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去香港買保險跟買iPhone一樣
Q:中國內地居民在香港買保險,在法律上能得到保障嗎?如果發生糾紛,適用哪裡的法律?
內地居民如果在香港購買保險,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如有糾紛,適用香港法律。
以前曾經有香港保險企業到內地開展業務,銷售保險產品,這樣的保單被稱為地下保單,通俗地說就是「水貨」。這個是不受保護的,因為《保險法》規定,在中國內地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必須獲得保監會頒發的牌照。
Q:內地居民赴港買保險最直接的驅動就是香港的保費更便宜。保險產品通常設計都較複雜,保費和費率很難直觀可比較。有說法,與內地相似的險種,在香港投保一般比內地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為何香港的保費更低?
胡波:香港的部分保險產品相比內地確實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價格優勢的來源,其中一個是香港人預期壽命更長,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2年,香港的預期壽命是83.48歲,內地是75.20歲。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香港保險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相比內地要高,從而可以降低費用率;香港的保險欺詐更少,部分降低賠付率;香港保險企業的投資渠道受限制較少,投資管理水平較高,可以實現更穩定更高水平的投資收益率。
Q:「壽險」產品分紅預期利率為何也是香港更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管制因素。在1999年6月到2013年8月期間,內地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被保監會強行規定為2.5%,保險公司不可以根據 市場利率水平波動和投資收益水平變化調整產品預定利率,而香港保險市場管制較為寬鬆,香港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在這段時間裡,香港壽險產品平均預定利率在5%左右,內地一直是2.5%,內地保險企業從定價權上就處於天然劣勢。
就保障範圍來看,其實保險範圍和價格是相關的。相同的保險金額,保障範圍越寬,保費就會越高。如果保障範圍寬,費率還低,說明優勢更加明顯。
Q:到香港買保險比內地有這麼多優勢,勢必會衝擊內地市場,您對此有何看法?
總體來說,我認為香港保險產品的優勢確實是存在的,居民選擇以合法形式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無可厚非。就好像香港的iphone比內地便宜,會吸引不少 人去香港買手機一樣的道理。對內地保險企業來說,這是個壓力。對內地保險行業來說,確實會有一定的衝擊。要應對這個衝擊,從長遠看,需要進一步創新發展保 險業,提高內地保險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