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科普:投機風險和純粹風險

經常有客戶詢問,我們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需要考慮哪些風險呢?投保香港保險有沒有風險,如何降低投保風險?其實從產品來說,保險的風險是最低的,相比一些投連險和基金、股票來說。

風險的分類有很多種。從我的觀點來看,按照風險的性質,分為純粹風險投機風險較為簡單。

本文主要就這個思路來討論。

201909271017591759

純粹風險 Pure Risk

所謂「純粹風險」,較為嚴格的定義,是「 只有損失機會而沒有獲利可能的風險」。按照這個定義,純粹風險的兩種結果,一是沒有損失,二是造成損失。例如自然災害、人的生老病死等等,自然界的或者社會性的,都屬於「純粹風險」。

純粹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三個遞進點

1)風險是否會發生;

2)風險如果發生,何時會發生;

3)風險如果發生,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純粹風險的發生,有重複性和一定的規律,所以其不確定性已經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例如:

1)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和預估損失;

2)各個不同地區人士的生命表。

純粹風險不能被消除或完全迴避,例如:

1)各種自然災害一定會發生,只是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幾率,造成不同的損失;

2)人一定會有生老病死。

所以,控制純粹風險的最佳手段,即是「風險轉移」,即是保險公司存在的主要目的。

由於純粹風險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大部分經過精算師的測量,都可以量化成為「可保風險」,例如人身保險及財產保險等。

另一方面,從心理學上面來說,對於純粹風險,並不存在不同類型的人;所有人都是厭惡「純粹風險」的。因為這種天災人禍,甚至自然死亡,都會給人帶來強烈的厭惡感。

投機風險 Speculative Risk

另一類風險即是大家討論的很多的投機風險。投機風險不僅僅是投資風險,是任何可能造成收益或者損失的不確定性,都是「投機風險」。包括人生的各種選擇。

投機風險中,大家最主要討論的即是「投資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說的就是這一點。

1)無風險收益

投資風險中,首先需要確定的是「無風險收益」。例如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美國國債收益等等,即是「無風險收益」。

2)風險收益

風險收益即是針對「風險厭惡型」的人而言。所謂「風險厭惡型」,即是如果需要我承擔風險,那麼一定需要對應的風險回報。在金融學中,對於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最佳的投資方式,即是適合於他的「投資組合管理」。高風險一定對應著高收益,否則便不接受這種風險。

所有人都是「風險厭惡型」么?我覺得不是。

例如中國股市的小散,其實是風險中性的。小散們能夠明顯地意識到股市的風險存在,然而並無獲取明確高回報的能力。因此,小散們其實不在乎股市的風險如何,是「風險中性」。

真正做到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的投資者,即是典型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

投機風險可以被迴避。如果完全不追求風險收益,那麼老老實實地把錢存銀行就行了,幾乎可以完全地迴避風險。

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投機風險的控制,並不是說消除投機風險。如果投機風險被消除,投資者將不會獲得任何的風險收益。

所以投機風險的控制,其實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風險水平。

從投資角度來說,控制投機風險,最好的途徑不是「風險轉移」(保險公司不會保障任何的投機性風險),而是「風險對沖」。即金融市場的衍生工具,包括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四大類別(forwards, futures, options and swaps)。這些衍生工具,和權益類投資及固定收益投資的組合,將會組成最適合投資者的風險投資組合,即最大程度地控制了投機風險。

從統計學角度來說,投機風險的重複性相當低。可以這麼說,就投資者而言,所有投資者都面臨著投機風險;就投資機構而言,所有非險機構以及保險公司的投資部門都面臨著投機風險。

個人覺得,風險這個詞說出來大家都明白。然而如果能夠深入地了解一下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並且適當地進行風險轉移和風險對沖,生活也許會少一些不確定性。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9-12-16
下一篇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