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保單生日追溯「?

由於健康類的產品,都是根據投保時的年齡來計算保費;因此,如果年紀越小,保費就會越便宜。

這樣,如果部分剛剛過了自己生日的准投保人,會覺得因此吃虧;因為剛剛過了幾天而已,卻要在整個繳費期承擔貴一些的保費。

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局面以及吸引客戶投保,不少保險公司都會有」生日追溯「的方式,部分公司最長可以追溯3個月,部分公司最長可以追溯6個月。

本文就來和大家詳細解讀」保單生日追溯「的相關問題。

採用生日追溯之後,有以下作用:

1)投保日期會推前至上次生日年齡;

2)保單生效日期不變;

3)保費水平會減少至上次生日年齡;

4)下次繳費日期,是下一次的生日。

舉個例子:

小張今年5月1日年滿30周歲,計劃投保某公司的重疾產品:10萬美元的基本保額,終身保障,20年繳費。

現在是2019年8月份,如果不採用生日追溯:

  • 保單周年日為每年的9月1日,保費每年2,615美元,20年總保費為52,300美元;
  • 下次繳費日期為2020年9月1日。

如果採用生日追溯,保險公司假設小張是5月份來投保的:

  • 保單周年日為每年5月1日,保費每年2,542美元,20年總保費為50,840美元;
  • 下次繳費日期為2020年5月1日。

所以,可以看出

  • 採用生日追溯的好處:

1)保費便宜;保費會調降至前一次生日的水平,且整個繳費期都便宜;

2)如果是儲蓄型(帶分紅)的保單,增加了一點點收益。首期保費日,將會被推前至生日當月,因此,對於儲蓄型的保單來說,相當於多了幾個月的收益。

  • 採用生日追溯的弊端:

由於首期保費日被推前至生日當月,因此,雖然第一年的保費是付了全年的,但是只能保障這個生日年度剩下的月份;

對於上面小張的例子,由於追溯了3個月,雖然第一年付了一年的保費,但是實際只保障了9個月。

那麼,什麼樣的保單需要採用生日追溯,什麼樣的保單又不需要採用生日追溯呢?

1、均衡保費制度的保單:需要採用生日追溯

所謂」均衡保費制度「,就是根據投保生日年齡,之後每年保費是相等的。包括香港大部分的重疾險、分紅儲蓄險(注意:分紅儲蓄險,大部分保險公司不提供生日追溯)、定期壽險等。

對於這些產品,雖然多付了幾個月的保費,卻換來整個保費期內更低的保費水平;由於部分保單同時有儲蓄作用,因此肯定合算。

2、自然保費制度的保單:不必採用生日追溯

所謂」自然保費制度「,就是保費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不斷增加。典型的就是消費型醫療險。這些產品是沒有生日追溯的必要。由於保費是交一年,保一年的,多交的幾個月的保費是純粹的浪費。由於保費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不斷增長,採用了生日追溯,反而會使下次交更貴的保費日期提前,是沒有必要的。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9-07-06
下一篇 2019-08-30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