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接到客戶諮詢,重疾險額度買多少合適?壽險額度買多少合適?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來指定。
不少的保險經紀都會說到,重疾險保額要做到年收入的5倍甚至10倍。筆者認為這是不現實的。
舉個例子:
1)如果年收入50萬人民幣,那麼5倍年收入需要做到250萬人民幣的保額;
2)如果年收入100萬人民幣,那麼5倍年收入需要做到500萬人民幣的保額。
以這個標準來估算保費,只有消費型的重疾險可能滿足要求;如若選擇儲蓄型的、包含身故賠付的重疾險,保費過高。
然而,消費型重疾險的保障年期、保障條款部分又並非完善。所以筆者認為「5倍年收入」的重疾險的說法並不合理。
所以,本文的解答,會將重疾險之保額,和壽險之保額區分開來,以達到保障完善,且保費合理的最終目的。
1、重疾險保額:以一次重疾險治療費用為準備
重疾險的基礎保額,應當以一次重疾險的而治療費用作為標的。
在國標25種重大疾病(幾乎涵蓋超過95%的理賠案例)中,大部分的治療費用都在50萬或以下。
考慮到罹患重大疾病,不僅僅需要治療費用,還需要康復等費用,整體重疾保額在60-70萬人民幣左右,比較合適。
如若在香港進行選擇,10萬美元的基本保額,單次最低賠付額約12萬美元,約合84萬人民幣左右,可以滿足一次重疾的基本需求。且保費較為合適,不會給家庭造成較大的負擔。
且當前主流的重疾險,對於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等高發疾病進行多次賠付,適用性更廣泛;可以滿足持續治療等費用的需求。
當然了,如果家庭收入較高,在此基礎上上浮都是可以而且合理的。
2、補充壽險計劃:定期壽險保障
重疾險發生賠付的時候,受保人依然在世,因此大量醫療費用會造成很大的家庭負擔。
而如若受保人不幸離世,家庭又有不少的負債,缺少收入來源會給家庭造成重大的打擊。
因此,在重疾險保額的基礎之上,應當適當地配置定期壽險計劃作為壽險補充。
如此搭配的好處主要有:
1)降低成本。只用重疾險來配置壽險保額,成本會比較高;
2)選擇定期壽險而非終身壽險,亦可以大幅降低保費指出。
定期壽險計劃,一般保障到65歲或者75歲,即涵蓋主要的工作年期。對於有房貸及其他債務在身的家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作為一份按揭保障計劃。
定期壽險只需要比較保費就可以了。在同一個國家和地區投保,其保障條款大致是相同的。
定期壽險的保額就可以配置年收入的5-10倍,而毫無壓力了。
總結起來,以平衡保費支出及完善家庭保障為目標,重疾險應以一次重疾費用支出為標的,而補充定期壽險作為債務保障,是比較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