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高收入人群選擇海外信託做資產配置?

在《2016中國高凈值人群出國需求與趨勢白皮書》(Going Global: Trends ofthe Chinese HNWI 2016)中提到:

◆ 近五成的高凈值人士表示會繼續增加海外金融配置,目前這些人的海外金融投資已佔他們投資資產的16%

◆ 海外信託占海外金融投資比達17.1%

◆ 31.2%的人士選擇信託公司作為海外金融投資的最主要渠道

Q:那麼對於高凈值人士來說,為什麼會選擇海外信託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部分?

配置外幣資產

高凈值客戶的生活日趨國際化,投資日趨國際化,他會有很高的外幣資產需求。其實跟高凈值客戶溝通,他會告訴你,家人在美國也拿到美國綠卡,第三代取得了美國國籍,希望給他們留錢,兩個小孩在20歲的時候各拿到100萬美元作為孩子的教育金。

為了實現對孩子的這樣一個愛與傳承,由於中國可換匯額度的嚴格管制,每人每年5萬美金的額度,意味著我和愛人每人每年可換匯10萬美金,意味著他要去攢夠這200萬美金的教育金,要高達20年的 準備期才能用滿這些外匯額度,而且是在沒有其他外幣用途的情況下,專款專用,20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因為高端客戶他的生活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國際化,所以說越來越多的外幣資產提上了他的投資日程。

為什麼說買海外信託能實現外幣配置呢?海外信託的幣種要麼是港幣,要麼是美元,港幣和美元是聯匯制,不會有大的相對匯率浮動,幾乎有95%的內地居民買的都是美元信託,因為他們有這樣一個現實的外幣需求。

免徵遺產稅

從2000年推出遺產稅草案開徵,就有一個明顯的政策暗示「劫富濟貧」。在任何國家都一樣,越來越多的富裕人群在擔心這一點。雖然沒有正式實施,在近些年的兩會期間,關於遺產稅開徵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甚至有學者建議在深圳進行開徵遺產稅的試點。鑒於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富人也意識到,如果不做好相應準備的話,未來很有可能自己的資產要被開徵遺產稅,會有很大一部分錢變成政府資產。

海外信託的5大優勢

信託作為一種實現財產隔離功能的財富管理手段,已被境內、外的高凈值人群廣泛使用。鑒於信託關係成立後,所交付的財產就成為信託財產,系一種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以及受益人的財產,這使得信託財產具有了財產隔離的功能。

只要你合理合法使用「信託」的功能,信託自然能夠為你個人財產穿上一套「保護衣」。尤其是在面對龐大的家族財富時,信託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私密性強

設立信託後,無需遺產認證,避免了身後財產明細公諸於眾,有利家產信息的保密,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遺留的生意和後代不受外界的影響。

例如,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 · 沃爾頓生前為他的孩子們設立了多個信託,但外人從他的遺囑中只知道有這些信託的存在,至於這些信託中的資產明細和執行條款卻是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

隔離風險

有時財產繼承人難免不受債權人甚至來自於其他家庭成員對財產的追索和分割威脅,但如果設立了信託,信託資產作為獨立存在的資產,其名義所有權屬於受託人,任何外界的變故都不會影響信託資產的存在,這樣至少在信託範圍內的資產便受到了隔離保護。

所以,有了信託保障,再不必擔心由於生意失敗而被迫轉賣公司、變賣豪宅、甚至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劇發生了。

約束後代

由於信託受益人沒有任意處置資產的權力,可以避免後人揮霍家產或被騙錢財等風險。通過設立信託,可以實現某些特定的財富傳承目的。

例如,在促進繼承人成才方面,國外的信託基金有時可以附帶家長確定的各種有趣條件,如:「必須考上大學」、「必須獲得某種獎項」、「必須從事某種職業」、「必須結婚才能一次性得到一筆錢」、「必須生子才能再得到一筆錢」、還有支付創業輔助金,等等。

靈活性強

只要不違反法律,家族信託的各個條款可以依據委託人和受益人的情況而任意擬定,不僅在存續期限、資產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可以靈活約定,還可以依據委託人的要求,約定未來修改信託約定的條款和機制,以便於家族信託適應不同時期家族發展的需要。

註冊地的獨特性

國內也有信託產品,為何高凈值人仕們偏偏導向了海外信託呢?有遠見的高凈值人仕會根據不同國家其不同的司法體系及稅務政策作判斷,選擇符合自身及家族成員條件及利益的註冊地,不同註冊地所帶來的益處讓信託本身價值增倍。

