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購買壽險時,常常會在「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選擇上舉棋不定,想終身享有保障,無奈保費有些高,選擇10年的定期壽險,過保了還要重新考慮續保。
那麼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最近一位粉絲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糾結事,他發現,以相同的保險標的為參考,同樣是30歲男性、繳費期限20年、保額10萬元,每年的保費相差近十倍!
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如果是20年,那麼每年繳納的保費大約300元左右;
而對於終身壽險保障可達終身,他20年中每年所要繳納的保費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
幾千元的保費對他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那麼到底應該買哪一個呢?
什麼是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如果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若保險期限屆滿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險合同自然終止,保險公司不再承擔保險責任,並且不退回保險費。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10年、15年、20年,或到50歲、60歲等約定年齡等多項選擇。
定期壽險屬於消費型險種,特徵是,保險公司僅承擔合同規定期限內的保險責任,責任期滿則合同自然終止,保費概不退還;
什麼是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為終身,被保險人不論因遭受意外事故還是疾病,導致身故或高殘均可得到等同甚至超過保險金額的保險金給付。
而屬於儲蓄型險種的終身壽險,一般以100歲為分界,百歲之前承擔死亡保險責任,而被保險人滿百歲之後,保險公司也需要按保險合同規定給付相應的生存保險金。或者還包括約定到一定年紀比如60歲後,每年返還被保險人定額的生存年金。
也就是不論生存或者死亡,終身壽險被保險人都有保險金可拿。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適合什麼樣的人群?
那麼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適合什麼樣的人購買呢?
1、定期壽險:定期壽險是純粹意義上的保險,具有「低保費、高保障」的優點,性價比較高,適宜人群包括:
1)家庭頂樑柱,家庭收入主要來源;
2)事業剛剛起步的年輕人,收入暫時有限,資金主要用於發展事業;
3)單親家庭且子女未成年者,一旦遭遇意外,子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4)善於投資理財的人士,兼顧保障和投資需求;
5)債台高築者,債償能力人遭遇意外,則債務負擔惡化物質和精神情況;
6)私人企業的合伙人,意外發生保險金可暫時緩解企業資產、個人資產空窗。
2、終身壽險:近似「長期儲蓄」的終身壽險,保費最終都返還至消費者手裡,保費較高:
因此,這類保險產品比較適合有一定年紀的家庭富裕型人士,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希望能在身故後給家人帶來一筆收入。
或者,具有穩定型投資需求的人士,對於他們來說,終身壽險兼顧投資和保障,不失為好的選擇。
實際上,若條件允許,即使購買了儲蓄分紅型的終身壽險,也可以在其基礎上加買定期壽險,以低廉的價格獲得理想的保障。
關於買壽險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定期壽險不如終身壽險
與定期壽險不同,相對於收入較低而保險需求(通常來自家庭責任)較高的人群,定期壽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誤區二:買了定期壽險可以不用買其他保險
定期壽險保障全面,且保費便宜,具有意外身故,以及殘疾保障。但是定期壽險不能夠進行針對性的保障,特別是針對家裡的頂樑柱,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具有針對性,且保障額度高。
誤區三:條款不清就投保
購買定期壽險時要注意可續保和可轉換條款。「可續保」的投保人續保時的年齡與續保次數不能超出保險公司的規定;「可轉換」的投保人在行使轉換權時投保人不必提供被保險人的可保證明。這兩條款是為了滿足投保人更高的保障需求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