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顯示,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
危患無常,香港每4名男性及每5名女性就有1人於75歲前患上不同形式的癌症。首三位癌症殺手分別是肺癌、大腸癌和肝癌!!過去5年因癌症而需要入院治療的總人次達49萬之多,增幅達56%,其中大部分癌症患者在60歲以下,可見嚴重疾病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可幸是現今醫學一日千里,很多早期危疾若能及早被發現,成功痊癒率其實相當高,及早的診斷、及時的治療,是戰勝病患的關鍵,這不僅避免因太遲發現危疾而變得難以治療,而且更可減輕醫療負擔。
從上圖可以看到,重大疾病裡面的5大致命因子中,癌症+心臟病+中風(腦血管病)就佔據7成多!其中癌症是最主要的病患!可是關於癌症方面的知識,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下面給大家普及一下癌症的香港知識。
在香港,我們選擇前兩大香港保險公司保誠和友邦來看看他們對於癌症是怎麼定義的?
保誠:惡性腫瘤而具有惡性細胞失控的生長及擴散,並對人體組織浸潤,癌症包括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除外),但不包括以下: (a)根據TNM評級系統被界定為T1N0M0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腫瘤;(b)根據TNM評級系統被界定為T1a或T1b或以下級別的前列腺腫瘤;(c)RAI第III期以下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d)任何惡性黑色素瘤以外的皮膚癌;(e)任何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下出現的腫瘤;(f)子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 I、CIN II或CIN III)或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及(g)分類為癌前病變、非浸潤性、或原位癌,或交界性或低惡性潛力的腫瘤。
友邦:任何經組織學確診為惡性之腫瘤,並須有惡性細胞已不受控制地生長並侵略其他細胞組織的特徵;或任何經組織病理學報告證實為白血病、淋巴瘤或肉瘤。就「危疾」之定義而言,癌症並不包括下列任何一項: 1.任何在組織病理學中分類為癌前病變、非侵略性、或原位癌,或邊緣性或低惡性潛力的腫瘤; 2.根據TNM 評級系統,任何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T1N0M0 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腫瘤; 3.根據TNM 評級系統,任何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T1a或T1b或以下級別的前列腺腫瘤; 4.被分類為RAI級別III以下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5.與人體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感染同時存在的所有癌症; 6.任何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
從文字上看,這兩家保險對於癌症理賠的定義差別不大,都定性為惡性腫瘤,並且失控增長及發生浸潤。不過友邦的定義不用擴散,保誠需要擴散,定義相對松一些。 這兩家公司都有除外條件,雖然看起來除外了一些病種,實際上是把早期甲狀腺腫瘤、早期前列腺腫瘤、RAI級別III以下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任何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統一歸類為早期惡性腫瘤進行賠償,與原位癌並列列入『輕症癌』的保障範圍,而輕症賠償比例一般為20%或25%。
(早期甲狀腺癌或前列腺癌指以下任何一種惡性腫瘤情況:(a)根據TNM評級系統被界定為T1N0M0級別的甲狀腺腫瘤;或(b)根據TNM評級系統被界定為T1a或T1b級別的前列腺腫瘤。保誠和友邦目前最新的重疾保障裡面都把這兩個病種列為輕症理賠,不屬於重疾理賠。)
這裡重點描述一下原位癌的具體定義,因為原位癌跟我們通常理解上的癌症有非常大區別。
原位癌又稱上皮內上皮癌,病理檢查顯示為一種無規律的表皮增生,屬於真正的上皮內上皮癌。通俗來講是上皮的惡性腫瘤局限在了皮膚或粘膜內,還沒有通過皮膚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真皮組織,更沒有發生浸潤和遠處轉移的狀態。
從圖1可以清晰看到,原位癌只局限在上皮內,沒有發生基底膜的浸潤,這是區分癌症和原位癌的關鍵!因此,原位癌有時也被稱為「浸潤前癌」或「底0期癌」,嚴格意義上而言,它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癌症。原位癌是較輕微的病症,治療方案也比較簡單,通常是直接切除,不需要做化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而且費用也比較便宜,通常醫保就可直接覆蓋。
原位癌是癌的最早期,發展緩慢,可在若干年內局限在上皮內,偶爾可自行消退,通常不會危及生命,甚至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此時如手術切除即可完全治癒,治癒後對身體不會造成重大損害,在香港重疾裡面,各大的保險公司都把原位癌列入到輕症的賠償病種裡面。原位癌如同一個橘子表層長了霉斑,但是其內部還是好橘子沒有任何變化;而癌症便如同從內到外都開始長霉斑的橘子一樣。這便是原位癌與癌症之間的差異,一個處於表皮,易治癒;一個深入人體內部,很難治癒。
我們通常所說的癌症,就是原位癌長期沒有治療,後續不受控制的不斷增長並且發生了基底膜的浸潤,侵略到真皮組織或者其他組織。從圖2可以明顯看到,原位癌發生了浸潤侵略到了結締組織,但是規模並不大,這時的癌症成為第一期癌症。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癌症,根據擴散的一般規則,癌症分為4期如下:
1. 局部侵襲,突破基底膜,就是上圖中的 local invasion。一般來說,如果腫瘤不突基底膜,我們就叫它們良性腫瘤,突破了,就叫惡性腫瘤,或者癌症(cancer)。
2. 內滲,圖中的 intravasation,癌細胞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
3. 外滲,圖中的 extravasation,癌細胞從血管進入周圍組織,形成微轉移(小於 2 毫米的病灶)。
4. 定植,圖中的 colonization,到這一步,形成可以檢查得到的轉移病灶,一般所指的癌症轉移達成。
從上面分類可以看出,癌症意味著發生浸潤穿透基底膜,但不代表惡性細胞擴散了,早期癌症第一期可以在基底膜外生長並局限在一個小部位;後續繼而擴散到附近淋巴結但沒有發生遠處器官的轉移則為第二期;後續如果轉移到其他器官為第三期;最後是全身的擴散或者達到身體的遠處為第四期。
就目前而言90%的早期癌症並沒有癥狀,等到有癥狀時,這部分癌症病人已發展到中晚期。而用簡單查體很難發現腫瘤,比如用一般的胸片無法發現早期肺癌。診斷也是複雜的,往往不能依靠單一手段來實現。因此體檢的效率的確有限,這往往就是為什麼我們得到了正常的體檢結果,卻在不久之後被診斷為腫瘤的原因。可怕的是,很多類型的癌症進展迅速,短短几個月足以廣泛轉移。
因此,面對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包括輻射、污染、霧霾等等環境因素導致現代社會癌症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如果我們不利用保險來保障我們的健康,那麼一旦發生危疾,不只個人甚至整個家庭將面對巨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