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準備投資的時候,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要違法。目前,個人每年可以從銀行合法換取的外匯金額為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在換匯前需要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該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顯然,你打算投資海外股市和樓市,都屬於明令禁止的行為。當然,有時候法律阻擋不了「聰明」的中國人,一些人通過「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點將境內的資金換成外匯,轉移到海外,也造成了許多華人居住熱點地區的房價大幅上漲。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冒一點法律的風險,去進行海外資產配置呢?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首先,國家近期對外匯非法外流查得比較嚴,一旦被查到,將被列入「關注名單」,在一定時間內限制或禁止換匯,並被計入個人信用記錄。
其次,「螞蟻搬家」式的資產轉移方式,還有可能被認定為是洗錢行為,遭到法律的嚴懲。
今年,著名導演英達就在美國惹上了官司,原因是在2011年4月到2012年3月之間的11個月之內,他先後把46.4萬美元存入他和他妻子的聯名賬戶。為了繞過監控,他每次存錢額度都低於1萬元,前後分50次存入。最終,英達以繳納罰款的方式避免了牢獄之災。
我個人認為,根據你的資金量,做一些海外資產配置是合理的,但一定要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
目前,國內如果要投資海外市場,主要有這麼幾個渠道:一是購買銀行的外匯理財產品,多數為美元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約為2%;二是購買QDII基金,今年受海外證券市場表現良好的影響,QDII基金普遍業績靚麗,業績增長多數超過20%,表現最好的回報率超過50%;三是通過滬港通或深港通的渠道,投資部分在香港市場交易的股票,如今年漲幅驚人的騰訊等都可以通過此渠道購買;四是互認基金,也就是在內地可以投資香港的基金。
至於你需要拿出多少錢來配置海外資產,則要由你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了。如果你沒有移民、海外留學等大額外匯需求,配置的比例可以低一些,比如10%~20%。
實際上,如果你不太了解海外市場,資金盲目出海,不僅不會給你帶來好的收益,甚至還會產生新的風險,比如匯率風險、海外市場波動風險等。因此,海外資產配置一定要慎重,不要為了配置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