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的醫療制度又或保險,或者可照顧到病人治療方面的需要,但要留意不少「潛在開支」都不在保障範圍內。
● 對於病人而言,接受治療期間身心俱疲,甚至因病情而需要停止工作,造成的心理及財政壓力絕對不少。
● 非醫療開支,例如來住醫院的交通費以及治療後的護理,像購買輪椅、義肢等儀器的費用,有機會是病人未及預計的。
每個人都希望可以輕輕鬆鬆、了無牽掛地安享晚年,但我們也得接受年紀越大患上重病的機會越高這殘酷的現實。儘管社會的醫療制度又或保險或可照顧到我們在治療方面的需要,但不在保障範圍的潛在開支仍多不勝數。
香港人經常就疾病提出保險索償,當中最常見的包括有癌症、心臟病、良性朣瘤及紅斑狼瘡等。
不同保單的保障可以有明顯的差異,但相信沒有任何保單會就受保人因為接受心臟手術後難以每日攀登五層梯級而需搬家牽涉的費用。聽起來可能令你有點不安,但及早了解這些可能要面對的問題才最重要。
根據美國全國企業員工健康團體公布的數字,患上嚴重心臟病涉及的直接(指住院或藥物)及間接(包括暫停工作等)開支可高達一百萬美元。
其他疾病亦會各自構成不同的問題。
香港癌症基金會創辦人及總幹事羅莎莉指出:「癌症造成的影響很大,即使已完成治療仍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患者所面對的經濟及精神壓力,一般人實難以理解。」
「對大部份癌症患者來說,接受治療期間身心俱疲,理應將金錢問題拋諸腦後,但卻往往被迫暫時甚至永久停止工作,收入驟減之餘開支又大大提高。」
她又提醒大家,不少用以治療癌症的藥物均不屬保險的保障範圍,無論硏發費用或零售價格均非常高昂。每月$17,000 至$20,000港元藥費,對不少癌症病人均是一項沉重卻無可避免的經濟負擔。
「血球數目偏低的癌症患者需要吃特定的食物,或會較為昂貴。另外,護士及其他醫護人員造訪或提供家居護理服務,以至照顧兒童及打理家務方面的協助,全都涉及額外費用。」
非醫療開支亦可大可小,例如來住醫院的交通費以及治療後的護理像購買輪椅、義肢、特製病床及其他儀器的費用。對於中風的病人來說,此類開支可能會特別大,因為護理往往涉及輪椅、密集的復康訓練及貼身看護。行動不便的病人或需花上大筆裝修費改動家居。一張防褥瘡的床褥動輒數千元,其他特別的家居護理儀器價格可能更高。
同樣地,接受過良性腦腫瘤手術的病人或需專業護理及長期跟進,像職業治療或言語治療等,卻往往不屬保險的保障範圍。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撃自身細胞。中國女性的發病率為各地之中最高。儘管病情一般可以控制而患者的壽命亦跟健康的人相若,但與其他長期病患同樣涉及不少開支。病患本身又或用以治療的藥物或會令患者的生產力下降。若財政預算有限,單是來往醫院覆診的車費亦會令患者百上加斤。
羅莎莉舉例說:「有些癌症病人需要搬到距離醫院較近的地方居住,而年紀較大的患者由於不便上落樓梯,可能要入住護老院。這些都涉及額外開支。」
「專業護理人員每年均面對無數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病人。經濟受壓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復原速度構成重大影響。」
任何患有重病的人士如需協助或支援,可考慮聯絡相關的支援小組,這些機構在提供特殊援助方面具有豐富經驗。部份機構,例如癌病基金會,甚至提供資助藥物,當中亦不乏一些會就財務策劃及政府福利提供建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