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內地居民去香港買保險的經歷

剛帶著兒子從香港回來,我們這一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買香港保險,我太太順便購物,兒子呢,順便去迪斯尼玩玩(其實上海迪斯尼開業了,我們一家從北京過去挺方便的)。

先說說,香港保險真是太火爆了,我也是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一半跑去買了,我才後知後覺開始了解香港保險,找同事推薦靠譜的經紀人,最後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比較分析各種產品,最後確定到香港購買的。

先發兩張圖片,這是我們在排隊的情景,前面足足有四五十號人,排隊等待交費就等了兩個鐘頭!

晒晒我去香港買保險的經歷,有人看嘛?

這是我坐著排隊等待交費的情景,整個大廳擠得水泄不通,很多人都沒有座位……

161507dM5

我是1970年生人,我太太是1976年的。兒子才7歲。在我20-30歲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過給自己和家人買保險,我也一直覺得保險這種東西是騙人的。直接觸動我去買保險的一件事是辦公室一個女孩子,剛結婚沒多久,她老公就被檢查出白血病,一療二療期間,每天住院除去醫保報銷的部分,自費的藥水針劑就要六千多!時間一長足以壓垮一個小康之家。不過他們就之前在香港買過保險,把住院資料寄過去,半個多月給她賠付了五十萬。這件事情是觸動我們單位大多數人買保險的原因,而大部分的同事經過比較都決定買香港保險。

我是理工科出生,至今從事的也是和機器,和產品打交道的工作,我看待保險這個問題比較理性。其實買保險,首先不是確定在哪兒買,而是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保險。

我買保險之前看了一些文章,學習了一些保險方面的知識,提煉一下,有這樣幾個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

1. 買保險首要目的是保障,而不是理財。

保險經紀推銷產品的時候一般都會說,這個回報率多麼多麼好,有多少分紅什麼的。當然分紅是要看的,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分紅,而是這份保單能提供的保障。所以,一開始要做的,是需要梳理一下家庭的財務,看看自己到底需要怎樣的保障。

2. 一般人需要保障有:重疾/醫療,壽險/意外,養老和教育。

重疾大家都知道了,現在看病很貴的,這個是一筆賠付的,萬一得了列表裡面的疾病,就一次性給多少錢。醫療險是報銷性的,用了多少,拿著發票什麼的去報銷。

壽險是身故才可以拿到的錢,其實是買給家人的。一般根據家庭債務(房貸車貸之類)、小朋友直到工作需要的教育金、老人贍養的費用等算下來一般都100萬往上了。考慮到我們作為經濟支柱的時候,萬一身故對家庭影響是最大的,退休之後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壓力會小很多,所以一般買消費型的定期壽險,這樣經濟壓力比較小。

教育險。這個主要看你對小朋友的期望,比如自費留學海外和國內大學肯定需要的錢不同。我認真地查看了我的經紀人給我做的計劃書,回報率比放在銀行存定期和某寶要高(當然我既不會炒股,也沒有那麼大的資本去炒房)。那麼為什麼要買教育險呢,就有個豁免的概念。所謂豁免,是投保人萬一身故,保單不需要再繳費也繼續有效。所以萬一身故小朋友不會沒錢念書,但是如果自己理財,那麼萬一身故就不能再存錢了。所以教育險也是有其意義的。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7-08-31
下一篇 2017-09-14

更多相關內容

  • 去香港購買友邦重疾險加裕智倍保的經歷分享

    一位很有愛心的父母,這次來香港為自己和小朋友購買友邦香港的明星重疾險產品-加裕智倍保,雖然保額不多,但是也是一份保障,客戶離港後,還特意寫一份投保經歷,供大家參考,以下是客戶的原創。 猶豫那麼久終於去買香港保險了 89年寶媽一枚,13年大寶…

    2018-06-25
    1.1K
  • 購買香港保險的真實經歷,從迷惘、反覆到堅持!

    一位朋友的真實經歷,如果你是一個堅定要買香港保險的人,相信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收穫。 從準備到購買香港保險足足歷時1年,期間衝動過、迷惘過、反覆過、輕率過,之後又開始謹慎、明確、認真並堅持下來。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覺一個現象,身邊買保險的人幾乎…

    2016-05-14
    1.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