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痛罵保險 一邊又在買保險 到底為了什麼?

006dSrOjgy71UMlroVb31&690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很多人都在罵警察不負責任,但遇到歹徒首先想到110;很多人都罵醫生沒有醫德,但發生意外或疾病首先想到120;很多人都說保險沒用,但風險突襲急用錢時首先會被問到有沒有保險!
對此,我只能說行業污點是個人造成的,但不要否認行業價值:如果您是公務員,我說你是貪官,因為十官九貪,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演員或主持人,我說你一定被潛規則了,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醫生,我說你一定收了不少紅包,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老師,我說你一定被家長賄賂了,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警察,我說你一定和黑社會有勾結,你會怎麼想?
 
如果你留心觀察過生活四周,就會發現,保險已經是非買不可了:30年前,天是藍的,水是清的,空氣是可以自由呼吸的;30年前,蔬菜是帶蟲眼的,豬啊羊啊是一點點慢慢長大的;30年前,癌症是罕見的,尿毒症是稀有的,白血病是難遇的;30年前,幾把中草藥,按配方比例熬制都是可以藥到病除的;30年前,養兒是可以防老的,早出晚歸的生活是沒有太大壓力的。
 
可如今,天是灰的,水是渾的,蔬菜是帶葯的,肉是速成的,重疾是普遍的,各大醫院都是天天爆滿的,天價進口葯是正常的,車禍、空難、海難是時常發生的,房奴、車奴、卡奴、孩奴是一抓一大把的,不被兒孫啃老都已經是不錯的了……
為什麼國家呼籲買保險 
保險已成國家戰略,家庭必備,人人必保大家都知道,日本投保率為650%,人均6.5份保單;美國投保率為500%,人均5份保單;而中國的投保率是10%,人均0.1份保單!這也是為什麼在災難面前,日本人和美國人都淡定的去保險公司拿他們該拿的,而中國人卻只能苦苦等待募捐…
 
在美國,保險是無處不在的,保險意識在美國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只要涉及到人、物和財產,所有的東西都有保險。美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第一個都會想到保險,而在中國,雖然尚有差別,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保險教育從娃娃抓起、現實狀況日益緊逼的當下,保險觀念也已慢慢改變。
 

 

中國開始進入老齡化,年輕人壓力過大,單靠社保無法實現老有所養!各種大病癌症越來越多,醫保支付已超紅線,只有依靠重疾險才能病有所醫!國家要富強,老百姓就要知道用保險保護自己!那樣才能活得有尊嚴!
這才是真正你們眼中「賣保險的」
別以為保險公司僅是賣保險的!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休閑;勞力士賣的不是名表,是奢侈的感覺和自信;而我賣的不是保險,是對家人永遠的承諾和愛;是讓錢不多的人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承受得了意外;是讓有錢的人把錢留給自己所愛的人。
很多人說我們保險公司員工是跑保險的,是的,我們的確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和風險賽跑,希望在風險來臨之前見到你;把保障帶給您,很多人說我們保險公司員工是拉保險的,是的,我們的確是,因為我們能夠在你最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拉你一把。我們每天都在不停的跑,我們每天都在不停的拉,我們不斷的努力,只是希望你有一個安心、舒適的家。
我熱愛保險工作,並不僅僅因為保險給了我一份工作,而是,在中國,人們的保險意識還很淡薄,作為一個保險公司客戶經理,我不忍看見未來的1年,5年,10年里,朋友圈還轉發著各種救我孩子、救我丈夫、救我母親、救我同學、救我表弟的捐款信息……我只想通過我每天的努力,讓更多的人未雨綢繆,將意外與疾病造成的經濟傷害轉嫁給保險公司,真正實現中央電視台的廣告語: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5-22
下一篇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