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幫人看保單,感慨也成為日常。
繳費基本相當的情況下,初始保額的差別很大,而到年老時的理賠金差異更大。
朋友家的老二,2歲男孩,他現有國內的保單和香港的保單對比:
如圖所示:
現有的國內合同,年繳費10150.06元,基本保險金額50萬。
而轉換方案,年繳費9128.7元,保額可達到141.75萬。
另外,因為國內的重疾險沒有分紅的功能,無論買多少保額,即使經過多長時間,最高賠償也不超過最初買的保額。
而港險,產品設計上有分紅功能,本用來對抗醫療的通貨膨脹,將來如果沒有理賠,那也相當於存了一大筆錢。
如上表所示:
75歲時,保單經過了73年,保額也只有最初的50萬。
而港險,75歲時,保單經過了73年,保額已經達到了584萬。
如果發生賠償,將是巨額的差異。
如果退保,國內的現金價值低於50萬,這與港險有數十倍的差距。
退掉原有的保單,會有損失,再繳下去,似乎損失更大,再者承認當初所做的決定不明智,也挺讓人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