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給大家分享過,如何選擇香港重疾險的保額,參見:香港重疾險保額買多少合適?,我們提到,重疾險的保額,主要是為了覆蓋罹患重疾給我們造成的治療支出以及收入損失。因此,重疾險的保額一般以治療一次癌症的費用,外加1~2年的收入作為基礎,如果是父母則無需考慮補償收入損失。不過,我們上一講還留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講,那就是醫療通脹將如何影響重疾險保額的選擇。今天的講堂,我們就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1. 通貨膨脹
在講醫療通脹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因流通貨幣的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平在一段時期內連續上漲,貨幣購買力不斷下降的現象。直白一點的表述,就是因為通貨膨脹,10年前的100元,與今天的100元,所代表的購買力是完全不同的,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深有體會。
為了刺激國家的經濟增長,央行需要不斷增發新的貨幣,導致市場上的貨幣(通常指廣義貨幣M2,代表了居民的購買力)不斷增多。當貨幣增發的速度大幅超過該國GDP的增長速度時,由於商品的供給未能跟上貨幣的增發,就會出現「較多的金錢追逐較少的商品」,必然會引起社會上商品物價的整體升高,貨幣購買力下降,通貨膨脹出現。
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大家一定要關注自己的理財或投資所能產生的實際收益,即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後的收益情況。例如人民幣的通貨膨脹率長期保持在每年3%左右,某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為每年5%左右,則該理財所能提供的實際收益率約為每年2%(可以用5%-3%=2%來近似計算,正確的計算公式應為105%/103%≈102%);如果某理財產品所提供的收益率連通貨膨脹率都比不過,那麼投資這種理財產品不僅無法獲得實際收益,還會令自己的財富縮水。
中國居民消費指數(CPI)變化
基於居民消費指數(CPI)計算,中國過去十年通貨膨脹率大約在2%~3%之間。很多朋友可能會表示很吃驚,為什麼感覺最近幾年央行增發了很多貨幣啊,為什麼通貨膨脹率卻能維持在如此低的水平?這是因為中國的居民消費指數計算是不考慮「房價變化」這一重要因素的。如果把隔幾年就翻一番的房價考慮到CPI中,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會大幅提升。
2. 醫療通脹
與通貨膨脹類似,醫療通脹(Medical Inflation)可以理解為,我們花同樣的錢,享受不到與之前同樣的醫療服務了。
不過,相比於CPI,醫療通脹最大的特點就是——通脹得更加厲害。
一些全球性的醫療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平均的醫療成本漲幅將達到7.2%,這幾乎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公布的2018年全球通貨膨脹預測值3.5%的兩倍還多,中國內地的醫療通脹水平更是超過了全球和亞洲的平均,達到了10.6%。
最近幾年全球醫療通脹水平
10.6%是個什麼概念呢?用「72法則」簡單算一下,72/10.6約等於7,也就是說醫療通脹如果保持這個漲幅(10.6%),7年後中國的醫療成本就將會翻倍。
3. 考慮醫療通脹的重疾險保額選擇
我們已經介紹過很多次,重疾險所提供的經濟補償作用,一方面是用來補償治療開支,這一方面要考慮的是醫療通脹;另一方面是用來補償收入損失,這一方面要考慮的是通貨膨脹。由於未來被保險人會患何種重疾、在何時理賠、要花多少錢治療、會對後續生活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在考慮通脹因素時,也沒有必要非常精準地測算所需的保額,只要大概算一個數就可以了。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重疾險的理賠金有兩個作用,因此基於當前全球範圍內約3%的通貨膨脹率和7%的醫療通脹率,我們可以大致可以選擇中間值5%作為重疾險保額選擇的通脹率。如果有朋友購買重疾險是單純用來治病的,我則建議考慮通脹率時使用較大的7%。
如果選擇5%的通脹率,根據「72法則」,72/5=14.4,也就意味著同樣金額的貨幣購買力將在約14.4年後「減半」,例如今天的100元,在14.4年後就只能購買今天50元的東西。對於投保人來說,如果你認為自己購買的重疾險可能會在15年以後才派上用場,那麼我建議你在今天投保的保額應該是你計算出的基礎保額的兩倍。
這裡,基礎保額的計算為,今天一次癌症的治療費用,外加被保險人1~2年的工作收入,通常應為50~100萬元人民幣。考慮上通脹的因素,所需要的保額應提高至100~200萬元人民幣。如果通脹率更高,或者預計重疾險派上用場的時間更晚,則所需要的保額也就更高。
通過這個計算,我們會發現,由於通貨膨脹和醫療通脹的存在,我們今天所購買的重疾險,如果沒有分紅,保額的縮水在未來是很嚴重的。按照5%的通脹率來算,大約15年後就減半了;按照7%的通脹率來算,大約10年後就減半了……
4. 帶分紅的重疾險
目前,內地的重疾險由於銀保監會的規定,不能設計為分紅型,因此無法為投保人提供遞增的保額來抵禦通貨膨脹。香港主流的重疾險都是分紅型,基於產品特性,可以提供現金分紅與保額分紅兩種類型的分紅,目前大多數產品的演示內部收益率(IRR)都在3%~5%之間,單純從金額上來看,是可以非常有效地抵禦通貨膨脹的。
但是,我們仍然要強調,分紅都是非保證的,因此未來究竟能否兌現,還要看保險公司實際管理風險的能力以及投資能力。如果保險公司真的能按照計劃書的演示金額派發紅利的話,則購買分紅型的重疾險,幾乎不用考慮未來的通貨膨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