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市場近幾年產品變化很大,各大保險公司都在進行競爭,其中以友邦和保誠較為突出,誰讓他們是目前香港保險公司業績排名前兩位的呢?去年友邦推出加裕倍安保(加強版),便直接面對保誠的守護健康危疾加倍保,結果是友邦以保費便宜和多次理賠,完勝!今年年初,友邦又推出了自己最新的重疾險產品-加裕智倍保,保誠便於4月份也推出了自己的重疾險計劃-守護健康危疾加護保,今天我們仔細分析兩種產品的區別,便於大家選擇。
不用擔心有選擇困惑症,看一款重疾險產品是否適合自己,首先要看三個方面:保費、槓桿、保障範圍。我們分別拿0歲寶寶和30歲女性做案例比較,保額都是20萬美元,繳費周期10年。
先看保費。同樣的保額和繳費周期,每個產品的費率表精算出的保費都不一樣,讓不同預算的客戶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同樣的保額和受保人,智倍保在0歲寶寶階段的費率上約便宜12.5%,而對於30歲女性費率也有著約17%的優勢,一句話:智倍保更便宜,性價比首選。
最直觀的事物,往往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只單純看保費的話,是淺顯和業餘的做法。來看看更為重要的參考因素:槓桿。簡而言之,就是你花了多少錢,能得到多少倍的保額,當然是越高越好。
我們從保額槓桿槓桿做了詳細的對比。結果是有些吃驚的,費率更高的加護保,基本再各個階段的保額槓桿,都超過智倍保。
保障範圍意味著理賠哪些疾病以及怎麼理賠。
抉擇產品的因素中,費率和槓桿永遠是首要考慮的。
但是決定客戶心理天平的,往往是藏在細節中的魔鬼。
118種和112種疾病保障哪個好?這個不重要,可以忽略,值得討論的是怎麼個賠付法(次數和比例)?
智倍保有幾個關鍵的賣點:癌症多次理賠(260%保障)、費率親民、家庭保障功能、前十年送50%保額(30歲前後有差別)
再來看加護保手中的砝碼:良性腫瘤手術額外賠付、嚴重疾病多次理賠(320%保障)、涵蓋先天性疾病或發育異常、前十年送50%保額(無年齡差別)
看出來了吧,被壓制兩年的保誠,這次準備的非常有針對性:
首要解決的是智倍保的癌症三次理賠。
加護保的對策是:不光癌症,那我就連中風和心臟病也能多次理賠,要知道,這三類疾病,佔據著全球重疾理賠超過90%的比例,最大保額從260%增加到320%,正常人都會心動的。
第二步棋,是針對智倍保的早期和先天疾病的保障。
加護保對於良性腫瘤手術有額外賠付,也能涵蓋先天性疾病或發育異常。這樣的功能,不難看出來是對於孩子和成年人的照顧,先天性疾病和發育異常,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不易察覺,一旦發現,絕大多數的公司也不會理賠,智倍保和加護保這兩個產品都能提供保障,算是業界良心;隨著醫學日益發達,大家愈發關注日常身體檢查,良性腫瘤手術越來越多,良性腫瘤的手術額外賠付,不是加護保的首創,但也彰顯人性關懷。
再對比前十年的保額贈送,加護保前十年不論受保人年齡,一律贈送50%保額;而智倍保對於30歲以上的受保人,「僅僅」贈送35%保額。沒對比,無傷害,30歲以上的同志們集體感到被冒犯,玩笑話。
你有我亦有,你無我還有,這就讓智倍保很為難了。
不過勝負的天平不會因此就倒向加護保,智倍保的家庭保障功能還是很值得鼓掌的,這項是友邦的首創絕招。
父母給孩子的保單,可以雙雙作為持有人,其中任意一方如果發生身故風險,保費將予以豁免;夫妻間的保單,如有婚姻變故、預算有限、一方因健康問題無法投保,可以雙持有保單,一旦一方發生身故風險,要不拿理賠金,要不豁免保費。
討論了這麼多,哪款產品更好呢?還是那句話:產品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每個人的收入、家庭人口結構、現金流等各方面都不一樣,對於這兩款都非常優異的重疾險,我們的建議是:
1.加裕智倍保
費率便宜、延續癌症260%保額理賠、前十年贈送50%保額,還增加家庭保障功能和先天性疾病保障,可謂一人投保,全家少憂。對於預算有限又不想犧牲保額的客戶,這是性價比極佳的產品,而家庭情況較為複雜或考慮長遠的客戶來說,家庭保證功能非常適合。
2.守護健康危疾加護保
保費相對貴些,但是在可接受範圍內,貴在哪兒呢?癌症/中風/心臟病的320%保額理賠、良性腫瘤手術額外賠付是最主要的,同時還有先天性疾病保障和前十年50%保額贈送,雖然保費貴了點,但是槓桿方面居然也是杠杠的。如果您預算充裕,或家族有複雜的病種遺傳史,完全可以考慮選擇守護健康危疾加護保。
公司規模背景、國內認可理賠醫院數量、風控能力、國籍和居住地不同的費率差等等方面,對於兩個產品來說,幾乎平分秋色。
長跑比賽中,最讓領跑者不安的是:在屁股後面,總有那麼幾個離自己很近,像尾燈一樣緊跟著的傢伙。一旦最後一圈的鈴聲響起,這幾個追趕者可能會突然露出壞笑,瞬間速度換成五檔,一溜煙超過你。
保誠和友邦,在未來的產品競爭中,會不斷的切換自己的領跑者和追趕者的角色。強大的公司背景、用心的貼近客戶需求,讓它們很難掉出第一領先集團,良性的競爭讓兩家公司都會持續推出好的產品,不論您有怎樣的選擇困擾,都歡迎和我們進行諮詢互動,更多的專業藏在後續細節服務中,而遠遠不止於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