以庫克群島信託為例,其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國際信託司法權,提供了全世界最堅固的資產保險柜,註冊於庫克群島的信託享有獨特的優勢:限制性的求償時間。

庫克群島的國際信託法阻隔了已在庫克群島進行轉移超過兩年的資產請求訴訟。信託資產轉移超過兩年後,將不受其海外所發生之破產牽連,債權人無法向庫克群島法庭提出追討訴訟。

相信你知道高凈值人士們選擇海外信託的原因了~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11-22
下一篇 2017-11-22

更多相關內容

  • 2024年香港保險續費需要注意的六大問題

    熱火朝天的香港保險從2017年開始,6%以上的高收益產品已難覓蹤跡了!先有銀聯卡刷卡繳費受限,再有配合外管局的新外匯政策,嚴防內地資本外流,不僅對香港保險的新客戶首次繳納保費產生一些小麻煩,而且對老客戶的續保也有一定的影響。港哥希望通過這篇…

    2017-05-23
    1.3K
  • 香港四大保險公司簽單地點指南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上,保險公司可謂摩肩擦踵,數量眾多。在海港城幾乎囊進了排名靠前的幾大保險公司的辦事處。內地客戶赴港購買保險基本上都會選擇在海港城簽單。本文給大家介紹下香港四大保險公司在海港城(中港城)的辦公地址和簽單時間。 一、香港友邦保…

    2016-04-28
    41.4K
  • 香港英國保誠為什麼是香港最好最大的保險公司?

    一、信用評級 各國的信用評級水平: 標準普爾:中國 AA- 香港AAA級 穆迪評級:中國 Aa3 香港 Aa1 香港的保險公司信用評級都是非常高的。表示企業信用程度高、資金實力雄厚,資產質量優良,各項指標先進,經濟效益明顯,清償支付能力強,…

    2016-07-27
    15.9K
  • 買香港保險:買保額還是買保障能力?

    最近跟一位內地保險同行交流時,在談到我們的保險保障是不是足夠時,對方說買保險不需要計算考慮收益和利益,對方還跟我講一大堆道理,當時我一愣,不知道說什麼了,難道我們買保險不需要考慮這些,總之是很奇葩的說法。 一、投保時,我們最關心什麼問題? …

    2018-10-16
    866
  • 內地保監會:持續關注境內非法銷售、代理香港保險行為

    隨著近幾年香港保險走熱,一些非法的「香港保險代理」也開始在網路活躍。保監會6月16日表示,自2016年底以來,已有1家公司被註銷,35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被關閉,27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採取整改措施。保監會稱,將持續關注境內非法銷售、非法代理香…

    2017-06-16
    8.8K
  • 富人買香港保險的理由?

    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業相當發達,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2013年香港的保費收入達到2,907億港元,相當於香港的GDP的13.7%。而且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一半的保險公司是在海外註冊的,其中以美國,英國公司為主。對於國內的…

    2016-04-30
    8.4K
  • 香港保險-既非救世主 也非野蠻人

    最近,兩地關於香港保險的爭執日益白熱化,這邊廂說,去香港買保險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有風險,不合規,而且分紅都是不保證的有可能打水漂的;那邊則卯足了勁兒說,內地居民去香港買保險是完全符合香港法律而且權益受到保護的,分紅都是有百年歷史數據支撐的,…

    2016-05-09
    8.2K
  • 保單上的受益人很重要,你知道嗎?

    一紙「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的文件,引發了「富人險」的投保熱情。保單的避債、避稅功能,再次步入公眾視野。那麼,當出現一定的財務狀況或者債務糾紛,保單能憑藉避債避稅的特質而免被追償,這一聽起來神乎其神的功能,是否真的如想像般有效? 常常說…

    2016-07-25
    2.0K
  • 香港重疾險:38歲 還需要買重疾險嗎?

    一般來說,我們有兩個時間點最適合買重疾險。 第一個時間點是0歲 此時投保,不光手續簡單(身體健康,無需見醫生,遞交各種醫療報告);保費便宜(20W美金癌症多次賠付重疾險、25年繳費,相比30歲不抽煙男性,總共節約近6-7W美金);保障期長(…

    2018-03-16
    11.4K
  • 別信謠言了!放寬心去香港買保險!這三條知識必須知道!

    如今,雖然越來越多內地居民奔赴買香港保險,但很多人一提到香港保險,首先便是質疑,然後還是質疑,最後還是質疑。但是呢,質疑中又帶著些許的好奇。說到底,還是想買不敢買,對這種「遠方的保險」心存芥蒂。 其一:內地人買香港保險是合法的!合法的!合法…

    2016-04-10
    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