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保險:800萬保險營銷人士面臨轉型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突破3萬億元大關,而其中,800萬內地保險營銷員貢獻了近五成收入。在行業規模擴容中,營銷員立下了汗馬功勞。

既然是如此至關重要的角色,那麼他們目前的生存狀況如何?銀保監會「三定」後,又將給這個龐大的群體帶來何種新氣象?

生存現狀大調查:收入低、學歷低、留存率低

很多營銷經理在招聘時,總愛以「百萬年薪不是夢」去打動人。究竟,百萬年薪是不是夢呢?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2018年中國保險營銷員普查報告》深度起底了超800萬保險營銷員生存現狀。

女性成為保險營銷主力軍

2014-2018年,女性佔比一直高於男性佔比,女性保險營銷員是保險銷售主力軍。調查顯示,女性營銷員佔比一直在70%上下(如下圖)。

u1035348034034402809fm173app49fJPEG

 

學歷偏低,本科及以上不足13%

2014年以來,保險營銷員學歷結構總體以高中及中專、大專學歷為主,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數佔比低。截至2018前5月,高中及以下學歷人群佔比超65%(如下圖)。

u4016447901555149143fm173app49fJPEG

五成年收入低於4.2萬

目前行業整體年收入偏低,50%的保險營銷員年收入低於4.2萬元,年收入高於36萬元的人員佔比只有1.56%(如下圖)。

u4816440672284016799fm173app49fJPEG

 

存在50%左右脫落率

脫落人數呈現上升趨勢,2015-2017年壽險營銷員脫落率一直在50%上下(如下表)。

u7436394961063402015fm173app49fJPEG

2015-2017年壽險營銷員情況

作用功能不容否定,問題矛盾不容忽視

保險營銷模式,自1992年由友邦保險引入中國內地以來,行業從觀望到效仿,老百姓從陌生到熟悉,迅速發展成為我國保險業不可或缺的業務渠道。

一組數據便能有力地印證。

2017年,保險營銷員渠道共實現保費收入1.6萬億元,占當年全國總保費的42.4%。

今年前三季度,該渠道實現保費收入1.5萬億元,佔全國總保費的48.3%。

銀保監會中介監管部副巡視員施強表示:「對保險營銷模式需要一分為二看,清楚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一是公司的理念有誤,大多數公司對人員准入把關不嚴格;

二是人員「大進大出」;

三是從業違法違規,銷售誤導屢禁不止,虛假業務層出不窮,有的甚至進行非法集資犯罪。」

「這些與保險公司的管控缺失密不可分。」施強指出問題所在。

監管首談保險營銷如何改革

摒棄「唯量」是從,放棄「人海戰術」?保險營銷員如何改革?

對此,銀保監會首次指明了方向:鼓勵縮減管理團隊層級,完善以業務品質為導向的傭金制度和考核機制。

在力促保險營銷員模式轉型中,監管的配套政策也在持續發力。

2013年1月,原保監會發布《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保法》,全面規範保險營銷員的營銷活動;

2015年,原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中介從業人員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取消了營銷員資格考試。

2018年7月,銀保監會下發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從市場准入、經營規則、市場退出、行業自律、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此外,施強還透露了下一步保險營銷的監管重點:

一是全面強化保險公司的管控責任,包括嚴把營銷員准入口、把好培訓關口,及時自發自覺地進行門戶清理。

二是切實落實行業性執業管理。如組織開展全行業保險營銷員執業登記數據的清理清查工作,支持行業組織建立保險營銷員水平能力測試製度,支持、探索建立執業評價體系。

三是嚴厲懲處保險營銷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切實加強監測和評估、嚴懲以身試法者、嚴格追究責任。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18-11-14
下一篇 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