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疾險:重疾險合同到底怎麼解讀?

隨著內地人買香港重疾險越來越多,很多人便有了疑問,香港重疾險合同好像跟內地不一樣,而且文字也是繁體,習慣了簡體字的我們,有一些困難,那麼我們拿到一份香港重疾險合同,到底怎麼看呢?哪些部分需要我們重點解讀和注意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

1、重疾險保險合同怎麼看

(一)關於重大疾病內容的約定,前N種是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制定的。後面的是各個保險公司增加的疾病定義。基本上前25種已基本涵蓋90%的常見病症,不用太刻意追求越多越好。如果在同等保費的前提下,可以選擇保障種類多的產品。

(二)重疾險約定的病症多為重大且惡性疾病,常是病症發展到最嚴重的狀態,不是生什麼病都保,對於合同中的病症約定的狀態要心中有數。如未達到賠付條件,重疾險是無法理賠的。

(三)免責條款/除外責任要仔細看清。同費率下,選擇免責條款相對較少的產品。

(四)保險合同里有附錄:名詞解釋,其中「認可的醫院」、「意外傷害事故」、「遺傳性疾病」的規定要特別看清。

(五)輕症是重大疾病保險這兩年來比較優劣重點內容。因為重疾的部分其實核心病症都大同小異,但「輕症」中可理賠的範圍越大,對投保人越受益。例如在嚴重三度燒傷中,有些產品規定輕症比例小於20%,大於10%即可賠付。而有些產品約定大於15%才能賠付。

(六)輕症的種類、數量也要仔細看,可賠付的內容越多對投保人越有利。例如某家保險公司,可賠付輕症包括:原位癌、相當於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相當於Ann Arbor分期方案I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皮膚癌、TNM分期為T1N0M0期。而某些公司輕症範圍只包括原位癌。

(七)與單次賠付相對,選擇可以多次賠付的產品為最佳。同等保費的前提下,優先選擇賠付不分組,或者重症和輕症沒有賠付先後順序的為首要考慮。

(八)保費繳納的寬限期多為從保費因繳納日起60日為寬限期。如果資金量大,寬限期內可通過短期理財提升收益,但寬限期結束前一定要繳納保費,否則會引發保單效力終止。

(九)如果有輕症豁免條款的產品,絕對是加分項,可以優先考慮。

(十)保險合同上所有關於日期的內容要詳細了解。比如保險事故通知日、確認後的觀察日、保單猶豫期、保費繳納寬限期等。這些日期對於理賠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十一)減額交清條款對於未來收入降低的情況有幫助,可以在不停止保單權益的前提下,減少每年所繳納保費。所以,有減額交清的條款可以加分。

綜上所述,保險合同的核心關鍵點在於病症的約定、理賠的要求以及理賠時具體規定。各位投資者在實際判斷的時候,還要結合所繳納保費、個人職業、年齡、家庭特徵等情況綜合考量。

2、重疾險投保的一些要點

重大疾病保險的意義是「收入損失的補償」,尤其是家庭支柱。所以絕對不能毫無保障的去工作和生活。只有我們未雨綢繆,才能更加心無旁貸的去拼搏。為大家總結了重疾保險中投保時需要關注的四大要點:

1、產品形態

如果你是購買的長期重疾險的話,一般都是與人壽保險捆綁式的。當你拿到一份重疾險,最先需要搞清楚的是產品形態。就好比,某公司的重疾險條款顯示,「本附加合同須與主合同同時投保」,而投保期限和繳費時間,合同並未具體寫明。按照保險公司官方商城的規定,A保險被定義為「附加險」,主險則是一份兩全保險,這個「組合產品」至少可保障到65歲,繳費期最長20年。

也可以看出,該產品是屬於一份長期的重疾保險產品,由於捆綁了人壽保險產品,因此具備一定的返還功能。

在該保險條款中,也發現了關於「現金價值」的解釋,「本附加合同保單年度末的現金價值在電子保險單上載明」。所謂「現金價值」,就是被保險人要求解約或退保時,險企應返還的金額,保險公司給的合同上會具體寫出。據悉,一年期重疾險並沒有現金價值這一說法。

2、保額選擇

在保額的選擇中,有這樣一條原則是大家需要准守的——基本治療費加年收入三至五倍。消費者需要閱讀的另一項條款內容是「保障責任」。

在上面我們提到的重疾保險產品中,保險責任分為「重大疾病保險金」以及「輕症疾病保險金」。在這項條款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經醫院初次確診非因意外傷害導致罹患本附加合同所定義的疾病」。這裡的「初次」,是指被保險人出生之日起,第一次經醫院確診患有某種疾病,而不是指合同生效後第一次經醫院確診患有某種疾病。

不少初次投保的人往往還有一個疑問:買多少萬元的保障額度才合適?投保人應該明白的是,險企不會在產品說明書上寫能賠多少金額,具體額度要看保險公司每款產品的規定。

3、病種類型

重疾保險產品的疾病數量是其一大亮點,但是,比起數量保障疾病類型是最為關鍵之處。就好比,上面我們提到的某公司的重疾險一樣,在疾病數量上是42種,其中第1至25種重大疾病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基礎)病種,第26至42種重大疾病為規定範圍之外的疾病。

規定內的疾病是包含了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等,規定外的則含終末期肺病、輕微腦中風後遺症等。

而從各大公司發布的理賠數據來看,占重疾理賠最多的便是惡性腫瘤和心血管類。據了解,在乳腺癌、肺癌等15種出險率最高的重大疾病中,以原位癌為主。因此,女性在選重疾險時,是否包含原位癌比險種數量更為重要。

4、理賠條款

首先,需要弄清該產品是事後理賠還是事前理賠。

一般的重疾理賠流程是:待客戶出院後,拿到住院小結,保險公司再去審核這些材料和整個病程,進一步作出理賠與否、理賠多少的決定。

「重疾險理賠手續的繁雜和理賠滯後問題往往令心力交瘁的患者家屬雪上加霜。」

有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國內的重疾險普遍採取事後賠付的機制,即醫療費用先由患者家屬墊上,保險公司事後再賠償,且國內目前在理賠服務這塊確實進行的比較緩慢,一般從通知保險公司、提交材料、保險公司審核、最終賠付,前前後後得花十天半月,情況複雜的話甚至長達兩個月。

總結

而在香港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保險產品,需要理賠的時候,一般在14個工作日以內,最快則是在3個工作日即可辦理成功。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8-21
下一篇 2017-08-31

更多相關內容

  • 十分鐘教你讀懂香港重疾險合同

    經常有客戶詢問,跟內地重疾險合同相比,香港重疾險合同是不是很難懂,而且是繁體中文的,我只能說,現階段香港重疾險合同確實是繁體中文的,其實繁體字對於大多數內地人來說,應該不陌生吧,一般也能認識吧,保險合同是消費者的保險購買依據、權益保障,不仔…

    2018-06-29
    14.3K