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我覺得自己的銷售技術並不如內地的保險銷售呢,就是給內地居民講解出儲蓄保險的時候,他們問我的問題中反映:
1:我要養老儲蓄,不是儲蓄保險。
(儲蓄保險就是養老儲蓄,教育基金,成長基金,婚嫁基金,買房基金,旅遊基金,護理基金…….有一百個名字,本質就是儲蓄保險,區別是根據各自風險偏好選擇分紅派發模式。)
2:你這個儲蓄保險能不能年年返分紅,我聽過內地有在第三年就能返分紅的,你知道,這麼多年的計劃,交完10年後我就和保險公司沒有關係,失去聯絡了,如果保險公司從第三年開始每年給我返分紅,我就會覺得很安心,和保險公司的關係很親密。
(……….,分紅是第三年開始發,但是只是發到保單裡面,不是投保人銀行裡面,內地銷售嘴巴太厲害,我也是服了,儲蓄保險大多是第十一年才能自由提取。十年內提取是部分退保,損失慘重,用這個語術的原因是捉住投保人想要提前獲得好處以及靈活的心理,也對賭他們繳費期內不會提前提取現金價值。)
關於語術,我相信很多人聽過
「年存2萬,每年返4000元一輩子
年存5萬,每年返10000元一輩子
……
年存100萬,每年返20萬一輩子
只需存五年,就返一輩子
年金可取走,不取自動進入分紅賬戶,3.5%年複利滾存,還有分紅拿。」
———一年存5萬,存五年就行,每年返一萬元,返一輩子。
這麼好的事,讓我也放個100萬一年,每年返我200萬。
這種每年存N萬,年年能領錢、一直領到死的計劃很多人都遇到過,或許也有很多人買了。
內地銷售人員和你說,你可以拿這錢去當教育金、養老金、婚嫁金,留給孩子,那也是一大筆財富啊。自己搖身一變千萬富翁?其實沒那麼神奇,它就是一款儲蓄保險。0保障功能,純投資理財用的,第三年開始有分紅,第十一年開始自由提取。
大家留心的話,這幾年內地銀行保險代理銷售的產品,許多都是「一年交N萬,年年返現、返一輩子」的年金險。有的設計的特別花哨,什麼生存金啦、養老金啦、身故金啦、這個賬戶、那個分紅的。
眼花繚亂。
但無論多麼複雜,用IRR公式一算便知,收益大多只有2-3%,而且還是存幾十年的情況下。
香港的最高5.5%,以上的極罕見。
這類產品,不可能像話術忽悠的那樣,收益特高,能當婚嫁金、教育金、養老金用。你要真報著這樣的目的買,吃虧的是自己,我對儲蓄保險沒意見,它有存在的價值,主要是它的營銷話術特別泛濫,適合扒一扒。還有一點,銀行內地保險代理人在推這種產品時,絕對不會提到中途退保風險的。
甚至可能連這是保險,都不會說。
保險是沒有保本概念的。想拿回本金,要麼是持有達到一定期限、要麼是達到賠付標準。提前退保的話,損失超大的。儲蓄保險也一樣。不是我黑內地銀行和保險公司啊…只是有時候在營銷上,真的挺不靠譜。
我之前也接過類似電話,小夥子上來一通吹——我們這產品限量版,特別好,折算下來,一年給你40%…
我天,龐氏都不敢這麼吹吧?
一追問才知道,一年存一萬,返現4000,可不就是40%嘛…誰也沒說是收益40%啊。
你自己誤以為的,怪我咯?
這就是典型的營銷話術了,模糊信息、似是而非,讓你自己進圈套。
聊理財,就突出利潤,迴避風險;
聊保險,就突出回報,迴避期限;
聊貸款,就突出金額,迴避成本;
死纏爛打跟你磨一個小時,一點兒錯都挑不出來,腦子稍一暈,就被帶坑裡了。
就欺負你不懂,怎麼破?
「五年之後本金全部收回」的誤會,也是一種話術陷阱…
其實儲蓄保險是有存在價值的,比如老人啊、低風險愛好者啊、家裡特有錢的想用它來保全資產啊。只是它的這個「年年返、返一輩子」的特點,特別適合拿來忽悠人…
這是低風險長期計劃,想要一夜暴富的去買股票或者有槓桿的基金!100塊變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