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產的特性
1. 保險資產的安全性
在所有的投資方式中,保險可以說是最安全的。樓市受政策調控影響大,資金隨時被套牢;股市漲跌跌,都是大機構在操控;黃金、外匯、期貨更是說不準,一個不小心就血流成河。相比之下,只有保險是穩賺不賠,收益以契約形式約定。
著名投資人但斌說:投資是時間的玫瑰,保險資產就是這句話的最好的詮釋,它用時間換空間,在確保安全的同時,通過長周期的複利,創造巨大的價值。
2. 保險資產的專屬性
保險的受益權大於債權和繼承權,任何人不能剝奪、分享受益人的權益。同時,受益人領取的保險金不是遺產,不用償還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父母婚前給子女買的保險,屬於個人財產,即使將來離婚,配偶也無權分割。
3. 保險資產的流動性
保險裡面的錢也是錢,一旦經營出現問題,保單可以進行靈活貸款。而且向保險公司申請貸款,手續簡單,也不需要其他資產抵押,貸款的同時保障不變。如果急等著錢要用,無須提供其他的資產證明抵押,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保單貸款,貸款的額度一般都在保單現金價值的80%以上,有些公司甚至能做到90%以上,而且放貸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資金的流動性和靈活度也很高。
4. 保險資產的收益性
保險資產的作用
通俗地講,保險在金融工具當中充當著留住錢,藏住錢的角色。原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經濟學家林毅夫說過:中國契約式金融產品奇缺的時代,只有人壽保險可以歸類為生命長度衡量的資產。保單的起點和終點是以被保險人的生命來做衡量,是最具安全性和專屬性的避險資產
1. 免於債務和稅收的糾紛
先看債務,保單收益免於債務的糾紛。比如我做生意今年純利賺了5000萬,我拿其中的500萬買了房子或者其他的古玩字畫,萬一生意失敗破產了,法院就會強制拍賣掉這些東西還債;但假如我拿這500萬買了理財型的保險,那麼即使未來我生意失敗破產了,這500萬的保單是不可以被查封和罰沒的,這是保險法的「保單受益權大於債權」的明確規定。
再看稅收,我們的很多收入都要交稅,比如工資要交稅,出租房屋獲得的收入要交稅,經營企業有各種各樣的稅,唯有保單收益不用交稅,所以,不管這個保單未來產生多大的利益,都完全屬於受益人。
2. 免於婚姻帶來的風險
我們之前看新聞說京東的老闆劉強東娶了奶茶妹妹,然後他就把自己在公司有多少股份做了婚前的公證。為什麼呀?其實就是保證假如未來婚姻有風險,他個人的財產不被分割。保單同樣具有這樣的功能,比如婚前的大額保單,其保險金是屬於個人的專屬資產,即使發生婚姻風險,也不用擔心這部分資產被分割。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富豪會選擇在孩子婚前,給他們購買高額理財險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想給誰就給誰,我的財富我做主
這裡涉及到「法定」和「指定」的區別。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在銀行有1000萬的存款,他突然離世了,這個1000萬就是遺產,遺產就需要「法定」繼承,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是法定的繼承人,而且每個人的繼承比例是不一樣的,「法定」繼承的流程很複雜;但假如這個人購買的1000萬的保險並且明確了受益人,這1000萬的保險金就「指定」給了受益人,其他人沒有資格來覬覦這1000萬,這是保險受益權大於繼承權的體現。
富人青睞高額理財險的原因
在經濟新常態下,高凈值人士其實面臨著一場大洗牌:供給側改革、房地產去庫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電商風起雲湧,與之對應的是眾多傳統行業經營壓力重重……每一次的經濟輪動都會早就一批新的富豪,但同時也會有一批富豪被淘汰。
正因如此,高凈值人群對財富追求的目標實際上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過去,他們更多的關注資產增值,資產配置策略偏激進;而今,高凈值人士們更加關注資產的安全性,更加關注資產的保全和傳承。
當前巨額保單頻現,不是這些高凈值人群「有錢任性」,而恰恰說明他們充滿智慧,眼光長遠。因為通過保險資產的配置,可以——
1. 有效實現資產保全,在春風得意時預作籌劃,為將來可能到來的寒冬留下充足資本;
2. 有效實現資產隔離,嚴格區隔企業現金流和家庭生活必須的現金流,在企業和家庭之間建立一道「防火牆」,以防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3. 有效實現資產傳承,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源源不斷出產現金的備用企業,讓孩子擁有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