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由行城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為什麼內地人喜歡去香港買保險?據香港特區政府保險業監理處網站公布的數據,在2006年前三季度,內地訪港旅客在香港購買新保單保費共計21.75億港元,占這期間個人業務新保單保費(382.65億港元)的5.7%。,而這個比例至今還處於穩中有升。 為何內地居民熱衷於到香港買保險呢?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內地居民到香港買保險,主要是看好香港保險公司穩定的回報率以及完善的法規。同時,香港保險公司的險種多,服務也比較好,這就是內地消費者選擇香港保險公司的原因。
香港保險的優勢: 真正做到客戶第一 香港的保險產業擁有較悠久的歷史,它是世界上開放程度最高的保險市場,其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的金融監管體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由於保險基本上都是長期的計劃,至少10年、20年甚至終身。在整個保險合同期間,客戶始終處在弱勢,而保險公司則處於強勢。其原因就是從理論上講,保險公司在整個保單合同中,隨時都有理由拒絕客戶索賠。
香港保單條款中的「不可爭議」條款,明確規定保險公司不能拒絕投保兩年以上的壽險索賠,從而制約了保險公司的權力,最大限度保護了客戶的利益。 費率低,高保障 在香港買人壽險附加重大疾病險,費率有時只是內地的1/2到1/3,而且香港一些保險公司的儲蓄型壽險大都提供10%~20%(單利)的回報率,附加每年現金紅利或基金結餘,紅利為0%~30%,根據公司經營狀況而定。但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一家國內保險廣州分公司的保險代理人告訴筆者:「在收益率方面,我們的產品無法同境外保單競爭,我們的預期收益率最高在3%~5%之間,而境外保險都在10%以上,甚至達到20%。
而在理賠方面,內地的公司也不樂觀,舉個例子說,在2001年SARS期間,國內保險公司對患病者的理賠率還不到50%,而國外保險公司理賠率是100%,這種對比明顯阻止了潛在的客戶買國內保險。」 「不可爭議」條款 至於保障方面,香港保單有一個「不可爭議」條款,規定保險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作廢」。簡單來說,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隱瞞、漏報、誤告等理由予以抗辯的期限是兩年,超過兩年保險公司便不得以此為由拒付賠償金。比如王先生在簽下保單之後兩年,突然發現自己患有某種受保疾病不幸過世,他的家人想要申請理賠,如果在內地,保險公司有可能以「受保人當時隱瞞疾病狀況」而拒絕理賠,但在香港,一旦過了兩年的可爭議期,「不可爭議條款」就能駁回了保險公司這種理由,從而保障投保人權益。 買香港保險理賠難嗎 很多人之所以對香港保險存有一定顧慮,主要是考慮到理賠的問題。畢竟香港離內地有空間差距,不比在內地投保理賠那麼便捷。而且香港的保險公司是否承認內地的醫療病歷也是個問題。其實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
香港的保險公司採取的「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使理賠工作變得簡潔,而且具有較高的理賠成功率。香港的保險公司對理賠工作極為重視,因為理賠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公司的形象和信譽,以及客戶對公司的信心。 為此,那位某保險公司員工告訴筆者,由於香港保險業對內地醫療體制的不完全放心,所以香港保險業並不是對內地所有醫院的病歷都承認,她向筆者列舉了在廣州的幾個看病定點醫院,如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南方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等。
這些醫院全都是三甲醫院,無論是從醫療水平還是分布來說,都能解決廣州居民的看病問題。 據這位員工介紹,如果投保人生病了,可以先給保險代理人打個電話,或者直接打電話給公司的客服中心,報出自己的保單編號就行了。以後到了出院時憑病歷、發票、出院小結、理賠單(以上四種需要正本)以及化驗單(可以用複印件)等,寄給保險公司,公司會開一張支票給你。 「這個時間大概15天左右,最主要的是,只要投保人相關證明齊全,我們從不會出現不理賠的事情。」那位員工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