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雜談:什麼是匯率風險?

最近由於宏觀環境的關係,大部分的朋友們可能都比較關注外幣資產及由此引發的匯率風險。

本文主要和讀者朋友們討論以下問題:

1、什麼是「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2、如何衡量匯率風險?

3、如何減少匯率風險?

timg

一、什麼是「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麼是「本幣」DC 和「外幣」FC。

本幣,就是自己國家發行的主權貨幣。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在中國內地,自然發工資什麼的,都是拿的人民幣啦!所以,對於大部分的讀者朋友們來說,本幣就是人民幣。

其他貨幣都是「外幣」。

  • 如果,你只在國內消費,投資;那麼就不存在「匯率風險」。因為你所使用的就只有本幣。
  • 如果,你需要在國外消費,投資等,就需要用到外幣。這個時候,就涉及」匯率風險「。

所以,當我們談論」匯率風險「,有三個主要因素

1、需要使用外匯的時間

匯率都是相對的。

如果你就是今天使用外匯,那麼直接向銀行申請購匯就可以了,不存在任何風險,因為所有兌換率都是固定的。

而所謂的風險,就是指由於需要使用外匯的時間是在將來,當時的匯率水平不確定,因此產生」匯率風險「。

舉個例子:

如果你需要用美元在亞馬遜上面買東西,要支付100美元。

  • 如果你今天買,那麼不存在任何風險,直接去兌匯即可;
  • 如果你今天就看好了,但是一個月之後再買。這一個月之內,匯率可升可跌;你用人民幣去換,需要的人民幣可多可少,這就是」匯率風險「。

2、浮動匯率制度

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幣匯率掛鉤了外幣,那麼不存在任何匯率風險。

例如:中國香港地區居民,對於美元來說,由於採取固定匯率制度,沒有任何匯率風險。

對於人民幣來說,採取一籃子貨幣掛鉤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可升可跌,因此就存在匯率風險。

3、外匯政策管制

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和地區沒有外匯管制,只有部分自由港可以(例如香港地區)。

由於大部分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外匯管制,是不能夠自由地,隨心所欲地兌換外幣的。

外匯政策不僅僅影響是否可以足額兌換外幣,還影響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差。

二、匯率風險如何衡量?

匯率風險的衡量,一般用標準差 [公式] 表示。

投資收益部分:

[公式]

可以看出,對於外幣的投資,可以獲得三個部分的收益:

1、 [公式] ,中國國債的收益;

2、 [公式] ,匯率損益,人民幣升值為正,反之為負;

3、 [公式] ,國債收益的匯率損益。

一是外幣投資品本身的收益 [公式] ,二是匯率部分的收益 [公式] 。當然了,這些收益可以是正收益,也可以是負收益。

而匯率風險部分:

[公式]

其中, [公式] 是外幣資產的波動率, [公式] 是匯率的波動率,

[公式] 是兩者相關係數。

就公式本身而言,過於複雜;普通投資者無需關心量化的計算部分。

三、如何減少匯率風險?

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一般都是大量運用金融衍生品(Financial Derivatives),包括期貨、期權、互換等來對沖匯率風險。在一定支出成本之上,匯率波動的風險可以被完全對沖。

而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不具備使用金融衍生品的條件和資質;因此無法完全對沖匯率風險。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一般都是通過持有外幣、適當地購買外幣投資產品來平衡部分匯率風險。例如不少朋友選擇的美元計價的儲蓄型產品,可以獲得產品本身的收益和匯率收益兩個部分,即是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的一種方式。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9-08-30
下一篇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