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客戶在購買香港保險時被告知,需要加保費,仔細了解才知道,客戶被診斷有幽門螺旋桿菌,到底這個有什麼危害?血糖偏高,但不用服藥;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但沒有感覺不適;甲狀腺結節,醫生說定期複診就好,沒什麼大礙…… 所以,我的身體應該基本健康吧?畢竟不需要特別治療,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
好的,我對於客戶描述自己的身體已經習以為常了。
可引致胃癌及胃潰瘍的幽門螺旋菌感染在全球非常普遍,估計44億人受感染,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數據分析研究顯示,本港、台灣、內地、韓國等亞洲地區感染率達55%。
幽門螺旋菌是可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內的細菌,不怕胃酸,因會刺激胃酸分泌損害胃壁,繼而引發潰瘍。患者會長期感到胃痛,亦可能出現胃酸倒流癥狀。
幽門螺旋菌更可引致屬全港第4大癌症殺手的胃癌,國際癌症研究組織亦將幽門螺旋菌列為致癌物,是第一種被定為致癌的細菌。
感染幽門螺旋菌的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一旦出現腹脹、噁心、嘔吐等不適,隨時已惡化至胃炎。由於並非所有感染者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所以很多人低估其影響力。
本身患關節痛及風濕的病人屬於高危,因長期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已對胃黏膜造成損害,引致胃潰瘍,若再感染幽門螺旋菌,胃出血風險比常人高三倍。
市民可透過十分鐘吹氣測試檢驗胃部是否有幽門螺旋幽門螺旋桿菌。
內地也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大國,該病菌可在共餐,接吻時通過唾液傳染。
我接觸過的內地投保人,也有不少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他們當中分曾經感染現在康復,正在感染正在服藥治療以及現在感染沒有接受治療。
說實話,在內地醫療差異還是不小的。有的醫生馬上讓他吃兩周葯,有的醫生讓客戶回家去,不舒服再吃藥。
投保時,對於代理人經驗以及撰寫健康申報的能力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會導致不一樣的核保結果。
我的核保經驗未必代表核保部所有結果,是通過自己客戶經驗以及同事核保經驗總結的。
對於曾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投保時已經痊癒的投保人,投保任何保險,提供半年內幽門螺旋桿菌測試。若結果為陰性,正常承保,標淮保費沒有不保事項。
對於投保時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投保人,需要很謹慎,很容易導致有不保事項或者加價。新入行代理人會直接將投保人現在情況申報,沒有接受治療的就說沒有接受治療,正在治療就說正在接受治療。雖然內容不一致,但是同樣是仍然存在幽門螺旋桿菌。
一般而言,這樣申報,香港保險公司就會將投保人的保費增加40%左右,或者將胃癌不保。投保人的意見會因此非常大。
其實只要有經驗的代理人都知道,若投保人沒有治療,應該讓他投保完回去立即開始吃藥治療,然後,等核保結果出來後,先讓客戶不要確認核保結果,等他吃完所有葯後複查幽門螺旋桿菌。
注意!只要再次檢測的報告結果為陰性。
就能夠將保費加價以及不保事項變成正常核保,標淮保費完全承保。
所以,多做一步很重要。這都是經驗累積,以及代理人願不願意等客戶之間完成。
很多很水的代理人明知這樣可以讓投保人獲得更好的保障,都催促投保人接受加價或不保事項等核保結果,為的就是趕緊通過保單收錢。
每家香港保險保險公司核保指引不一樣,每個香港保險代理人素質不一樣,因此,遇上一位專業代理人就應該尊重對方的專業以及經驗,和對客戶的承諾。
我們當然希望每個投保人都是健健康康的,但是誰都不會完全健康的,當遇到有身體狀況有問題的投保人,想盡辦法讓他們獲得保障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