又很高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發病率20%左右,目前內地癌症理賠率佔據前三,治癒率95%以上)。

在香港保險里,TNM 分期為 T1N0M0期或更輕分期的前列腺癌只算做輕症。而內地保險只要是確診為癌症,就是按重症賠付。差距多大呢?假設100萬重疾,輕症20-30%保額即20-30萬,重症100%保額即100萬!

需要解釋清楚的是:香港保險中高於TNM 分期T1N0M0期的甲狀腺癌,也是按重症賠付。之所以要把低分期的甲狀腺癌列為輕症,是因為甲狀腺癌的發生部位在身體淺表,發現更容易,治癒率更高,且花費相對低很多。

不過,保典君發現內地已有重疾險把T1N0M0期以下的甲狀腺癌作為輕症了(賠付20%保額),而保監會2018年5月又對癌症定義做了全行業整改通知,未來內地保險業的甲狀腺癌是否也會「輕症化」實在看不清楚

3、輕症預支賠償

香港保險主流重疾險賠付輕症叫做預支賠償,什麼意思呢?不是提前給錢,而是假設輕症賠付了20%保額,則重疾還剩80%保額。

什麼樣的人適合買香港保險?

一、在大陸不能投保、有理賠風險的投保人,比如很多患有既往症的人。

1、艾滋病:內地保險公司一律不賠,香港保單可以理賠因輸血感染的艾滋病;

2、原位癌:內地是一律不賠。香港的保單乳房及子宮原位癌、睾丸原位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列入特別疾病,先賠20%的權益金。餘額在這些疾病進一步嚴重時賠付。

3、任何末期疾病:內地不賠,香港賠。

比如,被保險人得了SARS、禽流感新生疾病而死亡,香港保險公司照樣賠。

二、有一定資產盈餘,想要配置全球資產的「中產之上」人群。

單純從保障角度看,普通的內地家庭沒必要湊熱鬧去香港買保險。

一方面,保險動輒幾萬,普通家庭負擔過重。更不要為了理財而買保險,丟西瓜撿芝麻。而且去香港一趟,機票+住宿至少也要好幾千了,對一般人來說不算一筆小錢。

另一方面,如上文說的,投保時如果沒有如實健康告知,香港保險理賠時發生糾紛,訴訟成本相當高。

對於較富裕的中產階級(比如現金凈資產在100萬以上),通過香港保險實現多元化的全球資產配置,保障範圍廣、賠付條件輕鬆,有更多的理財分紅功能!

並且高凈值人士一般有移民計劃,目前內地的保險只在國內理賠,而香港保險全球理賠,對高凈值人士來說適用範圍更廣,比如他可能經常出國旅遊,要是在國外出事,內地的保險派不上用場。

買香港保險一定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如果有海外資產配置需求,可以購買部分香港保險。

第二:為避免匯率風險,建議投保人可持有內地和香港兩地保單,將風險分放在兩個籃子里。

第三:並非所有的香港保險都適合持有,理財險和壽險可以選擇。

第四:香港保險的賠付不會有「保障弱勢群體利益」這樣的理賠調節,所以投保時請嚴格遵守最高誠信原則,健康告知一定要逐條核對,中英文翻譯一定要多加註意。

第五:香港保險的賠付不用個人前往香港辦理,將資料快遞給投保保險公司即可。

如果投保時的保險代理人已經辭職,就需要自己去保險公司官網查找聯繫方式,並在詳細溝通後進入理賠程序,可能會慢一些,對理賠結果無影響。

總結:

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在本質上並無不同,也不能說誰好誰不好,更多的在於是不是適合個人或家庭。

何況,保險配置本就需要根據個人及家庭實際需求量身定製。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20-02-19
下一篇 2020-02-27

更多相關內容

  • 剛出生寶寶買香港保險和疫苗完美攻略

    疫苗醜聞扒出來後,很多人對於國內的食品、醫療、教育等社會公信體系產生了嚴重質疑。金融,做為誠信體系的重災難,更是最近不斷爆出驚天醜聞。 國家放開二胎政策,當然是利國利民喜大普奔的事情,但是一系列事件後,讓很多准二胎家庭產生了「搞我就算了,還…

    2018-09-12
    13.2K
  • 購買香港保險以後 你還需要知道些什麼?

    通常我們在購買香港保險後,別以為萬事大吉,其實有很多後續工作,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買香港保險需要找香港保險代理人,而不是香港保險經紀人,更不是內地一些非法的第三方機構。 01、保單號碼提示 友邦的保單在用香港銀行網銀的【繳費…

    2017-10-25
    10.6K
  • 買香港保險進行健康申報的問題

    在香港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和人壽險都需要做健康狀況申報,包括過往的疾病史、直系親屬是否患有遺傳病等。如果投保人有健康問題,有可能需要做相應的體檢,根據體檢的結果,保險公司會決定是否接受投保申請,或者要求加保費或對某些事項不承保,甚至完全拒保等。…

    2018-03-18
    10.8K
  • 德勤&中銀人壽調查:大灣區64%居民有興趣買香港保險

    內地居民有興趣買香港保險 德勤和中銀人壽發布根據2月至5月間對約1000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約64%大灣區內地居民有興趣在香港購買保險產品,其中重疾保險是他們購物清單上的首位(約63%)。報告顯示,合理的溢價、更廣泛的產品種類和更高的收益率…

    2022-08-24
    1.1K
  • 怎麼樣可以買香港保險?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發達的保險業,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如果您對購買香港的保險產品感興趣,本文將為您介紹一些購買香港保險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幫助您更好地了解並順利購買適合您需求的保險。 一、了解香港保險市場 在購買香港…

    2023-07-13
    19.5K
  • 您還沒到40歲 不適宜買香港保險!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曾說:「40歲以前沒有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這是因為人在40歲前,還沒有經歷過市場劇烈變化的洗禮,還殘存著一夜暴富的幻想,只有隨著40歲後暴富心態的幻滅,才能更深刻理解,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所以,我們也說,您還…

    2019-04-14
    1.4K
  • 買香港保險:錢重要還是健康重要?

    看到這個標題,今天想說一下到底是錢重要還是健康重要,那麼保險又是什麼呢?根據瑞銀最新研究報告發現,香港高凈值人士中有59%相信自己會活到100歲。這個預期明顯比大部分發達國家80歲的平均壽命為高。調查逾九成的富有人士都認為健康重要過財富,願…

    2018-05-29
    1.1K
  • 香港保險:內地投保人購買香港保險需申報健康狀況

    首先如果客戶買的是儲蓄分紅保單,和身體健康狀況無關,無須任何申報。但如果客戶買的是健康保障保單(如重疾,醫療),都會遇到健康狀況申報的問題,那麼在健康狀況申報時,要不要如實交代呢?如果隱瞞了是不是會影響以後理賠呢?理賠出了問題是不是保費就打…

    2016-11-03
    1.7K
  • 買香港保險:您是真的了解香港保險嗎?

    香港保險,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您是否真的了解香港保險,買香港保險是為了給自己買一份保障,而不是跟風。不過,到香港買保險的那些事兒你真的都了解了嗎?今天我們就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正確的香港保險觀。 香港的長期保…

    2018-03-15
    1.6K
  • CRS步步緊逼,買香港保險要不要交稅?

    對於有錢人來說,  這個世界越來越麻煩了! 中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五花八門,二三線城市也開始限購。 房地產稅、遺產稅正在醞釀,官方的數字貨幣即將誕生。 最近,一個英文縮寫辭彙又火了起來: CRS! 今後中國稅收居民 在境外101個國家和地區…

    2017-04-13
    17.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